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大学生农民工现象

进修社 人气:2.22W
正确看待大学生农民工现象
  温家宝总理曾说,他最担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学生就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个问题再次成为政府关注和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该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做客,讨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现场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大学生和农民工收入不应对比
  
  记者:一些刚就业的大学生工资比农民工工资还低,“大学生农民工”一词也悄然兴起,这种现象正常吗?
  
  郗杰英:不应该把大学生和农民工收入对比,或者岗位对比。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他的工资收入、他的岗位不断提升也是一个趋势。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起薪低一点、岗位是从蓝领干起,也是正常现象。
  
  王成荣:大学生和农民工同样进到一个企业,做一样的工种,但大学生会更有发展空间,只要你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你的上升空间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要宽广得多。
  
  扩招不是就业难根本原因
  
  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有直接关系?
  
  郗杰英: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学教育,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平民化发展到普及化发展,这是一个进步,能让更多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这也是我们整个教育事业好的发展趋势和成效。量多了,就业矛盾就突出了,但绝不是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记者:一边是用工荒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苦于找不到工作,为何会出现这一矛盾现象?
  
  王成荣:我认为跟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是相关的。富士康需要招工的量特别大,但不是大学生这个层次的劳动力,更多的是农民工,所以现在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而且大学生期望值都很高,希望立即能有稳定的工作,拿高薪,发展前景非常好,这和社会的需求也没有对接起来。
  
  记者:大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希望找国企、外企,考公务员,这是否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
  
  王成荣:待遇好的单位,用工基本是冻结的、收缩的`,本身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很小。但很多大学生却期望能进去,真正需要人的地方,又没人愿意放低姿态去,这就形成了反差。所以,转变就业观念、从基层干起,不要把自己的期望设得太高。大学生要从现在的岗位做起,锻炼成长,发展前景肯定会好起来。
  
  郗杰英:作为大学生本身来说,应该要放平心态。有一句话叫做骑驴找马,你先干起来,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岗位。如果一开始就业期望值非常高,会加大就业难度。
  
  企业招人要摒弃功利心态
  
  记者:如今,很多企业招聘时都要求是毕业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或要求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这是不是也抬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门槛?
  
  王成荣:是的,企业也需要转变用人观念,“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可能更擅长于研究,但不是这些高校毕业的学生未必就能力不强。因此,也没有必要一味追求“985”、“211”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可能是很多企业都把这项指标当成一个企业实力的见证,说明自己引进了多少人才,所以还得从观念上来扭转。
  
  郗杰英: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功利主义的色彩比较严重,希望招聘的人能马上为你获利。但我们要知道,人力资本和其他资本投入产出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需要一个过程,真正的大学生发挥作用的时间可能有些是在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要把目光放长远些。
  
  建立公平的用人竞争机制
  
  记者:很多人认为,如今大学生就业更多靠关系,甚至戏谑“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成荣:因为就业难,很多家长利用各种关系,请熟人介绍,这个在找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来能力也不相上下,现在拥有的社会关系资源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就业了,有的人没有就业,这是不平等的,也会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心生畏惧。因此,建立一个社会公平的竞争用人的机制也很重要,招聘要公开透明,不能搞“萝卜招聘”。
  
  郗杰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事情,政府是主导力量,全社会也都要为这个事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