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之《坏人到底在想什么》

进修社 人气:2.79W

《坏人到底在想什么》扯破坏人们的黑色面罩,让我们一眼看透坏蛋、坏事、坏念头。心理学书籍之《坏人到底在想什么》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心理学书籍之《坏人到底在想什么》

  

《坏人到底在想什么》

作 者:(法)费兹 著,黄馨慧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1

ISBN:9787300117300

丛 书:心视界 湛庐文化

定 价:36.00元

作者简介

米歇尔·费兹 法国的科学怪杰,现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他是当代法国社会学界最优秀的青少年问题专家之一,其著作颇丰,有十余种,包括《青春期人民》、《家庭该死!为孩子们辩护》和《男女合班的陷阱》等。

编辑推荐

从小孩、青少年、成人到老年,不分男女,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浮现坏的念头。只是有些人会把坏念头付诸行动,并且一再使坏,甚至坏到令人恐惧、发指的地步。究竟这些让别人痛苦的坏人、坏事从何而来?目的又是什么?谁又是他们下手的对象?「坏人」的定义和面貌是什么?没有坏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

第1章 谁是坏人

童话中的坏人

狼可以说是一种代罪羔羊;在童话中,通常都是它在吃小孩。大家都知道《小红帽》中的“大恶狼”,一心一意就只想把小红帽吃掉。还有格林童话中《狼和狐狸》,狐狸在里面总算演了一次好人。故事大概在讲狼因为比较有力气,于是命令比较弱小的狐狸去帮它捉羊吃,并威胁如果捉不到的话,就要吃狐狸来代替。它还要狐狸带一些鸡蛋煎饼回来。结果狐狸带回来的东西,狼都吃不饱,它只好每次都亲自再跑一趟,不过它老是被逮个正着,挨上一顿打。有一次,它又被打得鼻青脸肿,最后瘸着腿回来。但更凄惨的还在后面。有天它们又一起潜进一家肉店偷吃,狼大吃特吃,吃到无法从原先钻进肉铺的洞再钻出去。最后狼终于落网而且被杀掉。格林童话中还有一个较不为人所知的《狼与七只小山羊》,但故事要警告世人的,却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孩子们,我要到森林里去一趟,”老山羊对七只小山羊说道。“你们要小心,不要让大野狼进到屋子里来,不然它会把你们连毛带皮全都吃掉。”

这几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都差不多,即主角先遭野狼吞食,然后野狼的肚子被剖开,主角获救,必要时还会拿大石头装回去,结局是恶狼之死——因为在童话故事中,坏人永远无法获胜,这个我们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几个故事都在传达一个信息:狼是个杀手,而它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诡计多端——最常见的是乔装,譬如在《小红帽》中假扮成祖母;拉封登寓言中那只变成牧羊人的狼,虽然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但野狼的声音却让它露了馅。狼的诡计还不只这招,譬如在《三只小猪》中,它就曾试着用甜言蜜语哄骗最聪明的第三只小猪,说可以带他去市场或其他地方找很多诸如红萝卜、苹果等非常可口的食物。在另外一则拉封登寓言《狼、山羊和小山羊》(Le loup,la chevre et le chevreau)中,尽管狼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声音,不过那只小山羊非常小心,还是要狼先让它看看它的脚是不是白的,这个狼当然做下到,结果一气之下,竟然就跑回家去了。在另一则格林童话中,山羊妈妈在离开前也是谆谆告诫小羊们要如何认出大野狼——“声音粗粗,脚黑黑的”。不过狼的`花样很多,它把脚涂白,又装出嗲声嗲气,终于骗过小羊,吃掉其中六只,第七只则很机灵地躲进时钟的钟壳里。不久之后,羊妈妈回来,看到一地凌乱和第七只幸免于难的小羊。她于是到野外找了半天,最后在一棵树下发现呼呼大睡的狼。羊妈妈把狼的肚子剪开,然后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找回了六只还活蹦乱跳的小羊。她接着在狼的肚子里填上许多石头并缝好。狼醒了之后,觉得很渴,走到河边想喝水,才一弯腰,就被肚子里的石头拖下水溺死了。在《三只小猪》里,大野狼最后掉进一只装满滚水的大锅子里,被最聪明的第三只小猪吃掉。至于其他有狼出现的童话里,譬如《列那狐的故事》(Le Roman de Renart)或《马赛艾米的奇猫物语》(Les Contes bleus du chat perche)和《狼》(Le Loup),狼最后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