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进修社 人气:1.84W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核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教高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我校教学管理文件的精神,特制订我院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对理论课、实验课及实践教学等教学各个环节,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通过教学例会、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及党政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监控。其监控的具体实施主要是通过各系展开,因此各系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好系工作计划,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并切实开展教、科研等活动5次,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作用。

1、听课活动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课是了解教学信息,维护教学纪律,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教师相互交流,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重要方式。每学期院领导听课8—10节、系主任教学秘书、实验室主任6—8节,全体教师可以互相听课,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对听课人的要求:

(1)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将听课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2)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纪律进行检查,推动教风、学风建设。

(3)听取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督促改进工作。

(4)认真填写《滁州学院课程听课记录表》(可从教务处网页下载),为总结、推广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积累素材。

2、集体备课主要是统一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协调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的内容、进度和时间安排;研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等。集体备课是确保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力措施,也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又一课堂。

3、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是综合评价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系每学期各召开一次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开展评教评学活动,了解教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情况,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可从教务处网页下载《滁州学院教学准备质量评价表》、《滁州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滁州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

4、各系要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实际,开展专业、课程、实验、实习、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考试等单项评估工作。

5、新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在面对学生讲课以前必须试讲,试讲合格后才能讲课。青年教师上讲台前由系负责,试讲内容自选,讲稿要经过系主任检查,试讲一节课,经过评议合格后才能面对学生讲课。听课教师应填写《滁州学院课程听课记录表》,系主任填写《滁州学院教师首次任课审批表》。

6、新开设的课程,必须向系提供完整的教学大纲,经院、系批准后,才可开课。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2

一、指导思想:

1、明确教学质量与监控的关系。在学校工作中,教学质量与监控始终是教学管理工作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监控是一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才是目的。在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必须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和方式,淡化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界线,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消除对立,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师生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监控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

2、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我们认为,进行有效监控是转变教师教学质量观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质量观应该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注重各类学生都能得到有所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限于教学结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教学质量反映在教学全过程中,它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也应该反映出“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把监控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反复进行的动态过程,尽量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使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监控原则:

1、方向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方向。监控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重视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3、科学性原则: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严格遵照各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要把学科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控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三、监控内容:

(一)教学过程的监控

1、备课:从某种意义上讲,保证了备课质量就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师在按要求写出教案的同时,学校引导教师对备课质量进行自我监控。要从教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听懂、学会,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学法指导是否恰当,怎样进行复备,怎样改进与完善教案等方面写好自评分析,并把它作为备课质量的组成部分。促使教师把备课、上课与课后的自评有机结合,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促进备课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教师备课提出以下要求:

(1)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准确把握教材知能要点。

(2)精心设计课堂训练过程,做到目标明确,过程完整,方法恰当,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写出过程简练,重点具体的教案。

(4)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5)全体教师必须写课后小记。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为保证教师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校领导随机听课,并规定听课后必须评课。评课时,要看教师的教案、听教师方教学过程的自评。在此基础上,校领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全面评价。这种以研讨方式评课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问题,帮助教师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课堂教学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保持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状态。

(2)知识传授准确有序,技能训练过程完整,操作指导规范切实,教学目标层层落实。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用,符合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效果明显。

3、课后作业:

(1)作业内容确定要紧扣当堂教学基本训练重点,以巩固性作业为主,适当设计发展性作业。作业要少而精,作业量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

(2)作业要多种形式,切忌重复机械抄写,要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技能发展。

(3)检查作业质量,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程度。

4、教学质量分析:

对单项、单元考查和期末考试,要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质量分析工作要有层次地进行,先由任课教师做出分析,再由教研(年级)组做出分析,最后,学校教导处进行综合分析。并分层次填好质量分析表,找出主要成绩和主要问题,剖析具体实例,写明改进措施。及时安排时间进行专题分析,不要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沉淀。把较差学科,班级和后进生的转化列为重点,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

(二)教学效果的监控

1、书面检测:

教学效果的书面检测,包括单项知识、技能、能力检测,单元综合检测,学科综合检测。

2、操作检测:

操作检测包括学科单项机能的听、渎、说、写、算、做等各项操作技能,主要检测学生行为技能形成程度和实践能力。

四、监控方式:

学校建立教师、教研(年级)组、教导处三级监控网络,教师以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为主,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而进行;教研(年级)组采用单项能力检测的方式,发挥其导向作用;教导处侧重于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监控。重点在进行质量分析,质量反馈,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师生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1、平时随机监控

平时随机监控主要是由任课教师对学科重点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形成状态、教学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进行以单项、单元内容的书面测试、口试或单项操作测试。

(1)推门听课制度。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听教师随堂课20节。并在听课过程中检测教师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听课结束,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