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5篇

进修社 人气:2.95W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5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1

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很薄弱,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又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除阅读量较大幅度增加,突出英语国家的文化外,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及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阅读速度和记忆思维能力,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总结出学生的薄弱之处,影响学生阅读最关键的一方面是词汇量。词汇是学生的一大天敌,一个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反之则浅,这样就无法更好的理解文章。但是许多学生一提到记单词就怕,常常会记了后面忘前面,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如注重学习与积累,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多看多读,积少成多;掌握构词法,通过词的合成、转化、派生及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等联想对比来记忆单词。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阅读中把握文脉。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猜测生词的方法,遇到大量生词后,如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跳过去,如要求猜测词义就通过上下文来猜,尽可能地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让他们明白这些生词既不是孤立存在,也并非高深莫测,碰到生词切勿惊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影响阅读的第二方面是语法问题。近年来,由于高考英语语法试题分值减少,以及淡化语法的观点,学生也就片面理解为学不好语法无所谓,导致他们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差,对阅读文中的难句和长句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学中加强语法学习与巩固是极其重要的。

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问题所在之一。现行高考英语理解共有五篇,阅读量大,题材、体裁广泛,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量也在增加,而且形成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五篇要求35分钟内完成。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精雕细琢,逐字逐句阅读接受信息的话,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答卷,这样,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阅读习惯,克服逐字停顿,回读等坏习惯,培养学生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培养阅读理解习惯,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拓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时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做选择答案,这样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地提高了,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特别适用于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索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实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到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艺术审美等社会文化素质。那么,在高中阅读课的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谈几点思考:

一、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故事类文章时,可以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问推断归纳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会怎样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这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主动,以前在课堂上是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跑,现在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做到:

(1)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譬如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这样的话题让他们各自表示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讨论可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为阅读奠定了基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3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阅读获取和吸收英语书面信息,从而实现书面交际的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纲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钟50—70个字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阅读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词汇量有限。

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

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

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

阅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较多,交叉了很多倒装,虚拟,省略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碍。5.阅读动力与兴趣不足。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的应付和被动阅读

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师未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有几点不足:

1.“仍局限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过多地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语法点进行讲解,没有准确地定位好所教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目标,对所碰到的词语和语法现象不加选择或不分主次地罗列和讲解。过多重视语言形式,语言能力训练不足,费时较多。

2.训练学生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时,大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通过寻找各段主题句、注意段首和段末内容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缺乏较详尽、明确的指导方法去启发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以至学生在确定主题句时,机械地把主题句定为段首句,或段尾句或中间句,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主题信息缺乏思考和分析,失去灵活领会大意的能力。另外,教师设置的阅读理解题多以考查细节内容或判断有关内容的正误为主,缺乏对学生推理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3.由于高中课文篇幅逐渐加长,教师设置篇章主旨和大意归纳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缺乏对篇章的主旨和大意归纳训练,对篇章总体把握不够,多以试卷中的测试题取而代之,导致学生训练不足,缺乏把握篇章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4.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普遍发现,学生经常混淆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题与推断作者的观点、意图题,他们缺乏分辨这两种设问方式的能力,往往会张冠李戴。不少教师对此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训练过程中,设问缺乏层次性,未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到位,缺乏梯度。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握不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在阅读时常常出现以偏概全的倾向。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把排除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障碍因素作为当务之急,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恰当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理解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堂教学从根本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起步阶段,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对英语广泛阅读的兴趣。课堂阅读课教学应改传统的以讲练语法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模式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阅读课前对单元相关主题进行大量的热身活动,如让学生收集一些相关主题的语言材料,用英语翻译简短的小文章,在阅读课前让学生朗读,这一举措让学生将课堂阅读与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有效结合起来,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其次,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题材多样,知识趣味结合较好的文章。阅读面的拓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经验技能的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高一的学生,我要求学生养成每日1-2篇阅读的习惯,阅读文章难度适中,体裁繁多,读后讲评以学生讨论为主,重视学生对文章整体理念的把握,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说,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阅读的乐趣,自然乐于更多这样的尝试。

二:扎实的语法基本功是高效阅读的`基本储备。

在阅读中会遇到大量的长难句,涉及到虚拟,倒装,主从复合句,省略,非谓语动词等语法功能分析,许多学生因缺乏语法的系统知识而失分,不能不说语法教学依然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对于高一的新生,系统的语法教学难以展开,我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举一反三,适度展开”方法,对于学生阅读中出现的涉及考题的语法现象,我一般不做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以理解为目的,并适当的援引例句让学生进行类比,尽量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语法。

三:阅读策略与技巧的培养应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首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和猜词、掠读、略读等阅读理解的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训练前,先向学生说明掠读和略读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意识地使用掠读和略读技能进行阅读。其次,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和构词法进行猜词。另外,课内外的阅读训练都应要求限时,让学生记录自己每次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并且,课堂教学要高屋建瓴,立足整体,教会学生把握中心句,主题句,对文章观点进行点评,对作者意图进行揣摩,对文章结构进行剖析。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长远大计。

一旦学生的养成了终生阅读的习惯,一切障碍将迎刃而解。首先,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我对学生周期阅读有一个要求,即每周积累50个生单词,循序渐进,循环记忆,将词汇的雪球越滚越大。同时,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简洁、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要点。通常在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技能浏览全文后,写出要点,“以写促读”的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综合能力。每日一篇,潜移默化,自然习得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增长阅读经验和见识,也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坏习惯,要求阅读时有紧迫感,集中注意力,着重整体理解。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鼓励学生用“心”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精力集中,思维尽量跟上每一个单词,但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记硬背.阅读时要一鼓作气,才能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鼓励学生遇到生词时,根据上下文猜测,而不是急于查字典.有些词并不影响阅读理解,尽可能不去管它,停下来想,思路中断,反而会影响阅读速度.另外还可以知道学生通过短语去记单词,通过句子去记词汇,通过课文去记忆句型的方法,真正起到扩大词汇量。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搞好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既强调教学材料本身的整体性,也强调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统一性;它既强调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也强调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统一。

总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诸如主旨和大意的归纳能力,不是凭教师的讲解便能获得的,而是要求学生不断探究分析,从阅读实践和积累中,从阅读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中逐渐自我建构的。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把握好以上几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课堂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阅读兴趣,对学生加强阅读习惯,技巧,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指导,规范要求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不能指望在短期内甚至几节课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自我探究和体验的过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4

就本人多年任教高一英语科的体会,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初期普遍对高中英语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如何进行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阅读感到迷茫。短期内很难适应,英语能力及成绩出现大幅滑落。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观点,有些认同,有些不敢苟同。笔者认为:

一、词汇量不足。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初中毕业生在阅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根据义务段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而高中英语七级教学目标要求掌握3000个左右单词和习惯用语,重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培养。阅读材料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词汇量的不足是高一新生不能顺利阅读的直接原因,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在阅读时感到不知所云,读不下去。网络上大部分人们提出这一因素,本人赞同这种观点。

二、不能熟练运用简单的语法规则。

有人认为初中英语教学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我所接的每一届高一新生中很少有人能熟练的解答各种英语句子成分。从这一点看来,学生在初中阶段并未学懂简单的语法规则。在高中学习及高考淡化语法的现在,常常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有些人认为语法可不学。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学习一个东西,必定要理解它的本质及规律。语法是法则,是规范,是本质。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面对的阅读材料中大多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句子和一部分生词。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单词都能记忆,这个时候猜词就成为关键。如何提高猜词的成功率?搞清楚句子结构是关键。高一新生本身没有太多的词汇量,加之简单的英语语法不精通。如何去看懂一个句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句子看不懂,文章看不懂,学习者如何能有信心坚持下去?

三、阅读习惯不佳,阅读技巧缺失。

有人认为:初中英语教学不强调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词和句的使用进行感知和体验。因而,学生缺少结合语境感知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自觉性。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初中阅读材料多以对话,小故事,短文为主,作者观点往往直接明了,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语感的缺失并未对学生阅读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高中阶段的阅读材料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篇章长度,并且话题涉及面广,读者需要仔细辨别才能了解文章的观点。

我觉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比如我们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大胆猜测文章可能会涉及的内容。用发散的思维去应对固定的材料。一方面提高阅读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从阅读技巧来看,高一新生在阅读技巧运用方面明显不足。不懂得寻找关键次,关键句。这样的毫无技巧的阅读方法,运用在高中阶段长而且复杂的文章阅读时,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率,学生往往在反复阅读几遍文章之后,仍然没有清楚文章大意。

四、学生缺少阅读练习

不可否认,就我所在城市,教师上课教学方式大多仍然守旧。在一些课堂中,“教”仍然是主体,教师很少有时间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学生也没有自觉阅读的学习习惯,特别缺乏必要的阅读练习。很少阅读也就不会阅读,更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高三英语教学反思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范文高三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5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过多地对阅读文章进行扩展,反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多补充其他内容,结果学生连课文内容都没有理解。所以,我对英语阅读教学扩展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扩展活动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才能更好地保证扩展的有效性。

1.关注阅读材料本身

课本是阅读教学之本,而扩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扩展必须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扩展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质量,让学生不仅要对文章内容理解透彻,而且要把握文章的语言表达,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2.注重思维训练

有效的扩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注重了表面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在,那么此种扩展训练只能是形式上的迁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展。教师要透彻地研究教材,挖掘和提炼阅读课文的精髓,精选扩展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能力需求、方法应用和意向兴趣等认知活动的要素,并进行有效的调控。

3.让学生成为扩展的主体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扩展,但并非每课必扩展,也并非只能把扩展放在后半节课。扩展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基于这一出发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扩展的切入点。课前可预习扩展,课中可引入扩展,课后亦可延伸扩展,关键是要选准扩展的切入点,使扩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其表达欲望,促使其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

另外,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扩展的内容和形式,过量或质差的扩展都会弱化文章价值。

扩展的主体应是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生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角色。教师应是向导或协助者,为学生理解和应用文章营造氛围,并随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相关知识来扩展学习。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和谐统一。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主要运用的训练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重组。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语言,结合个人体验,在语境中重新组合阅读文章的语言。

2. 转换。指导学生以阅读文章为依托,筛选或改编获取的语言信息,转换文章的某一方面,如文体、表达顺序、情景或人物等,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3. 仿写。指导学生抓住阅读文章中具有明显特征且有价值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既可以针对全篇课文,也可以针对片段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或过渡照应等方面的仿写。通过仿写,学生能在模仿中迁移,在模仿中创新。

4. 扩展。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文章的语言或图式,对文章的概述处或语言的精炼处进行扩展。注意选择的扩展点要恰当,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而且知识和能力训练的扩散点要明显、丰富,扩展文章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各单元的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中许多鲜活的人和事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选择与阅读文章主题相关的切入点,扩展文章的知识,专题不宜过大,应选择素材丰富的具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小专题,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独立或合作完成。学生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相关信息。在收集了一定量的信息后,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分组讨论。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经过合作探究之后,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和完善,教师作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知识扩展的效果,对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对学生有失偏颇或偏激的观点进行适当纠正。当然,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探索和研究的快乐。另外,还应注意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总之,我认为通过扩展文章的语言层面、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阅读教学形成了一个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机整体。教师应以动态的、开放的和全面的眼光去审阅文章、扩展文章,努力构建高中英语综合性学习的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