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

进修社 人气:1.89W

加权平均数是教学的难点。难在对“权”的理解。从小时侯开始,学生心中的平均数的定义就是数相加再除以个数。而加权平均数的特点是并没出现所有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只是给了权数,这就引起学生的困惑。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

《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一

**月21日第六节课是我的一节公开课,为了这节课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导学案、课件都是仔细斟酌,反复修改,甚至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过渡衔接的语言,我也都是推敲再三,尽管如此,可一节课下来,还是让我很不满意。

说来也巧,广水的教育同仁原本定于这天上午来我校观摩的,由于客观原因改为下午,因此临时将第六节课调至第五节。午睡结束就是第五节课,我很担心学生的精神状态,想让学生早点清醒过来,但又害怕学生没睡醒而影响课堂,只能在办公室坐等时间的流逝。起床铃响,我迅速走进教室挨个叫醒学生并告知他们临时调课的事情,让他们赶快活动活动,提提神。尽管我催得既紧又急,可学生们却是一脸的木然,惺忪的眼睛,焉不拉几的动作告诉我,这节课学生可能“活”不起来。

上课铃声还未响,广水的老师已陆续走进教室,看看这阵势,听课的老师都把学生围满了,我估摸新旧学生可能又不敢张嘴了……整堂课按部就班地开始了。我首先让学生对着导学案的导学自学部分自学,我发现学生的目光完全是呆滞的,压根儿就没有动手做导学案上的题的意思,这让我信心全失。

本节课的内容是加权平均数,因该内容与能前所学和数学知识没有任何的关联,对于什么是权,什么是加权平均数,学生一无所知,更何况在本节内容中权首先是以比的形式出现的,更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基于这一点,我大胆地将教材的内容作了调整,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首先抛出来,并简单举例引导理解。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加权平均数,理解什么是权,知道套用公式计算加权平均数。

交流协作部分设计了四个不同的问题,先从算术平均数出发,再分别给出两种不同的权来分别计算两名选手的平均成绩,最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权的重要性,体会权和加权平均数的'重要作用。出于对完成教学任务的担心,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太短,再加上学生很少见到有这么多陌生的面孔,显得畏手畏脚,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也很少有人说话,即使是说,也只是简单的小声的说两句,平时的的叽哩呱啦荡然无存。无奈,我只能包办代替。课后想想,这个环节我有点儿太急功近利了,还是应该多给学生点儿时间的,可能他们不能讨论出“加权平均数的作用”,但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计算的不同成绩中,体会到权的改变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巩固拓展部分我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题是复习加权平均数的算法。在这一题的第一步中“若选手三项成绩同等重要”则应录取谁。分析这个问题时有的学生提出只比较选手三项成绩的总和即可,我给予了简单的评定,就指引着学生用算术平均数来分析。其实这个地方的引导很不得当,若是能在这个位置理解“同等重要”来说说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可能学生会理解得更好。第二题给出三名应试者的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公关能力的测试成绩,让学生为公司要招聘网络管理员、客户经理设计合理的权。这可以说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综合复习,也是本节课课堂气氛的提升,精彩的亮点所在。可惜的是我并没有把握好,只是分小组讨论后,让代表简单地说了一下所设计的权重。若能够就事论事,让学生说完所设计院的不同权重之后紧接着就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可能就是最完美的结局了。

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不算长,可在沉闷的气氛中却感受到了它的久远。整堂课气氛沉闷,尽管我采用了小组竞争的方式来激励,可仍不见起色,平时的叽叽喳喳成了大眼噔小眼,平时的你争我抢此刻却成了你推我让,让我感觉山里的孩子就是山里的孩子,进不了台面,听课的人多一点儿就掉链子。

这节课在计划中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多的却是不尽人意。通过本节课学生可能掌握了加权平均数的算法,但是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从课堂上的疏漏足以说明这点。基于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只顾着当堂课的任务完成与否,而更应着眼于整个数学,从整个初中数学的角度来定位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审视教学内容,有的放失的选取教学方法,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更完美!

《加权平均数》教学反思二

3月31日,我校迎来了华师大新基础的负责团队,其中吴老师听了我的一节课,内容是加权平均数。在听完课后,吴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是我对此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此我对这堂课也进行了全面的反思,收获如下。

一、小问题

1、有一个问题是估一估什锦糖的单价范围在哪里?在这里可以改为两个问题(1)、配成什锦糖有几种可能。(2)、在什么范围之间?在这里,把一个问题改成两个问题,把问题放大,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2、在第一大块寻找学生的资源的时候,找答案的意识强,不关注全体学生,这也是问题,是只关注结果的一个病根。

3、在第一大块教学的时候,没必要两次估计什锦糖的单价,这是在移植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相对较为突出的问题

1、对于资源的收与放吴老师作了以下解释,她认为收资源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辨析提升型。(2)、有机沟联型。(3)加工生成型。本节课属于第三种。第一层次资源是当学生出现a(60+100×4)时老师可以问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可回答一千克水果糖与4千克巧克力合起来的价钱。第二层次资源是(60+100)÷(1+4),这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总价是两千克的,与5千克数量不对应。第三层资源是(60+100×4)÷(1+4),也是让学生体会不对应的思想。另外一层意思是(60+100)÷2是求的一千克巧克力与水果糖的平均价,与这里的要求不一致。

2、如何在一堂课中体现神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渗透数学研究方法,这里体现在配糖前交代研究的前提、目的。第一步:比如配置5千克什锦糖,可以是多少水果糖以及可以是多少巧克力呢?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师先说怎么去研究呢?以此交代研究目的,那么多的研究方案,可以从个例开始,个例研究好之后,再大量例举事实发现规律。第三步是例举时,再一次问:怎么例举有助于发现规律。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这里可以先由一个学生研究其中的几种情况,然后四个人一组汇总,通过这种形式一是激发参与意识,二是养成合作习惯。

(3)进一步重心下移,在合作的过程中,第一种简单要求可以是我讲,同桌复述。第二种稍高要求两人轮流讲。第三种是进一步要求,四人合作,共同汇总。最后一种最高要求是个体与群体合作,当一个人会并说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轻轻的说。千万不要一起读,重心要下移。

3、融练习与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丰富性,比如在第三大块的教学中,当巧克力多的时候,什锦糖是五千克。那说果糖多的时候什锦糖可以是多种千克数,这样可以把总价与千克数的对应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又比如(100+60)÷2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同是5千克,或者是3千克等也可以这样做。另外也要加强中间价的说明,什么叫中间价,是两个价格的中间数。这样就可以在巧克力多的是时候更容易发现什锦糖的更小价格范围了。

以上是我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一些反思,当然也有不足与需改进之处,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也是我当下的我急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