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进修社 人气:9.85K

摘要:VB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结合VB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析了该课程的主要特点以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适合VB课程教学、避免现有教学方式中多种弊端的教学方法,通过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关键词:VB;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一、引言

VB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由于它语法简单、易学易用等特点,被公认为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开发功能强大、性能可靠的应用软件,已经成为许多大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教学课程,特别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比较适合开设该课程。在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太重视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目的不明确,同时该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程序设计枯燥难懂的情况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VB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从教学内容上看,VB这门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一)VB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的思想、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各种不同的控件、属性和事件等。

(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是本课程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没有完全抛开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在事件代码的设计中使用的就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面向过程是基石,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VB课程的主要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基本概念多。

2、该课程逻辑思维较强,对于没有高级语言编程基础的非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3、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机实践不但能提高学生编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编程的创新意识。

4、要适时指导。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学生能尽量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答方法。

三、VB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不明确。很多经济类、管理类、文史类和艺术类专业学生不了解VB课程的性质。学生们认为课程是计算机类课程,对所学专业没有多大用途,特别是电大类学生,由于大部分学生系半脱产方式学习,因此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

(二)教学内容安排混乱,由于VB课程的教学内容由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两个模块组成,同时面向对象部分又由控件、菜单、窗体、图形与多媒体等多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组成,各个模块既要有独立性,又要有连续性。在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不能有效的结合多个部分的内容穿插对比讲解,而是单独的讲授某一个部分的内容。这使得教学内容不能前后相通,教学内容不能一脉相承,造成教学内容不能顺利实施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只重视理论课的教学,而对实践课则采取”放羊”式,任由学生自行实践,因此导致铵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上机前准备不充分,上机时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消化所学的内容,做题时只能照搬照抄,不能举一反三。

四、任务驱动法在VB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师通过巧妙设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活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特别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划分为任务计划、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三个阶段。整个实施过程始终以任务为驱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把书上的理论变成活的应用,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意事项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虽然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并不表明可以忽略教师在其中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为关键,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实施该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的特色,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

2、任务设计要恰当。要准确制定学习目标,把握好任务的质量,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与当前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及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

3、要教学相长。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讨论。

(四)任务驱动法在VB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在我校07级、08级和09级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VB课程教学过程中,依据优劣结合原则,本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所任教的班级中,视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

1、教学效果评价

经过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其他并行班级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1)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传统的课堂,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较大提高。

(2)学习内容更为开放,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只是提出了需要探究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开放很多,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统一标准,对于学习有困难、兴趣不是很浓厚的学生做稍浅层次上的探究、达到教学目的即可,对于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做更深层次上的探究,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实践动手技能较其他班级增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阶段任务。不但保证了学生按照其自身的能力与特点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协作能力。

(4)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的点击率明显增高。以前的传统的网络直播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是登陆进入课堂,但真正参与教学互动的很少,而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网络直播课堂教学时,学生互动性相当好,提问、观看视频、周答问题等点击率明显增高。

2、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优于传统教学的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注意和改进,主要表现为:

(1)教学进度难把握。课堂变为开放式,每一组的探究程度和进度难以把握,课时结束时,有的组提前完成,有的组却完不成或草草完成。

(2)课堂秩序有待改进。

(3)评价效果有困难。采用任务驱动法,实行分组,可能有个别学生会滥竽充数,影响教学效果。

五、结论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应用出发,给出任务及其效果,通过学生分组探索、讨论、交流以后,再介绍实现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一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而应用的,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教学改革中的一切问题。因此,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时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内容而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新,笔者提倡教学方法百花齐放,目的在于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蒋瀚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1.

[2]张文惠.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

[3]周益辉,田源.“任务驱动法”在VFP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

[4]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6.

[5]佟元之,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