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民情日记3篇

进修社 人气:1.95W

干部的民情日记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大家做事!以下干部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干部民情日记3篇

  干部民情日记1

在河间郭村乡包村干部手中,有这样一种日记:它不记录个人得失,也不记录空话套话,记录的是老百姓们的所思所忧、所需所求,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民情日记。如今,民情日记已成为干部们真正沉下去,解民情、办实事的有效载体,成为干群沟通的重要桥梁。

记录解决群众困难

“郭培增的孙子患骨癌,需要马上手术。可是高额的治疗费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来说,犹如一座大山挡在面前。我们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20xx年,河间市郭村乡包村干部边朝勋在日记中写到。

随后,他和另外几位包村干部将郭家的情况反映到乡里。同时用村里喇叭反复播出,呼吁村民互助,伸出援手。乡里也展开各种募捐救助活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两天时间就筹集了3万多元捐款,使孩子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同村的王西场一家也是个典型的困难户。他自己因患脑栓塞,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不幸的是妻子又先后患上了乳腺癌和食管癌,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包村干部多次跑民政部门,为他家办低保、申请大病救助,乡里还定期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翻开包村干部的民情日记,里面记得密密麻麻。每户的基本情况,比如家中有几口人、收入怎样、有什么需求等,都记录在册。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于民的脉脉情怀。而这样的日记,郭村乡全乡40名包村干部人人手中都有一本。

想办法出主意强村富民

包村干部,除了深入各家各户、倾听百姓心声、解决实际困难外,帮助村里理思路、出主意、定规划、谋发展、推动强村富民进程,也是他们日记内容的一大部分。

“北三十里铺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靠天吃饭的情况较为突出,但也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村。2000多年前,毛苌曾在这里传讲《诗经》,教授弟子。毛公卒后,曾建有毛公祠、毛公书院。毛公,在这里不仅妇孺皆知,而且令村民极为景仰追慕。这种文化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目前,毛公书院已纳入河间文化旅游项目,不久将重修,复现千年前的文学大师讲学及生活起居情景。我们可以把诗经文化的品牌打响。”这在郭村乡和北三十里铺村上上下下已成共识。

过去,北三十里铺村有三个大坑,地势低洼,只要一下雨,泥浆就会蔓延到村中道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因为资金短缺,这件事就一直搁置着。去年,包村干部带领村干部们跑来专项资金,改造坑塘,修建地下排水管道,解决了村中多年积水问题,全村人欢天喜地。

今年,借助河间市美丽乡村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的东风,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全乡上下齐心、昼夜奋战,修路、建广场、安路灯、修公厕,许多村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情日记加深干群情谊

郭村乡推行民情日记,是在2014年。那时,乡党委书记南雁走马上任。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善良意识到,要想解百家难,包村干部就必须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民情日记由此应运而生。一个小小的日记本,既可以让各家各户的情况更加清晰,也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干部们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包出了变化、包出了感情。

南辛河口村路灯少,有的地方照不到,村民们反映夜间出行不方便。今年,经村里、乡里多方努力,村里新安了75盏路灯。路灯亮起来,人们高兴得欢呼雀跃,部分村民非要请包村干部吃饭。干部们婉拒了村民们的好意,但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深情。

一位乡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今后,我们不仅要把目光放在一些大的项目和投资上,更要把视觉延伸到普通的百姓家里。要通过我们的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最广大百姓中去,真正实现“群众身边有干部,干部心里有群众”。

今年以来,全乡已筹资220万元用于村务公开和活动场所硬件设施改善,全乡20个村都建起便民服务站,形成了覆盖全乡的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干部民情日记2

20xx年5月2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5月18日的一场暴雨,使连队到处都泥泞湿滑。

一早就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是职工曹蓉打来的。她说,她家门前的电线杆被雨水浸泡的快倒了,马上就要砸到她家的葡萄架了。电话里,我让她离电杆远点,我一会就到,马上解决。

挂了电话,我先联系了电工,简单说明了情况,要求他先断电,等曹荣家门口电杆的问题处理好了,接到我的通知了,再送电。随后我踩着泥泞的道路来到了曹蓉家,她焦急地指着门前的电杆说:“书记你看么,原来只有一点点倾斜,这大雨一下,电杆都快倒喽!”“你看,你看,我一出门吓我一跳,赶紧就给你打电话,太危险了。”“这可怎么办呀?……”我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看了看情况现场,迅速跟变电站值班人员联系,但他们说:他们只管高压线路,连队的低压线路不归他们管。

怎么办?电杆必须马上扶正,否则会越斜越厉害,最终把电线扯断,引发其他事故。跟电工商量了一下,我们决定自己修。于是我立即组织干部业务,带上绳子、梯子等工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电线杆扶正了,单位回复正常通电,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彻底的解决了曹蓉家和全连的安全用电的隐患。

看着大伙儿在这凉风习习的清早却个个脸上挂着的汗水,听着曹荣一家感谢的话语,迎着这灿烂的阳光,我感觉心里无比的踏实,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干部民情日记3

6月27日 暴雨 星期一

今天的任务,本是完成本村最远5个村民组的扶贫户精准识别。晚上7点,正准备进行询问登记最后一户人家时,同行的村支书李林荣接到了街道党政办公室值班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称有村民反映,之前裸底组重晶石矿场作业期间留下的污泥形成了一个泥潭,由于连续几日的大雨,泥水已经溢出,且水位不断上涨,不但淹没了道路,还对下游居住的村民造成安全威胁。

情况紧急,来不及想多,我立马收放登记表,迅速拨通了裸底组村民组长陈顺友的电话,请他尽快就近组织人员到现场处理,尽快疏导转移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接着借了两根手电筒,和支书、主任、包村干部一起马不停蹄地赶回裸底,边走边打电话了解受灾点的灾情情况。

天又下起了大雨,为尽快赶到裸底,我们选择抄近路,可一路的坑洼泥泞和陡坡石梯让我们步履维艰。途中高烧的母亲多次打来了电话,一直叮嘱我要注意安全,让我感动的同时,又为自己未敬其孝道深感惭愧。

经过1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到了裸底,看到情况十分危急,雨水已经冲进部分群众家中,群众情绪十分不稳定,险情随时发生。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迅速进行分工,由村支书带领部分村干部对泥潭周围进行封锁,防止村民靠近发生危险。由村民组长带领4位村民实时监测水位情况,由我带领剩下的村干部疏导受灾群众及时转移。

灾情最为危险的是泥潭下游的村民,随时可能发生险情。我们迅速行动,当疏导到凉水井组时,村民谢华家房屋一层已经被淹,一家三口被困在了二楼。但谢华心痛家里财产,一手拉着护栏,一手不停地在水中打捞,甚至还直接下到水里,不停地抢捞东西。我急忙上前劝阻,可能是因为家里财务的损失让他失去理智,任谁劝阻就是不听。我看情况危急,不自主地发了脾气,冲到他面前大声喊道“只要有口气在,什么都会再有的,钱没了可以再赚,东西没了也可以再买,可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你不顾自己,也要想想你妻子儿女。”

这时,谢华才回过神来,眼神呆滞地看着我,眼中充满不甘和委屈。在我和其他村干部的强行劝阻下,终于把谢华一家转移到安全地带。

我们继续走访排查,像谢华这种情况的还有好几家,都在我和村干部的极力劝阻下放弃了抢捞。大家就这样不停地大声喊、全力劝、动手拉、合力帮,不停地重复着一样的话,经过大半夜的努力,终于把受困人员全部转移安置完毕。

回到支书家,已是凌晨三点,老支书60多岁了,身体吃不消,我赶紧劝他去休息。自己也草草地洗了把脸躺下了床,这时才感到咽喉肿痛、全身发烫、头晕目眩。看看手机,犹豫不决,但依然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我知道,即使再晚,如果没给她报一声平安,她是不可能安心入睡的。

电话接通,我便没了说话的机会,只听母亲一个劲地问:“儿子,你回去没有?被雨淋了没有?一定要小心不要感冒啊,下雨路滑,有没有摔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注意安全啊!”等她说完,我才插上一句话“妈,我没事的,回到支书家睡觉了,不要担心,你还发着高烧呢,要早点休息。”

放下手机,眼眶已然湿润。作为一个子女我是不称职的,不但没有照顾好母亲,还让她担心受怕。可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啊,是组织选派到河坝村的“第一书记”,我最大的职责就是保障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天灾人祸面前,我必须冲锋在前,战斗在第一线,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辜负组织的重托。

思绪万千,记下今天的这篇民情日记,希望织金大灾消退、群众安康!希望天下母亲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TAGS:干部 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