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找工作 警惕求职陷阱

进修社 人气:2.26W

填表全问隐私

求职找工作 警惕求职陷阱

“喜欢哪个牌子的口香糖”,“常穿什么牌子的运动装”,甚至父母的工作单位,平时买不买保健品的问题都要回答。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小马都如实进行了填写,同学提醒她,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不应该填写。“我们会不会被公司以招聘为借口当成了公司市场调研的对象了?”小马和同学提出质疑,公司一位负责接待的女士以他们没有诚意应聘工作为由拒绝了他们的求职。

广大求职者尤其是初涉社会的毕业生,要做好防范,招聘会主办单位很难监控企业是不是在真实招聘,使得一些企业容易钻空子,求职者要避免填写不符合招聘的问题以及自身隐私,如果发现有不合理情况,应及时向招聘会主办单位及管理部门投诉。

非法职介

“一间门面房、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再在橱窗上贴几张招工信息单,既不进行工商登记,也不交税,生意却仍旧红火。”这是很多非法职介的现况。非法职介主要指未经劳动部门、工商部门等批准而从事职介、中介的非法机构。不少非法职介打着介绍工作的名目向求职者收取中介费、资料费等各类费用,却迟迟不给介绍工作。等到求职者明白受骗上当,交出去的钱却没有办法再要回来,而待劳动监察部门接到举报后前去查处,非法中介多已人去楼空。

求职者看到以下招聘信息要打个问号:贴在电线杆、车站站台、偏僻角落的`“牛皮癣”、“招工信息”;在大小媒体刊登的“豆腐块”广告,既无中介单位地址,又无确定单位,只有联系电话和联系人,标榜高薪、包食宿而无详细说明;经营范围与招聘职位明显不符的招聘广告,如某某商务、顾问公司大量招聘驾驶员、缝纫工、文秘等。

只“试用”不聘用

小王应聘了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2000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给到小王的工作多到不行,不得不天天加班,小王心想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刚开始都是苦的,就咬牙坚持了。没想到三个月后,人事经理竟然表示“人职不匹配”,让小王走人……小王的心里憋屈到不行。

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以名企招工为幌子

这种陷阱通常会发布这样的一个招聘启事,例如:某某国际电子商务公司急聘兼职月薪5000元,业务项目:代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四千多种产品,数千种商品采用量贩式经营,市场大,机会好。

该类信息的特点在于:面对无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无需限制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在家或者在任何地点兼职该司代理产品即可轻松获得高薪。同时,对代理产品无说明,或含糊不清,如何进展工作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就是能让你轻松赚大钱。

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找兼职,尽量寻找知名企业的招聘,通过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发布的招聘信息应聘,直接与企业的招聘代表联系,详细了解兼职内容及工资结算情况。最后,对于任何无来源的网络上的号码,不拨号、不回复、不发信息。

上岗先交费

一些公司在招聘时告诉求职者,要上岗,得先培训,培训合格拿到证书后才能上岗。而求职者交了培训费、考试费、证书费等种种费用,经过了几天像模像样的培训、参加完考试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过了一段时间,求职者致电公司询问,可能被告知“很遗憾,考试未通过,不能上岗”,或电话根本打不通,公司不知去向。

其实,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者说明试用期的工资情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报酬。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招聘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