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中的春季养生要领

进修社 人气:2.36W

人类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随着四季寒暖更替、旦暮演变,体内阴阳消长,气血流注,津液代谢,脏腑活动等生理功能亦都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人体亦因之有了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以下,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谚语中的春季养生要领,希望对你有帮助。

谚语中的春季养生要领

古代养生、医学家指出,“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长,秋须守其收,冬务保其藏”,强调治疗或调补必须顺应四季的不同要求才能收到显效。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四季养生谚语,无不以平朴的语言印证了上述深奥的理论,很多谚语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借鉴。

春天,气候转暖,阳气初生升发,是一个生机蓬勃,充满了生命力的季节。天地间阴阳交合,春气调和,冬眠动物开始复苏,万物新生。《素问》指出,人们应早起晚睡,多去庭院活动,使情绪舒畅,避免抑郁,才能与“春生”之机相应,符合春季养“生”的道理。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百草出芽,百病发作”

“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

《素问》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气温多变换,忽热又忽寒”。

春天气候潮湿多雨,气候乍暖还寒,容易受凉感冒,发生上呼吸道疾病。

春天,又是传染病多发季节,且易引起旧病复发,所谓“百草出芽,百病发作”。

故在养生学上,古哟急啊人提倡“春捂”。天气“寒暄(热)不一,不可顿去棉衣,多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衣服要增减,莫令胸背受寒。预防得感冒、伤风和肺炎”。这就是俗话说的:“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