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的10个陷阱

进修社 人气:1.87W

招聘的10个陷阱

招聘的10个陷阱

1 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陷阱特点
服务费付出之前,中介机构承诺招聘信息浩如烟海,总有适合你的职位;可一旦付了费得到了那些信息之后,要么是单位不需要招人,要么就是对口职位刚刚招聘完毕,总让你不得所愿。事后才知是场明摆着的骗局,软弱者自认倒霉,较真者也追讨无门。
●产生原因
得到工作信息需先交钱,这本是理所应当,但许多非法猎头中介公司的存在,使这一本该公平的交易行为变了味。
●解决方案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2 以招聘之名盗取信息
●陷阱特点
先在报纸或网络上公布一些待遇诱人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职者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这在求职人员看来也许再正常不过,不光这,只要是自己期待的工作单位,就算要提供结婚证、房产证甚至银行帐户也都毫不犹豫地通通奉上。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才恍然大悟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产生原因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媒体刊登招聘广告,诱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活动,如直接盗用帐?А⒚懊?叨钔钢?踔磷?抛銎鸬孤舾鋈艘?降纳?狻?
●解决方案
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3 以招聘之名宣传自己
●陷阱特点
无名企业在招聘会上挂出巨幅宣传画,展位布置得极其鲜亮夺目;当求职者进行职位询问时,招聘者则对企业文化侃侃而谈数十分钟,末了再每人赠送一本精美宣传画册;网上某公司的招聘信息已经挂了半年之久,只招一两名、要求不高的职位也是如此。让人不禁怀疑,它们是否真的在进行招聘,难道说真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广告之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产生原因
小企业相当重视积累自身知名度,不失时机地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是企业发展前期的必经阶段。租下一个展位或刊登一条招聘信息最便宜的只要几百块,却能赚足曝光度,这在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了。
●解决方案
求职者在面谈时若发觉有广告之嫌,应及时抽身,更不要浪费时间去等待这类企业的录用通知。
以招聘之名储备人才
●陷阱特点
小企业信不过,大企业总可以放心了吧?
看那些“500强”财大气粗,动辄租下招聘会的整个楼层或报纸的整个版面,招聘职位从前台到经理林林总总几十种,惹得求职者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认认真真填好简历,经过三五轮严格的考核筛选,终于过五关斩六将获得首肯,却被告之暂时不能入职。求职者此时的悲凉怕是其他当初未被相中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产生原因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为了保证运行稳定,不至于因为人员流动导致瘫痪,必须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在这种需要下,一些大企业选择通过大批量的招聘来实现,公司对满意的应聘者暂时放入人才库,等该岗位空缺后才会从库中寻找人选。
●解决方案
他们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对此类招聘,求职者权当作是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

5 以招聘之名窃来成果
●陷阱特点
许多企业有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体系,从笔试、复试到最终面试,每个阶段环环相扣、极其正规。按道理能进入最后一轮考核,胜利就能在望了,但往往有很多人就败在这最后一个环节上。面谈地很愉快,工作时间、内容、薪资福利等等条件都能够接受,可最后偏偏就没有等到应得的offer,不少求职者回头搜索失败的理由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产生原因
有些小规模的广告公司 或设计公司,由于自身缺乏足够和优秀的创意,另行聘请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较大代价,便想出借招聘新人来获取新鲜创意的点子。
●解决方案
建议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会被公司占用时,事先讲明版权归属问题。

6 以招聘之名趁人之危 以招聘之名施压内部

TAGS:陷阱 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