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剪辑技巧解析

进修社 人气:1.1W

《东邪西毒》很多人都说难懂。香港电影学会剪辑课教材影片,该片剪辑师谭嘉明主讲,每年亦有很多学生抱怨看不懂。这当然与其错综复杂的情节及拼接的叙事结构有关,但更多的是与其强烈的影像表现力和不按常理出牌的剪辑方式有关。下面对该片剪辑技巧的特色进行解析。

《东邪西毒》剪辑技巧解析

1.独具特色的正/反拍剪辑

正/反拍剪接是基本的剪辑技术,每一部主流电影,甚至很多实验电影都会采用。

王家卫的电影也经常沿用传统的正/反拍剪接方式。较主流的《旺角卡门》不用说,《东邪西毒》中也有出现,例如刚开场不久,张国荣饰的欧阳峰与刘洵饰的对手打斗,便有几个人对剪的正/反拍。但这种主流的剪辑手法,在《东邪西毒》内一般都出现于过场式或较次要的时刻。在重要的戏剧场面,剪辑师采用违背了约定俗成习惯的剪辑方式,因此令人有“不知他说什么”的感觉。该片独特的正/反拍剪接风格,有以下数种方式。

(1)多用双人镜头

一般主流电影,两个角色的对手戏都采用双人镜头及单人镜头对剪的方式。甲与乙交谈,首先同时见到两人,跟着一个甲的单镜、乙的反应镜头,然后再回到双人镜头或甲乙对剪。而《东邪西毒》的剪辑刻意违背这种方式,大量应用双人镜头。例如黄药师第一次探望欧阳峰,两人风马牛不相及地在屋外帐篷下的远镜中坐着,黄在桌旁提到“醉生梦死”,欧阳远远地坐在墙上,身体向着外面苍凉的景色,头却转过来听。在朦胧的暮色或阴暗的灯光下,我们只听到黄的独白,看不到两人的表情,发言者的口形更不用提了。直至谈话的末段,才接到黄的中镜,让我们看得清楚点。跟着接到一个欧阳的正面特写,好像是他的反应镜头,细看之下,背景却已移至室内,声带上亦响起他的旁白,显示已进入了别一场戏。

这种剪辑及场面高度,营造出强烈的疏离效果,阻止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及对电影的投入,令他们难以产生一般观影的感情反应。例如上文提到的欧阳峰特写,时间非常短暂,一般观众可能根本未有机会看清楚更换了背景,只直觉地感到有了变动,更增迷惘之意。

(2)没有反应镜头

承接上文,观众误会欧阳的特写为反应镜头,因为这是一般电影的剪辑策略。《东邪西毒》令人困惑的地方,就是经常违反了观众的期待。黄药师说话,我们自然想看到欧阳峰的反应,一般电影也会满足我们的期待。该片剪辑巧妙的地方,是那一个欧阳峰的特写,又起码交代了他的部分反应,不过这反应却发生在另一场戏中!

贯穿《东邪西毒》,剪辑风格不断触犯着我们的期待,拒绝为我们提供反应镜头,最明显的例子是介绍欧阳峰为杀手经纪人的戏。他在大特写中对着镜头说话,对象是右方前景只见到黑黑的背影的人。欧阳峰巧言令色地引诱这个无名人去买凶,但剪辑师从头到尾不让我们看到他的面貌。只有正拍,没有反拍镜头。

另一个例子是杨采妮饰演的无名女子,请求欧阳峰雇大夫照顾洪七。欧阳语带讥讽地说:“可惜我家没有鸡蛋……你是最擅长用鸡蛋请人做事的。”他边回应边喝水,画面停留在他的面部特写,没有剪到她的反应。直至他喝完水,去到她身后说:“我是不会救他的”,我们才在双人镜头的特写中见到她的反应镜头。

(3)从单人镜头到双人镜头的长镜头

《东邪西毒》中,省略反应镜头而改用双人镜头的剪辑策略,有时则以长镜头画面出现。慕容嫣与欧阳峰讨论她“哥哥”,两人围着一个鸟笼谈了好长一段话,但剪辑师只用了一个镜头。长镜头中慕容、欧阳、鸟笼、笼的影子、镜头焦点都不断移动,婆娑起舞地彼此配合。他说话时,也没有剪到她的反应,反而安排他慢慢地走到她身旁或身后,镜头则跟着他从单人镜头摇到双人镜头,让我们同时见到说话的他及反应的她。稍后“哥哥”慕容燕出现,也应用了同样的剪辑手法。

(4)画外音的剪接运用

《东邪西毒》的剪辑,喜欢安排画外音作为剪接点的重要元素。

无名女子请欧阳峰帮助洪七,镜头中我们只看见听而无心的他,而看不到苦苦央求的她,等如一个断裂的反应镜头。换一种说法,是只有反拍镜头,而没有推动它的正拍镜头。

又例如夕阳武士的出现。电影从他的妻子抚摸马匹的场面接到一个酒碗的特写前,画外响起黄药师的声音:“介意我请你喝杯酒吗?”黄的手正想倒酒,但武士的声音在画外回应:“我今晚只想喝水。”倒酒的手停在半空,还未退出画面,水舀子已从桌下出了场,接下来的镜头中,黄慢慢地为酒碗注上了水。三人间复杂的关系,在画中人、画外音、回忆/想像间一连串巧妙的剪辑中,得到了含蓄的交代。

以上各种方式,都是违反观众期待的正/反拍剪辑技法,在角色之间制造了特异的关系,含蓄但有交地表达了电影中爱恨缠绵、迷惘错乱的感情瓜葛。

2、令人困惑的视点剪辑

约定俗成的电影文法,剪辑规律很大程度上依据视线的一致性。意思是说。从一个镜头接到另一个,视线是应该衔接的。《东邪西毒》的`剪辑虽然非常独特,但并非石破天惊的离经叛道。不过,由于他别树一格的场面调度,往往产生令人迷惘的剪辑效果。

(1)目不交投的角色

电影画面中,角色交谈时往往目不相接,而且身体更朝着不同方向,以构图表达隔膜。上文讨论的欧阳峰与黄药师在屋外对谈的场面是典型例子。其他如夕阳武士与无名女子的答问、欧阳峰请洪七吃饭等场面,这种情况都不断出现。这种特别的场面调度,往往令观众不能依循视线的一致性去理解电影的剪辑,因此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黄药师喝完“醉生梦死”后与欧阳峰交谈一段,剪辑师先给我们一个中景,银幕右方是转动的鸟笼,左方则是倚墙的欧阳峰,与画外的黄药师谈了几句。跟着接到一个全景,鸟笼在银幕左上角转动,黄则在中间偏左的位置坐在地上。本来鸟笼的存在已为我们设立了角色的位置,即欧阳在笼的左方、黄在笼的或方。但欧阳在中景里,目光却向右方凝望,令我们真觉上以为黄是在他左方,两个镜头的连接便有突兀之感。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他们谈话时没有彼此直望,便不会有问题。而对白中,欧阳也特别问黄为何盯着鸟笼,更为我们安排了线索。

跟着,剪到一个双人镜头,欧阳侧面的大特写在银幕右方,左上角是鸟笼,坐在地上的黄则在中间。这个镜头有几点令人迷乱的地方。一是欧阳峰这回定晴地望着黄,后者则在银幕上他的左方。此外,鸟笼在左上角转动,更将两个角色同时安排在笼的右方。

这是剪辑师玩弄空间与调度的手法。首先,欧阳的凝视可解释为他已经转过头去看着黄。而两人的位置则是摄影机移动了一个90度与180度间的角度,将角色与鸟笼的地理关系重新界定了,虽然没有违反基本的“180度定律”,仍然令我们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种做法,挑战了电影语言文法。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谈,确实经常都会目不交投,但电影在发展过程中,视线的一致性已经成为了剪辑的定律,剪辑师因此常常努力在镜头调度上维持这种一致性,例如一个角色往右下方望,接到与他对话的角色便会往左上方望。《东邪西毒》不以为然地违反了视线的一致性,产生了奇趣的剪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