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作文合集7篇

进修社 人气:1.71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字经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字经的作文合集7篇

三字经的作文 篇1

我从小就爱读《三字经》,因为这些琅琅上口的经典诵读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懂得小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什么都不会,有什么用呢?“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让我明白: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告诉我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行为,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学会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告诉我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慢慢来。等等,每一句话都深深吸引着我。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人上车,我马上站起来扶着他坐到我的位子上,老爷爷笑着问:“你为什么要让我坐啊”,我对他说:“《三字经》里讲‘长者立,幼勿坐’,所以我让您坐”。旁边的人都笑着夸我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我可高兴了!

《三字经》是我成长的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忍不住想说:“《三字经》,谢谢你伴随我成长!”

三字经的作文 篇2

从我有朦胧的记忆起,就记得妈妈常常给我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随着我渐渐长大,经文中句意我也渐渐理解了,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我记得有一段经文是这样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子的母亲看到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小孟子的言行有着不同的影响,为了使小孟子成为正人君子,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最后把家搬到学宫傍,小孟子学到礼仪和待人接物的细节,孟母才定居下来。但是小孟子并未体会到母亲的苦心,他在外求学时,一天因疲倦逃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举刀砍断了布匹,并严厉责斥儿子说,读书就像织布一样,织丝成寸,积寸成尺,于是成丈匹。半途而废,最终将一事无成。这就是被历代传为美谈的“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领悟了母亲的教诲,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

其实,我们的妈妈对孩子的爱也像孟母一样,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不说上学送放学接,一日三餐嘘寒问暖,甚至陪读陪学,给孩子请家教报辅导班,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丰富多彩,对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为了让孩子成才,几乎是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但我们作为孩子,似乎没有像孟子一样及时领会母亲对我们的爱。我就不止一次地让妈妈感到失望。我能够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期望和付出,但我在学习上总是出现因为马虎而发生的错误,而且屡屡发生并且反反复复。妈妈每次发现我的错误后总是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却是总是很不耐烦地告诉她我本来就会作,只是看错题了。之后便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马虎似乎成了我的影子,总是与我形影不离,我的学习成绩也日渐下降。妈妈虽依然像原来一样对我关心,但却多了一些思考,在妈妈的脸上我看出了这些思考,一定是在想办法让我更细心一些,更耐心一些,更坚强一些,更自信一些……这些都是我一直无法克服的毛病,妈妈没有嫌弃我,一直在鼓励我,教导我,这就是母爱,最无私、最伟大、最纯朴,永不停止的爱。我希望自己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让妈妈为我感到骄傲。我要继续努力!加油!

三字经的作文 篇3

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这本书分成上、下两本。

《三字经》这本书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吧,它是古代儿童必须要学的、要读的一本书,可见它的重要性了吧!

《三字经》被钱文忠分成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个部分讲的是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的是史,即历史,《三字经》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了清朝。第三个

《三字经》开头的六个字,我想大家都知道,“人之初,部分讲的是学,即勤奋好学的重要性。性本善。”就是这六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也就有了“性恶论”与“性善论”。

在《三字经》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学说,那就是五行学说,“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本乎数。”五行分别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

《三字经》第二部分讲的是史,《三字经》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因为它可以用两句话讲完了三、四个朝代,几百年,比如“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这一句话里讲了三国、两晋、宋、齐、梁、陈这么多的朝代,牛吧1

《三字经》第三个部分,讲了许多古代人勤奋读书的例子,也是激励我们要好好读书,比如:头悬梁、锥刺股、映雪、负薪、挂角等等、、、、、、

接着又讲了一名才女,名叫蔡文姬,她非常会弹琴,她也写下了著名的《悲愤诗》。

《三字经》虽人只有几千字,但它所讲的内容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书。

我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的作文 篇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本《三字经》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是我国的儿童启蒙读物。但不是给儿童看的书,那它就一定简单了。《三字经》非常简明扼要,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此说书中有很多由三个字组成的,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我们也从小听诵《三字经》,对它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含了很多中华民间故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看这第一条,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虽然相近,但由于日后习惯不同而相差很远。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恶善,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短短十二字,就涉及到教育、做人、志向等方面,这里又有关人性的探究,十分的深刻,可以说《三字经》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做人。

根据《三字经》来说,它提供的知识一些供人记忆、联想和阐释的“关键词”,经由这些不同风格朗朗上口的儿歌一样的词句,我们才得知了解并切入其中,我们古老的信念才能传承。这些“关键词”又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育的必要性,和应该学习的内容;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第三部分以众多勤学的例子,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

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当中,这些精神决不能浪费,要勤奋,只有勤奋才会有收获,努力总会有所得;我们在这种努力、勤劳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有一种戒醒之星。

《三字经》给予我们的这种深刻影响,它溶解在血液里,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一定发掘自己的奥秘,并从中看到未来的财富。

三字经的作文 篇5

嗯,没啥吃惊的,没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了唐诗,百家姓也看了,12岁之前也开始接触诸子了,历史书也没少看,恰恰就是没有看三字经。这次为了自己的外甥读书,买了本三字经,不是啥图文的,就是地道的中华书局出的,一点都不fancy。看了之后还是挺有感触的: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这个说明了读书的顺序,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四书学习做人的基础,六经则是进一步阐述儒家的思想,只有等建立了明确的人身观世界观(说难听了就是所谓的对错的判断之后)才进一步的去读诸子,等这些都明白了才开始去接触历史。这个顺序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书不是乱读的,一切都要循序渐进,所谓的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也是这个道理,小时候不能上来就接触所谓的诸子百家,更不能直接的去开始读历史。经史,经史,只有明白了经才能去理解史,只有明白了自己才能去看这个世界。我爸很多年前就说我不是不读书,而是读书读多了还没人教,最开始没什么理解,以后逐步发现了读书却是要有这个步骤,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字书应该是孙子兵法,然后通过这个开始研究兵家,通过兵家而去了解历史,通过历史去学习法家,通过法家来去了解自己还有这个世界。

结果虽然不能算是差,但是我没办法接受所谓的对错善恶,历史上的对错又是什么呢:因为胜者为王败者贼,所以成功者不会被指责,那么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也是合理的。虽然我觉得现实就是如此,但是这也是种悲剧吧,果然人才人才,成才之前应该学会怎么做人。

三字经的作文 篇6

父母误会我们了: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

父母生气骂我们:不还口,心气平,劝父母,讲文明。

父母动手打我们:打不该,莫效仿,思父母,好心肠。

父母说起来没完:听唠叨,莫心烦,细思量,藏箴言。

父母想打听情况:对父母,无隐瞒,说见闻,听意见。

父母对我们批评:对批评,不反感,有则改,无则勉。

父母夸奖好儿女:受表扬,莫骄傲,常思过,胜良药。

自己有事要外出:要外出,打招呼,让父母,免担忧。

所提要求遭拒绝:提要求,莫过高,没满足,不计较。

自己出行在外地:念父母,思绪牵,在外时,报平安

我们不慎犯了错:有错误,敢承认,听批评,得教训。

三字经的作文 篇7

自然界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棵树容易枯死;而一个森林里每棵树都争取雨露,享受阳光,健康成长。若我们仔细思虑,不难发现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没有竞争对象,可能会碌碌无为一辈子,相反,若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时,反而会“茁长成长”。竞争,永远是每个时代必不可少的东西。

梁启超曾说: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人类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正是因为时间累积的竞争所致。渔民为了保证沙丁鱼的存活率,会在沙丁鱼群中发上一条天地鲶鱼;可乐之争中,百事可乐永远比可口可乐容量上多一些,永远比可口可乐低5美分;近年来,中国的乒乓球队更是开启养狼计划,通过增加外国运动员的兵乓求实力,倒逼国内球员提升忧患意识。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变,但竞争不变,立足当下,我们更应念好竞争的三字经,让自己在社会中脱颖而出,让中国在世界中脱颖而出。

念好竞争三字经--知为先。古代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话虽粗,但道理不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向性,方向与行为不一致,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甚至是南辕北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应具有方向性,目的性。一方面,我们应知不足而常乐,学习古人三省吾身,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别人好的地方,学会借鉴,学会吸收,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和而不同。

念好竞争的三字经—法为基。事物好坏总是相伴相生,良性竞争能促进社会发展,但恶性竞争带来的冲击力,也是不容忽视。最近兴起的共享单车,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所做的事情也是恶劣至极,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恶意损坏对手的单车;奥运会本是公平竞争的平台,也有运动员为了获得成功,走上了“服药”这条不归路,曝光之后,丢的何止是自己的脸面?因此,杜绝恶性竞争,我们必须以法束之,相关方面完善新法,做到有法可依;对于恶性竞争事件,重拳出击,严究法律责任。

念好竞争的三字经—新为根。如何在竞争中更好的脱颖而出,除了稳扎稳打,我认为创新也必不可少。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改户籍,定秦律,正是他对国家制度的创新,才有了后来的大秦帝国;而今,我国在十九大中也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于竞争,我们应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新颖的思路,别人缺的,我们做到独家一份,别人有的,我们则用新之一字来战胜他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功之路何其艰难。作为新生代的我们,国家的责任已经传到我们肩上,先人用他们的竞争换来了现在的强大中国,而作为后继者的我们,必不负先人之所托,我们将用竞争来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以竞争来追求国家的繁荣昌盛,用竞争来告诉世界,什么是少年强,则国强。

TAGS: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