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端午节请假攻略通知

进修社 人气:2.03W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 “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再过不久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还有许多朋友都不了解2016端午节放假安排,也不知道2016端午节请假攻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2016端午节请假攻略通知

2016端午节放假安排:

2016端午节放假从6月9日至11日

2016端午节请假攻略:

请3天休8天:6月6日(周一)至8日(周三)请假3天,可连休8天。

请4天休9天:6月6日-8日及12日请假4天,可连休9天。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相关阅读】

端午节诗歌诗句: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一)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二)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三)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