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精选7篇)

进修社 人气:1.99W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精选7篇)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1

1、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和生产流程卫生控制,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3、职责

3.1车间主任负责监督车间卫生工作实施情况,负责对生产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

3.2生产操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主管区域清洁卫生工作。

3.3清洁工负责打扫区域内入口通道、洗手池、更衣室、卫生间等。

4、管理要求

4.1卫生包干制度

4.1.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进行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区域每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和清洁,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照本规定及其他专项规定。整理按各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4.2现场卫生管理

4.2.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照明、杀菌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阻塞现象。

现场目视牌保持清洁、无污迹。

楼梯通道畅通。

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厕所、洗手处、换衣房保持清洁干净、地面无积集水、墙面无污迹。

4.2.2设备清洁

生产设备、管道在使用前须消毒,使用后进行清洗,保持清洁。

设备保持干净无油污(包括消防器材),计量器具清洁内外清洁、无污渍。

不使用的设备、生产用具(包括各种计量仪器、转运设施等)应定期清洗,无污渍和异味。

设备、管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4.2.3工具、材料清洁、整理

工具、容器、?器、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操作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消毒、无污渍和异味。

衡器的托底(盘)、游标及砝码在使用前、后揩拭干净。

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产品包装(塑料瓶、塑料桶、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卫生洁具使用前后清洗、清理,按指定位置摆放。

饮用水杯保持干净,放在指定位置。

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无杂物。

4.2.4废品、垃圾清理

废弃物、残次品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不能放入垃圾箱的工业垃圾必须定时清理(二小时一次)。

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4.3人员卫生管理

4.3.1健康检查及培训

新入职车间员工必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并经过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必须每年定期进行体检。

4.3.2个人行为规范

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剃须,勤剪指甲,勤换衣。

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不得喷香水。

员工正确着装,头发不外露,衣帽整洁,工鞋保持干净,做到勤洗勤换。

生产人员上班前,须在更衣室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调配人员按规定着装和带好其他防护用品(如粉未生产时戴口罩),然后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才能进出入生产区域。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工作服和双手卫生,发现弄脏,及时清洗;到卫生间后必须重新清洗和消毒双手。

车间生产人员(外来人员)进入黄色区域(调配生产区域),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工作服、口罩;进入红色区域(内包装区域)必须二次更衣、消毒,方可进入。

员工外出办事在更衣室去除帽子、口罩等防护用品,回车间时按规定穿工作服,用洗涤液和消毒液清洗双手,并按规定带好其他防护用品。

非生产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车间;如果必须进入,有关人员(如公司领导及检查人员、检验员、销售内勤等)进入车间必须按车间着装规定和卫生要求办理;其他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经生产副总审批。

车间员工下班时,须在更衣室更换衣服,并保持工作服摆放整齐。

工作期间严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不符合食品作业卫生规范的行为,在生产现场打喷嚏须背对生产线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禁止将个人用品带入生产场所;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吃东西。

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

4.4生产流程卫生控制

4.4.1车间领料人员在仓库中领取原辅料时需把好原料卫生关。

4.4.2均质机、调配釜、反应釜、搅拌缸和生产用的其它容器及管道在使用前、后进行冲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4.3调香锅加盖防蚊蝇、防尘,使用后立即冲洗干净,不得存有异味。

4.4.4纯净水贮水箱每月清洗一次。

4.4.5软管输出口端不接触地面,管道和阀门清洁、无污渍。

4.4.6经管道灌装的产品,灌装口不得加滤布进行灌装,每批产品包装完毕,必须清洗过滤器、过滤网、漏斗及垫网。灌装称量后随即盖上塑桶盖,以防瞬间异物落入产品。任何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着地和贴墙放置。

4.4.7标签打印人员负责产品标签的字迹清晰和标签纸面清洁,外包装工负责包装物(瓶、桶、袋、标签、纸箱)的清洁,确保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干燥和清洁。严禁使用模糊不清或肮脏的标签,严禁使用被污染或渗漏的包装桶和桶盖。

4.4.8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和加工的半成品必须加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原料空桶,可先放在暂存区内,待暂存区放满后,在车间外垃圾箱外摆放整齐。

4.4.9产品包装和成品储存等工序分开,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4.4.10生产操作区(包括操作台面、调香锅及相关的辅助设施)不定时清洗,保持清洁;调香锅在产品包装完后立即冲洗干净;

4.5检查与考核

4.5.1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卫生工作进行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员工进行纠正,并计入个人每月的工作绩效考核。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2

1.生产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

2.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须穿戴整洁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上岗。

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要提前开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后关闭,经洗手消毒。即先用肥皂洗手,再经消毒水浸泡3-5分钟方可进行操作。

4.包装、生产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不准长发外露,不准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5.生产人员严禁携带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进入生产岗位。禁止在生产区域内吸烟、吃零食不厌精、随地吐痰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6.生产人员要临时外出或上厕所等,必须脱去工作衣帽,待再次进入车间内需要重复上述卫生消毒程序才能上岗。

7.生产人员班后对车间内的设备、工具、计量器具、案板必须每日进行消毒、清洗。工作完毕后,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场地。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3

一、水处理制水车间前需两次更衣、穿工作服、工作鞋;

二、做好班前空气、环境消毒及配好刷桶用的消毒水;

三、水处理生产前对空桶检验,重度污染的桶要单独处理,严禁马虎灌装;

四、对空桶外表要刷洗干净,桶盖消毒后方可使用;

五、手要经常清洗消毒,严禁用手指触摸桶盖内部接触水的部位;

六、严禁穿工作服与鞋出水处理车间,防止外来污染源;

七、不准在水处理房抽烟、嗑瓜子、吃东西、闲聊天及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八、上岗操作前应换衣、净手,进屋前十分钟打开水处理房间紫外线10-15分钟后再工作;

九、下岗前要对水处理环境场地进行清洗,当天的消毒水用于地面消毒,做好环境卫生,临锁门前打开紫外线灯对空气做最后消毒;

十、直接从事水处理制水的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者方可从事桶装水生产,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饮用水水处理生产工作;

十一、水处理从业人员上岗前,应当经过卫生知识培训,勤剪指甲,从业人员每年接受一次培训,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十二、水处理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进入灌装间的人员必须进行二次更衣,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十三、禁止在水处理车间内吸烟等其他有碍桶装水卫生的活动;

十四、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鞋,进入非水处理生产场所(如厕所),工作前、便后必须洗手,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车间。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4

为了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分配给各班组承包负责,班长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带领本班员工随时对自己负责区域进行日常清洁、整治;车间组织对各责任片区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

第二条、整理清洁标准可按本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要求执行。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服工作鞋必须保持整洁干净,要防止交叉污染,发现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

第四条、要保持操作区地面和墙壁无垃圾、无污迹,门窗无积灰、无污迹,工作凳放置在制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电缆沟要保持清洁。

第五条、控制台无积灰,台面干净,台面上只能放置与工作有关的记录本、当班分析单和传达文件等物品,不能堆放其他物品。

第六条、通讯设备、饭盒、水杯等个人工作生活用品要收拾整齐,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第七条、各班工具箱要保持整齐干净,公用工具要定位摆放,报废工具要及时处理,无关物品不允许放在工具箱内。

第八条、污水沟要保持清洁、通畅。

第九条、车间油桶要在专属的区域内摆放整齐,好油桶、废油桶、空桶要区分放置。

第十条、操作时产生的垃圾和洒落的物料当班人员交班时要清理干净,禁止推至下一班。

第十一条、各槽罐、机泵、管线等设备表面干净无油污,操作中造成设备污染的要及时清理干净。

第十二条、各种操作工具、运送工具、辅助材料等均按指定地点整齐摆放,并保持其清洁。

第十三条、未使用的工具、材料要堆放整齐,并且要与回收材料区分开。报废的材料要送到指定地点整齐存放。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5

为确保安全教学、安全生产、确保您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进入车间的一切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规则:

1、所有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工作区,更不能开动设备。所有人员均不得带小孩进入车间。

2、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或紧身衣服,袖口要扎紧。

3、不允许穿凉鞋、拖鞋和高根鞋进入车间。

4、操作者一般均应戴工作帽。女同志或长发者的头发或辫子,必须塞进帽子里。

5、工作时,头不能离工件太近,以防止切屑飞入眼睛。如果切屑细而飞散,则必须戴上护目镜。

6、手和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如皮带轮、皮带、齿轮、卡盘、工件等。更不能在这些地方开玩笑。

7、工件或刀具必须装夹牢固,否则会飞出伤人。

8、机床开动时,不允许用量具测量工件,也不允许用手摸工件表面。

9、当工件或机件太重时,不能一人单干,可应用起重设备或请他人帮助。

10、不可用手直接清除切屑,应使用钩子或其它工具清除。

11、不允许用手刹住转动的卡盘、夹头或工件。

12、不允许任意装拆电气设备或机件。

13、在车床、钻床上工作时不允许戴手套。

14、车间内严禁打闹。

15、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工作人员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直至逐出车间,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因违反上述规定造成事故者,责任自负。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6

一、整理

1、通道畅通、整洁。

2、工作场所的设备、物料堆放整齐,不放置不必要的东西。

3、办公桌上、抽屉内办公物品归类放置整齐。

4、料架的物品摆放整齐。

二、整顿

1、机器设备定期保养并有设备保养卡,摆放整齐,处于最佳状态。

2、工具定位放置,定期保养。

3、零部件定位摆放,有统一标识,一目了然。

4、工具、模具明确定位,标识明确,取用方便。

5、车间各区域有6S责任区及责任人。

三、清扫

1、保持通道干净、作业场所东西存放整齐,地面无任何杂物

3、办公桌、工作台面以及四周环境整洁。

4、窗、墙壁、天花板干净整洁。

5、工具、机械、机台随时清理。

四、清洁

1、通道作业台划分清楚,通道顺畅。

2、每天上、下班前5分钟做“6S”工作。

3、对不符合的情况及时纠正。

4、保持整理、整顿、清扫成果并改进。

五、素养

1、员工戴厂牌。

2、穿厂服且清洁得体,仪容整齐大方。

3、员工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对人热情大方。

4、员工工作精神饱满。

5、员工有团队精神,互帮互助,积极参加“6S”活动,时间观念强。

六、安全

1、重点危险区域有安全警示牌。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不损坏公物。

3、班前不酗酒,不在禁烟区内吸烟

生产车间环境管理制度7

一、为贯彻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员工宿舍的环境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二、生产车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各车间课长,负责本部门消防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三、车间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各种物料码放整齐并远离热源,注意室内通风。

四、保证车间内防火通道的畅通,出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五、车间内不得私接乱拉电源、电线,如临时需要,需报安全生产小组批准,由机电课办理。用后及时拆除。

六、使用各种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七、各机械设备运行期间,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八、避免各种电气设备、线路受潮和过载运行,防止发生短路,酿成事故。

九、车间内禁止使用明火,如确实需要,须填写《动火申请》,征得安全生产小组同意,在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须由专人负责,使用后保证处理妥当无隐患。

十、公司安管员按时对各生产车间内各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壁挂整改。

十一、车间内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由专人负责,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并填写点检表,保证完好不效,随时可用。

十二、当日工作结束前,应检查车间内所有阀门、开关、电源是否断开,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

十三、发现火灾险情按《消防应急预案》操作,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由义务消防队及时、有效的扑救,并立即报警同时向公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