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进修社 人气:9.95K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数鸭子》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在歌唱中清晰灵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不同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场景。

难点: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令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想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欣赏《鸭子拌嘴》时,我让学生随音乐模仿鸭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唱歌曲时,我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并指导他们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发挥群体力量,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达到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音乐欣赏

运用故事导入法,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音乐欣赏课题:《鸭子拌嘴》。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延续故事情节,思考鸭子为何拌嘴?也可以在观看的同时,模仿鸭子憨态可掬的形象。联想意识,诱发情感,把学生带进创设的情境中去,并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了解这一特殊的演奏形式——打击乐合奏。

第二步:故事贯穿始终,在合作中学习 ,在情景中探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法国号》选自人音版第一册第八课《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莱茵河民歌,F大调,3|4拍,复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将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歌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与表演。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为:学生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体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能用甜美自然声音演唱歌曲,感受表现三拍子强弱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采用听唱法、合作法、情境法表现歌曲。

二、本课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及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是歌曲最后一句的教学。

三、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将以“听号声——学号手——唱号歌——配伴奏”为主线贯穿本

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音乐知识,唱歌技巧等很枯燥,不太适合小学生天真烂漫的特点。那么,有效地课堂唱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是我一直在不断摸索和研究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利用鼓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并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掌握的不是很牢固,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一直不断地带领学生练习,相信学生们会掌握的越来越牢固。

听号声:聆听法国号的声音。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法国号的音色,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学号手:通过模仿法国号的演奏姿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我的设计意图是好的,但是实施后发现,我找的法国号的声音的音乐速度很慢,节奏和旋律也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我想,如果找一段简短的比较欢快点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课堂气氛也会更轻松,更愉悦。

唱号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课重点。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

动地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体验、理解音乐。在这个歌曲教学过程中,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并始终渗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难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关心,并和学生共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索、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来的,这样,使他们更有满足感。不论从听、学、唱、奏等等环节中,我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和引导学生唱歌时做到“轻声高位置”。利用旋律线结合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最后一句的音准,利用电子琴的单手伴奏,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并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伴奏乐——本节课在准确完成歌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延展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示三拍子的动作大胆地为歌曲伴奏,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共同合作完成为歌曲的伴奏。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我的音乐课中,我也尽量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比如:探索音的强弱,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敲击方法。古人曾说,言之不足咏之歌之,咏之不足,舞之蹈之。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更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使音乐课堂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心里美好的事物。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审美的教学境界。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歌曲教学随堂课,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就是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始终跟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合作学习的这种关系,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这也是我的优势。

存在不足:

1、在歌曲教学中挖掘的还不够深,学生对歌曲的这个意义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比如:“谁在唱歌?”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呢?“那就是我的法国号”又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

2、在欣赏时,如果有条件,可以拿出实物,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直观。

3、在歌唱的环节,演唱形式还应再丰富一些

4、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性语言,应在丰富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要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我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下面是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我设计的是:听听动动——感受音乐。我先出示一副竹子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有哪些用途。接着引出竹子制作的乐器,并欣赏两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熟悉一下竹子制作的乐器的音色。然后由竹子导入,跟学生说竹子还可以作为舞蹈的道具,请学生观看《竹竿舞》片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把带来的竹竿拿出来请学生跟我学“开”“合”的动作,并且加强难度,让学生跟着伴奏音乐做这个动作。在做这个动作时双手握拳一对一面对面敲击凳子,为后面学习竹竿舞作准备。

第二部分是看看想想——体会音乐。我以自己的名字“琼”导入,介绍海南的简称就是“琼”。让学生感觉很新奇,然后简单介绍海南的风土人情,接着请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海南盛产哪些水果,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再让学生欣赏海南风光图,同时播放伴奏音乐,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欣赏完海南的美丽风光后我对学生说海南不仅风光秀丽,海南的音乐更是别具特色。由此引出歌曲《跳柴歌》,接着我介绍歌曲背景,说明歌曲是来源于黎族的“竹竿舞”。随后由我跟着伴奏音乐范唱歌曲,问问学生有没有感觉这段音乐很熟悉?学生会发现跟他们前面听过的音乐是一样的。我再请学生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接着分析歌曲的曲名和歌曲的特点,并请学生再次聆听录音范唱。学生在疑惑曲名为什么叫“跳柴歌”时我跟学生解释说明其实《跳柴歌》就是黎族的“竹竿舞”。然后我让学生找歌曲中相同和不同之处,在找的时候同时请学生跟着我轻声哼唱歌谱。这样后面在学习歌谱的时候学生不会感到很困难,然后师生接口唱歌谱。在歌谱学会之后我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歌词慢慢融入歌曲教学中,学生会比较喜欢这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接着分组演唱歌词,我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我用一根竹竿敲地,提示唱歌声音要跟竹竿敲地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富有弹性。接着引导学生让自己的仪容看上去很美,声音也很美,并带着这种美跟伴奏演唱歌曲。在歌曲没什么问题之后请学生设计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敲击凳子,并说明伴奏的时候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第三部分是跳跳赛赛——表现音乐。我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还得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再分组表演,师生互动,我参与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敲竹竿。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最后总结归纳。我这样对学生说: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们的家乡——江阴也很美。我们生活在这么美丽,这么繁荣的城市,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请同学们好好学习,为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最后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一、设计说明: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歌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

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①学会正确演唱歌。

②能对歌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①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②使用打击乐为歌伴奏。

四、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疑激趣

1、聆听法,创设教学情境。

说明:放国歌,在听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说明:分别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让学生体验两首歌的情绪。

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

3、讲故事,引出《卖报歌》的创作背景。

说明:用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有浓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做极其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由于这首歌大部分同学以前听过所以这个环节只安排了两次聆听歌的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听唱教学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熟悉歌旋律,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跟唱后发现节奏问题,首先用“da”来慢读节奏,在把歌词带进去进行节奏念白,最终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唱完第一段后引导学生说出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引出第二段,这段就是后十六的节奏型再次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三段的节奏问题有同学们自行突破。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用探索的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这是一个增趣的环节。让学生们通过触摸、试奏,自己总结出沙锤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分别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体验音乐,从而可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 动作创编——动作表现与歌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老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高。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本节课安排了歌表演创作的环节,分三段,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创设“小毛头”当时卖报的情景,表现“小毛头”的心情。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启发学生展开音乐想象,在课堂上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创造、大胆唱、大胆演,鼓励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个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五)教学评价

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教学预设:

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尽量做到自然流畅,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聆听感受,或听辩体验。40分钟的快乐学习,一定会让全体同学都有所收获,那就是能完整准确的演唱歌,并且会用动作表现和歌情感来进行歌表演。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专家: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螺号》。

 一、说教材

《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二段体儿童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乐段曲调规整,描绘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优美,抒发了儿童热爱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2、通过学唱歌曲《小螺号》,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能用欢快的歌声表现《小螺号》,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波音、滑音记号的掌握和运用。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设想

首先我来说说教学设想,本课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设计了“找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个环节,构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乐课堂。在这堂动听的音乐课中,我采取了手势引导法、视听法、体验感受法,通过这些方法营造让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将知识融于音乐,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轻松。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说学法

接着来说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小组合作法、自主创编法,让学生在宽松又富有音乐味的环境中享受音乐的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

(一)找海螺

1、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音乐《小螺号》,学生律动。通过课前音乐创设音乐氛围,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接着教师:同学们,大海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浪花、柔和的海风、勇敢的海鸥,当然还有漂亮的贝壳和海螺。你见过海螺吗?学生:有,没有

2、师:下面让我们随着动听的歌曲一起到海边看看美丽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乐,出示海螺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认识漂亮的海螺,为歌曲情绪做好铺垫。

3、师:这些海螺,有蓝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可好看了。你听,他吹起来了

师范唱:“茫茫的海滩……

宽阔的大海边传来了海螺的回声,请你们来扮演海螺的回声吧。

师范唱,生扮演回声。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回声,提前解决难点“波音记号。“

4、认识波音记号

师出示旋律,请学生生说说你认识旋律上的音乐记号吗?生:认识,不认识。

师比较演唱有波音记号和无波音记号的乐句,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波音记号,

请学生尝试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比较法,让学生分辨旋律中的波音记号,加深印象,接着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波音记号,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5、师:大海上那么多的海螺在大海妈妈的呼唤下都唱起了歌,你们听,有几只海螺在唱歌呢?

聆听全曲,找找相同的海螺音乐出现了几次

设计:通过找海螺,让学生熟悉两句旋律的音准,为进一步唱准歌曲做好准备。

生:两次

第一次,第二次

(二)听海螺

1、师:你们的耳朵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试试,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一乐句,注意歌声要轻快、活泼,认识滑音计划 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乐句,说说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旋律不同,节奏相同

2、第二次聆听,请在第一个海螺演唱的地方做举手的动作,第二个海螺演唱的地方抱肩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比较,让学生分析乐句。

(三)唱海螺

师:第一次整体演唱

第二次分段指导

1、说说小海螺吹起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景色?(4个)

请你试试,

第一乐句,海鸥听了展翅飞,怎么飞?(动作解决一字多音)

第二乐句,笑微微,动作解决一字多音,注意声音力度小 (微微笑,所以声音要轻一点)

第三乐句,唤船归,心情怎么样?怎么呼唤才能让船听见?(声音要传的远,注意声音位置、状态)

第四乐句,阿爸的心情,指导演唱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情绪引导、歌曲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唱好歌。

接着师唱,茫茫的海滩,

2、吹螺号的小朋友,住在大海边,你能用歌曲中的歌词形容大海吗?

(茫茫海滩,蓝蓝海水)指导演唱,声音要抒情、优美,体现茫茫

第三次聆听,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二部分,根据情绪、节奏分,

师:这样的歌曲格式成为二段体,第一部分情绪,活泼,第二部分情绪抒情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给歌曲分分段,从音乐要素上理解,体验要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演海螺

请学生表演唱

第一方案:男女生分别演唱第一、二段

第二方案:分乐句对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表演,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整堂课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结束了,总而言之,本课实现了以人为本,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认海螺、听海螺、唱海螺、演海螺音乐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舞台,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相信这是一堂美妙的音乐课。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天地在我心》是小学人音版第十册第三课《幻想》中的欣赏曲,对于《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孩子都很熟悉,却很少有孩子知道这部电影取材于民间神话《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独唱,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思念和深爱母亲的真挚感情。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包含两个乐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没生气”)低迷绯徊,后句(“每一个孤独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扬,委婉动荡。这一段表现了魂牵梦萦、思念母亲的痛苦心情。第二乐段以前一乐段的音乐为基础,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情绪变得亢奋、强烈,宣泄出对母亲炽热的感情,并表达了“相信我会创造奇迹”战胜邪恶、劈山救母的坚定决心。最后,“天地已融化在我心里”的音乐是省略的再现,气氛宁静,情绪由激动转为平和,蕴含着对自己拥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对光明的未来的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天地在我心》进一步拓展孩子的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

3、 聆听中由电声音乐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让孩子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情境导入、聆听感受、拓展感受、课堂小结四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四个教学环节作具体介绍。

(一)、情境导入

1、由电影故事导入。

如教师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 (在孩子的回答之后教师归纳)[这样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一开始就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聆听感受

1、通过故事引出动画片的插曲《天地在我心》,进行第一次聆听。[通过第一次聆听,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风格,明白是动画片中的哪个主角在表达情感。]

2、通过讨论第二次聆听歌曲,让孩子体会歌词的情感,并让孩子谈谈感受。[此环节的设计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旋律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3、再听歌曲。[安排孩子第三次聆听全曲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音乐进行想象,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会是什么。]

(三)、拓展感受

1、设问孩子,听到这样的音乐的为什么会展开如此想象呢?是什么样的音乐表现出这么丰富的画面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出电声音乐。[通过设问,再次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幻想能力,让孩子了解电声音乐。]

2、聆听动画片《宝莲灯》另一个音乐《望月节》。[此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更加深刻的了解电声音乐。]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堂小结

安排孩子观看动画片片段[这个片段就是在演唱《天地在我心》的片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聆听之后,再通过观看画面感知其歌曲的情绪,让孩子更深一步地体会音乐的魅力。]

四、设计理念

本堂课是一节欣赏课,因此是以听为主,所以在每次听之前都设计了问题,争取不让孩子在一遍遍聆听的过程中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通过聆听《天地在我心》和《望月节》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神奇,并且初步了认识什么是电声音乐。最后通过聆听和讨论拓展孩子的幻想力,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首先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接着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然后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最后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3、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教师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6)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一、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其实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智障二年级的唱游活动《农场音乐会》。这是我们班唱游主题活动《认识动物》中的一个音乐活动。

 一、 说教材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教育唱游领域的目标要求我选择了音乐活动——“农场音乐会”,它是对主题活动《认识动物》的高潮部分,综合了本期学习的各种小动物,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

“农场音乐会”是一首2/4拍的音乐,曲调简单易记,这首歌的最高音“i”到最低音“1”适合本班学生的音域范围。而2/4拍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熟悉了,也易于掌握,符合本班学生的审美及年龄特征。

二、 说目标

唱游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唱游活动主要对学生有三个方面发展的要求:1、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与音乐感的发展;2、学习技能、策略的获得与学习能力的发展;3、情感智能与积极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唱游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的年龄特征、审美基础以及新《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并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热爱大自然。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使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曲调,能仿编歌词并进行表演,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 说重难点

根据本期唱游活动的总目标要求以及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把本课重点定位于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难点则是学生能仿编歌曲,在歌曲中创编五种小动物的叫声,在以往的活动中还没尝试过,这算是本期唱游活动给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总之,我树立了科学观、学生观、整合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生活情景中。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活动:

(1) 教师反复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尽可能将歌曲处理得生动、有感染力。

(2) 各种小动物头饰(如:猪、牛、羊、鸭、小鸟、小猫、小狗等)。

(3)多媒体。

四、 说学生

本班共有学生11,男生3,女生8人。平均年龄为9岁,都是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其中自闭症学生3人,唐氏综合症学生4人,多动症学生4人,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语言障碍。学生总体都比较活泼,部分学生胆子较小,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这次活动中,我尽量提供场景鼓励全体学生参加。2/4拍子音乐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熟悉,我尽可能多鼓励学生边唱边表演,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及创编歌曲的能力。

五、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学生是善于模仿的,教师在活动中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受到积极的情绪感染。由于智障学生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有限,语言表达、情感感知都不充分,所以教师在活动中应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有饱满的情绪外,还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教学条件等采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 模仿示范法:教师富有情感的唱他们喜爱的歌曲,使他们真正的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情景表演法:常说以景生情,情景的提供对学生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能更快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及积极性。

3、 体验欣赏法:当学生获得一定经验、情感的体验时往往会使自己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自我创造表演的结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具演示法:这种教法直接刺激孩子们的视觉感,使他们获得积极的直观审美感受。

5、 赏识激励法:当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一定成功时给予及时的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都得到和谐统一。

6、 启发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体验活动的有趣以及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六、 说程序

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所以游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游戏的情境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表演欲望,使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我力求让学生在动静交替、轻松的游戏氛围里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以律动游戏《火车开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以生活情境坐小火车到农场去参加农场音乐会,导入活动。

2、 新授歌曲《在农场里》,以“欣赏歌曲——学唱歌谱——朗读歌词——学唱歌词——跟伴奏唱歌——表演”等程序学习歌曲《在农场里》。

3、用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创编歌曲

(1) 播放动物叫声,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展示动物图片以及要求学生模仿相应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再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农场召开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参加,你们猜猜还有谁会来?”“这些小动物会怎样唱歌呢?请把喜欢的小动物编到歌曲里。”)

(2) 请学生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创编歌曲,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自由发挥创编能力,并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

(3) 在老师的琴声伴奏下学生试着演唱创编的歌曲。

这个环节主要运用启发法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演创编欲望。解决学生创编歌曲的难点。

4、演唱歌曲,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并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热爱大自然。

七、 活动总结与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有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猫,噜噜叫的小猪……动物们都非常可爱,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他们,保护他们,跟小动物们友好相处。

八、 活动预测

通过以上的各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感知水平,我想学生能完成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在活泼、轻松的情景中胆子小的学生也能激发创作表演的欲望。可能少数学生在尝试创编歌曲这一环节掌握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