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创业经历

进修社 人气:2.87W

随着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和国家创业条件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创业者创业经历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创业者创业经历

创业者创业经历一

董明是武汉市硚口区一位典型的“80”后,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跳水运动员,6岁时被湖北省跳水队选中。正当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时,却不幸在1995年9岁时的一次训练中摔成高位截瘫,脖子以下没有知觉,四肢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医院曾3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然而,死神在董明顽强的毅力前一次次退缩。虽然在受伤的最初6年里身体完全不能动弹,10年中失去语言功能,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没有颓丧,“要在自救、自立、自强中,不断演绎自己灿烂的人生。”她要利用这一“独特的难得机会,”从小学课程自学到高中课程。由于当时不能说话,没有办法朗读课文,她就一遍遍在心里默念,手上握不住钢笔,她就一笔一画在心里默写。许多好心人无不被她坚持自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给予物质资助,更多则是精神鼓励。尽管如此,出身于普通家庭的董明,仍无力接受昂贵的康复治疗。她没有怨天尤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自我康复,终于在受伤后的第6年出现了奇迹。当上臂渐渐有了知觉后,她让父母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艰难地以上臂带动小臂练习打字,并试着给报刊投稿,不仅能以稿费自食其力,还有了一定积蓄。为此她感慨道:“我的成功,源于我的坚持,更源于父母和社会的关爱。”

坚持不懈的练习,使她在 2005年能慢慢发出一些声音,于是她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头。行动不便,她就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一所聋哑学校做老师,义务教聋哑孩子学说话。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她不再借助于父母,而是独自摇着轮椅去学校,并于两年后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她又担任了禁烟大使、环保志愿者、文明过马路劝导员等。在做这些事情时,她总是心怀感恩:“是爱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为残疾人,我更能体会到社会关爱的魅力与意义”。

自学完高中课程后,董明还在收音机里自学完了初中的英语和日语,并于2007年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同时还辅修了心理学,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董明摇动轮椅和志愿者一道走上街头,发动募捐献血,一连6天从未间断。当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急需专业心理辅导志愿者的消息时,董明立即取出自己的稿费,并说服父母拿出为她积攒的1万多元治疗费,全家共赴灾区第一线。

在什邡市,有位7岁的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面对任何人都不愿说一句话。董明得知此事后,立即坐着轮椅找到小男孩,以大姐姐的身份连续陪伴6天,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男孩打破了沉默。

受到董明的感染,父母也成了灾区志愿者,父亲负责协助搬运物资,母亲给伤员换药、擦洗身体等。而董明则以坚强和努力,帮助5名父母双亡的孩子敞开心扉再度开口说话,40余名重度残疾人重新树起了生活勇气……

董明在灾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轮椅天使”。董明也适时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利用所学将每月所赚稿费全部投到工作室,长期为失业、下岗及失恋等人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办至今,她已先后接待5000多名来访者,其中600多名来访者,因被她的爱心所感动而加入“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在董明带领下一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奥运会期间,董明受邀为央视网特约记者,参与了奥运会的报道。残奥会开幕后,她又当选为残奥会志愿者,活跃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和现任主席罗格先生,均给予她高度评价:“如果都能像董明那样乐于奉献,奥运会肯定能汲取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

董明则乐观地说:“身体上我接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但我不愿承认我的人生和心态也是残疾。坐在轮椅上不但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条件。”

鉴于董明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她被评选为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弘扬她的志愿精神和建立并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12年年初,湖北省和武汉市在 口区成立了“董明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18个分队和135个服务站,目前已有5万多名注册的社区志愿者,常年服务在口区的大街小巷。

董明被誉为美丽的“轮椅天使”,却从未停止追求信念的脚步,她说:“只要我还有能力帮助别人,我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因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将人生在终身的志愿行动中演绎出别样精彩。”

创业者创业经历二

把小菜当大事业来做,两次创业做到第一

今年45岁的赵继英来自丽水农村。木匠出身的他,为了创业,只身到扬州闯荡。搞过玻璃家具加工,办过影视厅,在当地都做到了行业第一。然而,这两个行业兴起得快,衰落得也快。

“下次创业,一定要找一个不会走下坡路的行业,给自己找一份永不落的事业。”于是,他寻寻觅觅,最终选择了最不起眼的酱菜。

从2001年南京“小菜一碟”的浙江经销商做起。10年的时间,赵继英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酱菜王国”,并慢慢扩张,培育了“菜博士”高档山茶油品牌;从委托加工、品牌管理开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全程监控。

两次“行业第一”最终选择放弃

1991年,24岁的赵继英只身来到江苏扬州,利用自己的'特长搞起了玻璃家具加工。经过4年时间的打拼,赵继英的玻璃家具生意在扬州当地做到了第一,掘到了第一桶金7万元。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

从1994年开始,玻璃家具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有天晚上,赵继英到老乡承包的影视厅去坐坐,发现这个400多座的影视厅,4元一张的票子,几乎每天晚上满座。赵继英算了一下,每天可以赚1000多,比玻璃家具赚钱容易多了。

于是赵继英一头扎进了录像业。1995年元旦,赵继英的影视厅正式营业。然而不到10个月,影视厅就亏了2万元。他发现,附近生意好的电影公司影视厅有空调,座位是高靠背软座;而自己的影视厅没空调,座位又是简易的翻座硬木椅。

找到症结后,当年10月份,赵继英又借了2万元,换上了软绵舒适的沙发,生意马上火了起来。第二年夏天,他又用赚来的钱买了空调。

1996年下半年,趁热打铁的赵继英又开办了第二家影视厅。从1995年到2000年,赵继英的影视厅连锁经营搞得红红火火,最多的时候数量达到5家,成为扬州当地录像业的“老大”。

随着vcd行业的迅速发展,从1999年开始,录像业开始走下坡路。赵继英很快查觉到了。

酱菜虽小,几百年不衰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赵继英又忙着物色新的行业了。当时,他手头上已积攒了120万元的资金。“这一次创业要小心,一定要选择一个不会走下坡路的行业。”赵继英暗下决心。

一天,赵继英在翻阅扬州当地报纸时,看到了崭露头角的南京“小菜一碟”公司的报道,不禁眼前一亮:扬州酱菜这么有名,像扬州的“三和四美”,生产酱菜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这说明这个行业有生命力,绝对不会被淘汰。于是,赵继英直奔南京,找到“小菜一碟”,并与他们签订合同,成为了“小菜一碟”的浙江经销商。当时的指标是,赵继英一年的销量要达到30万元。

2001年,赵继英在杭州注册成立了杭州博宏贸易公司。第一年,赵继英卖了120万,却亏了20万。而且由于营业额没达到180万的最低限额,公司被取消了纳税人资格。没有纳税人资格,产品就进不了超市。赵继英没有灰心,第二年他又重新注册了一家杭州博鸿贸易公司,当年销售额达到240万元。

赵继英已不满足于只做一家经销商,他要做自己的品牌。2005年,赵继英注册了“博鸿小菜”商标,开始经营自己的产品。按他的话来说,十几年的个体户终于走上了品牌的道路。通过物色各地生产质量过硬、有当地特色的食品生产企业,委托他们生产公司的产品。这一“借鸡生蛋”的模式使得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张。之后,赵继英又从酱菜行业向其他食品行业进军,2008年推出了“菜博士”高端山茶油。

建生产基地,实行全程控制

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让国内的老百姓经常提心吊胆。原有的“借鸡生蛋”、生产外包模式虽然能使企业迅速扩张,但也有个弊端,就是对食品的源头无法准确掌握,不能做到全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