大学生就业四误区:先就业后择业并非鼓励跳槽

进修社 人气:2.78W

    前不久,一项针对2006年应届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4.21%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在此背景下,很多毕业生采取的方法是:先随便找个单位稳定下来,再通过跳槽来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在毕业后的3年内,大多会2次跳槽来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因此,频繁地跳槽,成为许多企业拒绝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借口。  

大学生就业四误区:先就业后择业并非鼓励跳槽

    误区一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鼓励跳槽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彦军认为,“先就业、后择业”应该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理念。但是,在大学就业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却发生了偏差,以为鼓励大家先随便找个工作,然后再跳槽换个理想工作。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的新职员,如果想达到择业的层面,绝对不是毕业后两、三年内可以实现的。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有了一定经验的沉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进行择业,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总监李晶则认为,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四年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毕业时必然面临择业和就业的问题。教育部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其目的应该针对“待业”而言。因为国家投资培养的大学生,不能在社会实现价值,本身就是资源的.浪费。

    误区二 大学生就业存在择业、就业之分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孙文博认为,在学生具体找工作中,“先就业、后择业”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但是,如果按照国外的职业生涯理论,找工作应该先择业。大学应该从大学一年级起,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然后大学生在充分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这样,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和适合社会发展的职业。不过,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很多学生如果不找到一份工作就面临失业和待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于适合做什么并不是很清楚。

    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彦军则认为,学生的就业就等于择业。现在的人才市场是双向选择的,企业在选择学生的时候需要看所学专业和所读学校,面试的时候则看适合不适合企业的发展。学生的这个找工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择业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生涯规划室主任张爱芹也表示,对于许多大学毕业生来说,本身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余地。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缺点就是社会经验少,不了解企业工作的状态。所以,就业指导中心鼓励大学生先去了解社会,然后再就业,也就是说,学生的就业要有选择就业,不能随便有单位聘用,一点不了解就去就业。

    误区三 先就业、后择业导致人员流失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金丽华认为,留住员工是企业的责任,而不能归咎于“先就业、后择业”。企业既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施展的机会,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社会的规律。由此,让大学毕业生们知道,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成功,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如果企业起不到这个作用,那么就是企业的错误。事实上,企业并不怕人员流失,企业需要的是那些真正能够与企业一起成长的适合人才。

    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总监李晶则表示,大学生就业面临一个长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问题。前来求职的大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比如,家庭相对困难的孩子,就业的目的可能需要马上见到回报。对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物美不一定会聘用。作为企业而言,招聘的是能够到企业长远发展事业的人。如果前来应聘的大学生热爱零售业,那物美肯定优先考虑这类学生。事实上,这也说明大学生不存在就业和择业关系的问题。只要愿意沿着一个专业或者一个行业努力工作,都可以做到高级职位,实现自己的价值。

    误区四 先就业、后择业影响企业招聘

    今年,北京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招聘了1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数字是41名,而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共招聘了200名大学生。

    北京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人事教育课课长田开亮认为,“先就业、后择业”不会影响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从人才储备及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目前,我们企业的大学生招聘计划已经做到了2009年。对于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企业的标准并不是优秀与否,而是是否适合企业的发展。按照企业人才培养的计划,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三到五年这个阶段是最好的时期,这表现在业务能力强等方面。

    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管理部课长许岚也表示,每一个企业都有正常的流失率。这个不应该影响到对大学生的招聘。从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的整体来看,专业型人才相对稳定,而非专业型人才流动性相对高一些。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对于非专业型人才的招聘自然会面向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