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预算治理控制

进修社 人气:9.87K
逐步完善预算治理控制
一、战略治理控制和经营绩效治理控制  1、战略治理控制  基于治理控制系统角度考虑,“马格纳斯构建了包含战略模式、战略使命和战略地位为三个关键变量的战略模型。”他进而构建了战略模式、战略使命、战略地位以及治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之间的假定关系图,指出治理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应用应当建立在战略模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战略使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来说,治理控制制度应当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不同的战略地位导致控制设计可能是严格控制,也可能是松弛控制,而治理控制系统中对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最敏感的就应该算是预算系统了。  2、经营绩效治理控制  所谓评价则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价标准至少应当包括财务因素,而财务因素的主要来源便是预算治理控制系统。根据这一标准既可以考核经营绩效,又可以确定进一步的激励和报酬水平。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促进可运用的资源(如人、设备、设施、时间、资金、材料等)发挥最有效的功能。如同战略治理控制系同一样,经营绩效治理控制系统也可以根据整个治理控制系统监视程度的不同分为严格控制与松弛控制。而严格控制或松弛控制对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预算治理产生极大。  二、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间的相关性  1、预算治理控制与战略治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战略作为预算的条件,为预算提供了一个可供遵循的框架;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固化与量化,以确保终极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将制定、执行预算同公司的战略结合起来,有助于调整公司策略,得到有关机遇和挑战的反馈,终极进步公司战略治理的水平。  2、预算治理控制与经营绩效治理控制的关系  一方面,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公司与部分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另一方面,已经证实,高水准的预算目标对治理者的态度和业绩存在积极影响,预算治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治理者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往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  在整个治理控制系统中,预算与战略和经营绩效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逻辑主线、首尾相连的循环过程。在战略治理的条件下,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进行预算治理控制,再以预算治理确定的标准为依据来衡量治理者的经营绩效,而经营绩效又反过来决定着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制定和企业是否应当采用既有战略,还是实施新战略。  三、对预算治理控制的重新熟悉  1、对预算治理的错误熟悉及原因  ,我国企业对预算治理的作用还存在很多错误熟悉,其中最为典型、最轻易使预算治理失往理应发挥作用的`错误看法,就是将预算治理仅仅看成是财务部分自己的工作。  预算治理经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治理者使用的预算模型不正确,因此给出的猜测就是错误的,实际业绩当然就很难与之相符合;二是,在以预算为依据对治理者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激励的机制下,治理者的职能可能会导致他们对预算的编制水平和实际报告的执行情况产生偏差。由于在预算编制的开始,治理者可能就会故意预算编制过程,使做出的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他们还可能调整自己的实际经营行为,其目的是要使实际执行情况符合他们的期看,以达到预算水平。  这两个原因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将预算治理孤立于战略和业绩评价等部分。一方面,不能做到围绕战略治理目标进行全员参与预算,无法构建或得到正确的预算模型,故而猜测错误,实际业绩无法与之相符合;另一方面,预算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绩效评价过程的治理控制,这就使得经营者在预算制定或执行过程中偏离预算治理的初衷,做出创造个人利益的自利行为。  2、构建与战略治理和绩效治理充分相关的预算治理控制系统  若想构建与战略治理和绩效治理充分相关的预算治理控制系统,应在如下几方面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治理控制系统加以改进:  第一,预算治理控制系统的构建应当是全员参加、战略统筹的过程。应当按照责任和权力相对等的原则,分清责任部分和责任人。凡是对于企业战略和目标实现具有影响作用的部分或个人,应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相关部分充分参与制定并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的条件下要实行严格预算控制。当然这一过程还要答应适度的、并经各部分协调同一后的预算弹性和预算灵活性。  第二,预算治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要实行绩效治理控制的创新。建立与预算治理控制相对应的绩效治理机制,首先要反映员工所创造的企业价值,应夸大企业的长期业绩,而不是短期效益;其次要具有足够的激励作用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最后还要留意激励中的约束,对于没有实现预算目标而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部分和个人应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横向竞争。  第三,预算治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要夸大预算治理作为实施赏罚的依据、激励下级单位努力、协调供产销活动、沟通讯息和发现未来困难的重要地位。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预算治理作用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明确目标、本钱控制、完成上级任务、实施赏罚的依据、资金调度、激励下级单位努力、协调供产销活动、沟通讯息和发现未来的困难。在这一排序中人们观念中预算治理最重要的作用本应属于预算的最基本功能,而这些基本功能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长期发展对整个预算治理控制系统的要求,因而必须在观念上更新对预算治理作用的熟悉,夸大预算治理对实施赏罚、激励、协调、沟通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