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

进修社 人气:1.57W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 ,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我们要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

  【1】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

一年清明

英雄坟头的草儿黄了又青

望着战友英俊的照片

你在笑而我的心却很痛很痛

这一天我知道你很开心

因为这一天你会看到很多亲人的面孔

他们会给你送很多你喜欢吃的

还有我们送给你的鲜花你数也数不清

我们去看看咱年迈的老母亲

开明的母亲已不再因看到我们而痛哭失声

你已经成为她老人家的骄傲和自豪

她说英雄的儿子就活在她的心中

儿子已经比你走时高大了很多

没有你的庇护却一样坚强的像一只雄鹰

爸爸是英雄儿子就绝对不会怂

你高大的形象优秀的品质已经被儿子传承

又是一年清明

站在一座座墓碑前心情万分沉重

人间存在着正义,也存在着邪恶

在邪恶面前我们总要有牺牲

你走了,亲爱的战友

留下一段征程我们去完成

你走了,留下的精神

就是激励我们前冲的号角声

我们也许会慢慢忘记你的姓名

却会记着你有一个不会更改的名字:英雄

我们也许会忘记你平凡的模样

你的精神却会像花儿一样永远盛开在我们的心中

  【2】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内容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传统习俗: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