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心理学经典故事:朋友的多少和内心的安全感成正比

进修社 人气:1.01W

很多人都知道唐代王维的那首著名的边塞诗:

改变生活的心理学经典故事:朋友的多少和内心的安全感成正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驾着轻便的车,奉命去边塞慰问将士,经过居延。冒着满地飞卷的尘沙,一群归雁向着与匈奴交界的北方飞去。大漠中寂寥无物,一缕孤烟笔直地升入天空,极目望去,夕阳西下,就要落入黄河中,仍是异常得圆。出了汉塞,到了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才得知主将在燕然前线指挥作战。

这首诗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传唱千年,几乎是妇孺皆知。诗人在萧关看到的这幅塞外画卷,不知让多少人梦绕魂牵。然而,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地究竟在何处,有人说它就是今天宁夏的沙坡头,也有人说诗所反映的是一个很大的意象,不能将其拘泥于某一地,如果非得要定格在某地,那么站在兰州的皋兰山顶上或许更能体验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壮美景象。

萧关,汉代关名。遗址究竟在何处,一些人却并不十分知晓。当地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众说不一,但有一种说法仿佛较为科学:萧关首先要有险可据,临近水源,扼守要道。据此,研究者指出汉时萧关应在今固原大湾乡境内。到了明代,萧关的所在地有了一些变化,但究竟在何处,研究者们至今仍争论不休。谁对谁错,无从知晓。但萧关在固原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甚至在当地出版的一些书刊上看到有人还将萧关当成固原的代名词。

在固原,我们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历史名人留给固原的诗句。千百年过去了,萧关遗址无从寻找,但那诗句还在,还十分响亮地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岑参、卢纶、杜甫,还有张 ,一个个朝我们走来,他们或白发苍苍,或英姿飒爽,或忧伤不已,或感慨万端。

岑参说: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卢纶说: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杜甫说: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张 说:出得北萧关,儒衣不称身。

……

他们从这里走出,向西向西再向西,将唐朝的边塞诗推向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萧关在他们的身后就像一个台阶,一个诗歌的台阶,让他们一步步地走上诗歌大厦的最顶端。

在固原想起岑参,更能感到一份真实的亲切。也许是我曾为军人的原因,大多时候,我更喜欢和我一样穿过军装的岑参。站在固原西城墙的靖朔门前向西望去,岑参在他的诗句中、在我们的心中,突然就变得活生生起来。

岑参是荆州江陵人,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南阳。他曾两度出塞,在边疆军营生活了6年之久。语言高度凝练的诗,极容易被断章取义。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他上小学的时候,便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句很美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用铅笔,将它歪歪扭扭地写在了课本的扉页上。他的家乡在陇东的一座苍茫厚重的黄土塬上,孩提渴望见到那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美景,当然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了。这个美丽的“误会”一直陪伴了他好多年。上了中学,他才弄清这句诗原本不是那么回事,前面还有一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借诗断章取义制造浪漫空气的,可能不止一人吧?但岑参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写出那般美妙的诗句,说明他不仅是一个乐观的铁汉,而且还是一名浪漫气质非常浓厚的军人。这使岑参或多或少地与众不同起来。王昌龄的“黄沙百战披金甲,不破缕兰终不还”,非常大气,但难免有些冷酷。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够真诚,但难免有些凄凉……

嘉峪关外,正是黄昏,大片大片的戈壁顽石如同金色湖泊泛起的粼粼波光,尘埃雨雾似地停留在空中,模糊了浑荒戈壁之外的远山的容颜。柴蒿成群结队地站成片儿,很是庄严肃穆,仿佛是等待检阅的士兵。回首望望嘉峪关城楼,则像身披金甲的将军。然而,岑参一个人却很是孤单: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原来,浪漫的岑参还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啊——

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那时正是安史之乱,置身塞外的岑参虽为南阳人,但却久居长安。面对故园,诗人以诗代酒,借诗抒怀,读来还真有几分凄凉感。

塞外戈壁的石头,表面光滑,总有些细微的花纹构成的图案分布其间。银白色的硝碱粉末轻覆其上,总能让人联想到南方潮湿而轻柔的雨雾来。若细心观察,恬静的小溪,多情的河,坚韧的翠竹,温馨的茅屋,总会渐渐呈现出来。其形逼真,其景深遂。也许正是这石头启发了岑参,他很少写那种“落日照残旗,风鸣马嘶嘶”的残酷而又悲壮的战争场面。而总是写一些战友间送别时的情形:“脱鞍暂人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据说,塞外沙场戍边的勇士们,每每被敌人的长矛刀剑戳穿胸膛,跌倒之时的姿势惊人的相似——身体前倾,扑向敌群,而面孔向后,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隔着千山万水遥望家乡一眼。一位诗人从中受到启示,说:“戈壁石之所以光滑,完全是因为女人的眼泪!”于是,那小溪、那河流、那翠竹、那茅屋,变得柔情细腻而又凑惋悲切了起来。不知这可否算作是岑参不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