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进修社 人气:7.12K

你知道认知失调理论吗?那么其实什么是真正的认知失调理论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不合理的合理化:屈原与渔父

《楚辞.渔父》中有段故事,屈原在投江前和渔翁对话,屈原悲叹,我今天被楚怀王放逐,都是因为这个世道大家都堕落了,就我一个人洁身自爱。

渔翁听了,便点出屈原思想中的片面偏执,表示圣人之所以能够解决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往往就在于他们懂得变通,反问屈原今天被放逐,不就是因为自以为清高,不肯顺应世理的结果吗?

屈原反驳,表达了自己宁愿跳江自杀,也不要让这污浊的世道玷污了自己的清白。

渔翁笑答,清澈的水可以用来洗帽带,混浊的水还是可以拿来洗洗脚。说完就划船离开,不再理会屈原。

某个层面来说,屈原将自己自杀的动机和目的「合理化」。有时,强迫自己将某些事情合理化,这本身就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把自己的情绪逼到极限。

如屈原一样,中国历史还有其他以坠落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例子:

王国维,自尽于颐和园昆明湖。

张国荣,从饭店窗户跳下……

不过我有关这一切的思考,还要从农村里的聪明女孩珍妮说起……

贫穷并非杀死珍妮的原因

2013年,我来到上海华师大当交换学生,习惯注音符号的我,在用汉语拼音的计算机前,吃力地查找图书馆数据。我试了一会儿,选择不再跟输入法死嗑,转而漫步于书架间,先认识一下新学校的气氛。

《江城》是我偶然在书架上找到的一本书,作者何伟是美国人,本名Peter Hessler,这本书是他1996年到四川涪陵师范学院(今长江师范学院),任义务英文教师的生活纪录与反思。

当中有一段记载,与何伟同至涪陵服务的亚当,第二学年开学的时候,发现班上一位叫珍妮的学生没来上课。亚当问班长珍妮去了哪里,班长说:「她死了。」

那个夏天,珍妮跳桥自杀。

对于珍妮的死,何伟从他在农村的观察,引述了他对此事的分析。一般人对农村的概念之一是贫穷,但贫穷并非杀死珍妮的原因。何伟写道: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中,66%是女人。社会学家认为这种不平衡部分导致了女性的高自杀率,它主要发生在乡下。这些乡村的自杀很少是出于贫穷;事实上,它多数是发生在相对富裕,受过些教育的农民阶层中。

亚当的学生珍妮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她并不穷,她有着读书的机会,对农民女孩来说是不寻常的。但珍妮的职业道路很可能会是回到家乡教书,对于一个如此聪明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叫人抑郁的前景。

我猜想,她可能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同样也看清了她未来人生的凄凉:去做一个乡村的教师,早早结婚,生孩子。到了后来多少就是如此——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

这一段故事,当时引发我对「自杀」议题的哲学与心理思考。到底超出珍妮所能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珍妮承受不了,其他人却能承受?承受不了的处理方法,为何是自杀?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撇开如张国荣等饱受生理机制失衡影响的重度忧郁症患者,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些自杀的生灵,回应珍妮带给何伟的生命议题?

我想起一项十分古典的理论,就是「认知失调」。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以及先秦时期,孔孟谈论一个人在想要做坏事,或者已经做坏事之后的良心不安,都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

近代对认知失调着墨最深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范士庭(L. Festinger)的解释,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倾向,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和谐一致。失调大体现形为两种情况:

1.当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不一致,使个体觉得紧张,因此产生欲行恢复平衡的内在动机。

好比对某些学生而言,逃课是「不对的」,但他还是逃课了。或者某些想要戒除自慰的来谈者,他们通过自慰获得快感,又同时苦恼于自慰之后的罪恶感。

2.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以上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之间彼此有矛盾,致使个体认知上产生冲突而引发心理失衡现象。

就像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在一个人思考时,肩膀两边出现天使与恶魔,提供他向善或向恶的建议,两个建议都在某个程度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并有其道理,使人无法做出抉择,引发内心的压力。

成长:内外整合的历程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认知系统,指引我们的行为。但这个世界并不受我们的认知系统控制,我们的自我认知,很多时候都是一套主观解释,他只能跟随现象,无法左右现象。

精神分析中说,成长是学习去自我中心的历程。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哭闹就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满足我们的需求。但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会明白自己的有限性,这会对我们的认知带来冲击。健康的心理发展,会使一个人不因为感受到自身的不完美,产生过份自卑,以及依旧想操控一切的妄想。

可对与一些心理发展不健康的人来说,一旦操控不了一切,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感。

自杀象征完整的,可预期的结局,就像把生命的圆中种种无法预期的缝隙都给补上,又回到那个可以操控一切的婴儿。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自杀是极端自恋的表现」,这和范士庭的认知失调论不谋而合。

僵化的逻辑推论:王国维论欲望

我们的认知系统并不总是能禁得起自我检视,因为每一次认知上的打击,都像是在告诉我们,非但我们不完美,世界(他人、环境)也不完美,而在这个不完美的集合体中,我们过去引以为生活目标的种种希望,可能都是一场空。

假如屈原是罔顾了人生的现实,只愿意承认一个道德理想的乌托邦。那么王国维的死,则是在承认现实的痛苦中,加强了对现实痛苦的困境所导致的悲剧。

王国维以为,人生之初人心只有感情现象,有了理性就开始思考、担忧当下与未来,引发快乐与不快乐的念头。但能够满足欲望又需要理性,理性若能找到满足之法便快乐,找不到则最终将导致主体的灭亡。

毋宁说,王国维的逻辑推演是缜密的.,但他推演出来的却是一套通往空无的存在观点。王国维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空无和困顿,看见一个人的渺小与卑微,这都是生命的真相,但当我们过份着眼于这部份,却会同时忽视生命另一面的光明。

当我们只看见黑暗,我们很容易感到无助,选择在黑暗中坠落。

健康的合理化:走出自我方能内外和谐一致

这里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曾国藩也曾如屈原一般,感叹人皆为一己之私而活,赵烈文告诉他:「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确实人性中都有对钱财、权力等的私欲,但要成就一个良序社会,必须建立在普遍人性的理解上,这一句话点醒了曾国藩。

我们是否能从认知失调的理论本身,避免自杀悲剧?

认知失调的理论有其积极面,人生中的许多课题,都会引发我们的认知失调,好比小时候长辈教导我们要诚实,可是长大后却发现诚实不见得对自己有利。

然而,这些失调这也是生命的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在失去内心与环境的和谐一致时,重新整合自我与环境、他人之间的定位。

故重点就在于成长过程中,建立一般道理的价值观之外,亦不失通达、接纳与开放的情商培养。使合理化趋于真正的合理,在不断接纳新知的人生进程中,随着时代一起成长,保持个人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对话。

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过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悲剧,每出悲剧下都有一套个人处事的价值观。

我想起印度禅师奥修(Osho),他以为这些悲剧其实都来自于头脑的幻象,这个幻象或许就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当我们为自己的幻象做了太多的投资,我们就舍不得从幻象中走出来,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融在幻象里面。

奥修说:「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过生活。」

故自杀并不是我们成长的答案,自杀是对成长的彻底逃避,死亡断绝了所有成熟的可能。

我们或许应该,学习面对现实,但又不把现实看得偏颇而极端;学习接纳关系的快速变动,人世的物换星移。

直到有天,我们幻想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逐渐和谐,这并非需要我们开创一个世界,只有极度自恋的人才会以为自己是神。也不看最后伟大的成就,那只会使我们忽略所有当下的快乐,将人心寄望在未知的另一个幻象之上。

也许生活并不美好,但成长做为一种改变,而改变意味着可能,意味着希望,唯有活着才有办法促成美好的改变发生。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既是求知的孩子,又是照料自己并与世界对抗的成人,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互助的关系与社群。在逐渐和谐的历程中,感受每一个当下小小的快乐,这不是委屈与卑微,而是回归人性本身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臻至个人生命最大的满足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