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进修社 人气:1.99W
论诚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摘 要:有着“老实取信”传统美德的中国,今天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的***。市场经济需要诚信,厂家、商家的立身之本都要构建一个人人放心的交易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企业。?
  关键词:诚信;***;企业信用档案
  
  1 什么是诚信?
  
  所谓“诚信”,就是要求人们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老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诚信自古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诚信是中华民族长期提倡和颂扬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而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已经进进诚信时代,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 ?
  
  2 “诚信”的传统和现状?
  
  诚信在中国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也”、“君子一诺,重于泰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都是古人对老实取信郑重的宣誓。正是这种宣誓,使老实取信的理念伴随了我们民族发展的几千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成为几千年来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产业社会转型,身份社会也开始向契约社会转变。然而,在这个转型期内,社会的信用状况却不容乐观,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经常处于被质疑的境地。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偷税漏税、虚假报表、逃避债务、价格陷阱等等。据统计,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假冒伪劣产品酿成的损失每年至少2000亿元;来自工商部分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但履约率仅有一半;外企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的几十家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被仿冒率达到50%——60%,各个公司用于打假的用度一度高达每年50万——60万美元。有专家分析以为,由于我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到20%是无效本钱。?
  
  3 “诚信”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系——“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首先,信用缺失是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调的内在原因。改革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开始迈出短缺经济时代,市场也进进买方市场阶段,扩大内需将是中国长期的经济政策。然而,由于信用的缺失,致使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诸如“基金黑幕”之类的欺诈不断。结果是投资主体不敢投资,消费主体不敢消费,从而使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难以发挥效果。?
  其次,由于信用不足、低劣,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经济往来愈来愈看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这种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原始交易方式退化的趋向,严重降低了效率和资金使用率。由于信用缺失,也大大进步了企业的生产本钱和投资风险,进步了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和银行的投资活动趋于谨慎和收缩。?
  第三,信用缺失也影响了中国一些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建立。例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等由于没有信用制度的支持,改革政策极难推进。?
  第四,信用风险不断在金融体系中积累,尤其是向国家银行集中,最后,失信行为蔓延,造成极大的道德风险,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加剧财富分配不公,特别是少数企业和个人采取违法犯罪等背信手段实现暴富,破坏市场制度的信誉,影响社会安定。?
  缺失诚信也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企业发展,是企业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多少失信的企业把自己堵进了死胡同,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它们失往了民心,失往了消费者,终极失往利益,在市场中失往立足之地。温州人不会忘记他们为信用缺失付出的代价。10多年前,温州冒牌伪劣鞋充斥市场,导致上海、杭州等十几个城市火攻温州鞋,大小商场贴出安民告示:“本店无温州鞋”。温州一时成为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企业不敢再打本地牌,只好与外地厂商联营。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朔州假酒案使山西白酒业遭受灭顶之灾,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使当年全国月饼销量锐减四成以上、银广夏骗局、东方电子造假、河南毒米,还有大头娃娃事件等等他们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TAGS:诚信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