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7篇

进修社 人气:3.06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术说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7篇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_____。

下面,我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属于______________课型。(地位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眼界较为开阔,思维较为活跃。一个问题的提出会有多种想法和创意,但是由于对。经过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的自主探究,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采用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远离误区。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如欣赏作品、师生对话、同学讨论等不断递进的互动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使学生形成,培养学生思想情感(或审美或创新创造等)。

四、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表现确立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画具等。

六、教法学法

通过初次设计—比较分析—提高认识—再次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知识的“发现者”。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点拔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

七、根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1、自主学习课本,快速完成初次作业。(目的一,体现“先学后教”新理念;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检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摸底。)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赏析并结合自己初次作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通过问题式导学,比较式研讨、教师纠正补充等师生、生生的互动环节,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生进行探究的。

(三)实践创意,展示点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并结合初次作业,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2、3、,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提高课堂作业效率,并增强学生量力完成作业的自信心。

展示点评中,我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鼓励为主,自我点评,而评价对方多从建议性出发,让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

(四)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我总结以问题形式出现,设计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的体会是什么?

3、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后拓展

其中导入2分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10分钟,实践创意,展示点评25分钟,教师总结,课后拓展3分钟。

八、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xx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xx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xx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4534535aaa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插花》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本课主要讲解插花在生活中的运用,一是插花本身的艺术性,二是插花能够装饰居室,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插花艺术的魅力,从而能够制作出造型丰富的插花,提升自己的造型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理解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绘画的艺术功能等专业知识点了解还不够。所以本课以创作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一起学会制作插花,感受插花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艺术的对称式、均衡式、自由式等基本形式,能够运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等相关知识来进行艺术表达,装点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形式,学生能够学会插花艺术,并能够进行艺术创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感受插花的艺术性,学习插花的造型语言。

难点:灵活运用插花的基本形式,完成一幅插花作品。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设置情景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各种花材、造型别致的花器等。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本次说课的重中之重,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活动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本节课我将带着花束及插花作品走进教室,以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散落的花卉和经过精细设计的插花作品,哪一个更具有艺术性?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插花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能为生活增添光彩。由此引入《插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插花艺术的初步感知。

活动二:描述分析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插花的魅力,我将出示不同的花卉卡片,在学生手中传阅,并组织“快问快答”的小游戏:看到花卉图片时,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这种花卉代表的花语。我的学生会积极参与游戏,传阅卡片,并说出卡片对应的花语,如:康乃馨代表母爱;向日葵代表光辉;雏菊代表天真等。

艺术作品通常表现它本身的艺术性以及实用性,从而展现一种装饰的效果。为此我将展示室内插花作品,引导同学观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这一环节我会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想法,并进行总结:由于插花作品中花卉的选择以及花器的选用不同,也会给居室带来截然不同的装饰效果。

在学生感受插花带来美感的同时,我会趁热打铁,继续向学生展示郁金香、芦苇花等不同的花艺作品,提出问题:说一说插花的构图形式有哪些?不同的构图安排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这个问题稍有难度,因此我会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插花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式(外形整齐、对称);均衡式(稳定);自由式(别致自然)。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的了解不同的插花艺术表现的思想以及装饰的效果是不同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活动三:示范讲解

实践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技法上的难点,在这个环节我会进行示范讲解。

首先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插花用的工具,而后通过视频播放插花过程,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插花造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也会适时提示学生浏览教材,尝试作答:基本原则包括①高低错落;②疏密有致;③虚实结合;④俯仰呼应;⑤上轻下重;⑥上散下聚。最后,我会帮助学生总结插花的基本步骤,分别是选定主题——选择花器——设定构图——点缀装饰——作品命名。

活动四:实践展评

在学生实践环节,我会利用大屏幕出示课堂实践要求:自主选择花材,运用造型原则制作插花,并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学生创作期间,我也将巡视辅导,提示学生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在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创作的情况下,我会在班级内开展“插花沙龙”的作品展,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大胆介绍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交流,并鼓励学生从花材、花器的搭配、构图的选择等方面多角度评价作品。最后,我会做总结性的评价。

该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在课程最后,我将通过师生共同回顾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然,养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布置一个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将自己的插花作品带回家,来装饰自己的居室,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纸的造型(之一)是浙江省义务教学初中美术第四册第二部分手工制作中一个教学内容,在手工制作中纸的造型是培养学生慧眼、巧思、妙手的有效途经。同时也为学习第六册纸的造型(之二)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依据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以为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落脚点,我确定本节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纸造型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能力目标

学习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造型,培养学生的体积和空间意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造型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制作方法。

难点:在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制作过程中双手的协调配合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本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本堂课的课间、课尾,我通过图片、音乐,两次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去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

2.讨论互助法

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和互助精神。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本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讨论法

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讨论促进认识,增进友谊,掌握技能。

2.学生指导法法

以学生指导学生,让完成好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困难的学生,培养班级同学间的一种团结互助精神。

(四)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定位在师生交往、共同探究复习方法,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作了如下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直观,增加欣赏内容使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更加生动。

学生:为使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学生在课前准备必须的工具和材料(纸,双面胶,剪刀)

轻松课间

显示片头(一首歌曲、教学课题)

让学生的心逐渐平静下来,给学习创造一种轻松的环境。

导入新课

让学生动手折纸――要求把一张纸折出一个立体的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什么叫纸的造型――就是把一张平面的纸塑造成一个立体的行。

讲授新课

(一)作品欣赏

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纸造型的作用和各种形式,揭发求知欲,促进课堂气氛。

(二)技法讲解

1、(绘、剪、划刻、切割、折叠、包折、卷曲、组合、粘贴)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些手法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的形象。我主要通过具体的作品使学生来了解这些技法的运用。

2、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纸的造型制作图示中各种线条的作用(提问讨论加深学生了解)

(三)练习

制作书中的公鸡使刚学的知识得到应用巩固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以学生辅导学生的方法来完成这次练习,培养了同学间的一种相互协作精神,同时使更多学生能得到辅导上课效率更高。

纸 的 造 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造型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其简单的制作方法。

2、学习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造型,培养学生的体积和空间意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造型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在平面形态到立体形态制作过程中双手的协调配合

课前准备

制作《纸的造型》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个折纸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课,师生问好!

导入

让学生动手折纸――要求把一张纸折出一个立体的行

(三)学习新知

1、用多媒体辅助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一些纸的造型作品使学生明白用一些平面的纸也能做出如此漂亮的造型(揭发学生的兴趣)

2纸造型的手法

(绘、剪、划刻、切割、折叠、包折、卷曲、组合、粘贴)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些手法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的形象。

3线条所表现的意思

表示向下折

表示向上折

表示轮廓线

表示粘贴部分

(四)练习

制作26页公鸡(根据书中的图示制作)

折 画 剪 刻 折

(五)辅导

由完成早并且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辅导(每组一个)

做得快的同学根据26页的图绘制并折动物一个小结

主要讲评学生的课堂练习为主

(七)下课

评课稿(美术课)

本节美术课,潘老师在课前作了精心的准备,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辅助,节省了教师的板书和讲解时间,为学生创设了更多地动手时间,更为重要一点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纸造型的直观形象,对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安排合理,学生从开始导入到最后完成纸鸡的制作,完成了本次课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进行制作的热情高涨,动手制作的时间也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特别是课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出一种纸的造型,发展了学生个体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点很好。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基本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如利用媒体工具和学生的示范制作,使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形的制作方法。

建议:(1)提高评价机制的灵活性。

(2)出现了鸡重心问题,未能最好的解决办法。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的意义,由此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认识美术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美术,第二部分说明美术的分类,第三部分是学习美术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小组讨论法。

三、学法:

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一、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

1.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2.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

教师:床——家具美术、被面——染织美术、衣服——服装美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盘子、筷子等——工艺美术、自行车——工业美术、教室——建筑美术、室内装修——环艺设计。

学生:尺子、书包、小盒、头花、手表、鞋子、冰箱、电视、书法、摄影等,这些都是美术。

结论:大家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美术。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术的世界(5—8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出示幻灯片(本环节以教师引线,学生举例,教师补充说明为主)。

1.美术的含义(教师口述内容并重点解释)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中国画作品和蒙克的《呐喊》等油画作品。

提出问题:完成这几幅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认识,都涉及到了美术定义的问题。

2.美术的分类(15—20分钟)。

基本内容:美术包括:①绘画:东方绘画[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日本画等]、西方绘画(水彩、水粉、油画、素描等)②雕塑:圆雕(完全立体的可以四面欣赏的一种雕塑)、浮雕(半立体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种雕塑)。⑧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象牙雕、玉雕、金银首饰等)、工业美术(电视、洗衣机、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业美术(装潢、广告、橱窗等)。④建筑:公用建筑(学校、商场、体育馆、公园等)、民用建筑(居民楼、四合院、农舍等)、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堂等)。另外书法、摄影、篆刻等也属于美术范畴。

绘画和雕塑属观赏性艺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艺美术和建筑属于实用性艺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

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提示:造型的、材料等)

(3)、学生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

3、美术的作用。(7—10分钟)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的作用包括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

教师活动:(1)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给大家什么信息?(老师给予引导。)

B、大家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呢?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能力拓展:让学生开动脑筋,列举自己生活中所发现和存在的美术元素,训练主动思维的习惯)

4、课堂回顾:(2分钟)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美术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的作用等,使大家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的基本知识,为大家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5、课堂小结:(3分钟)由此可见,大家的生活离不开美术。当你需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时,是不是需要有人来设计?当你走进饭店吃饭时,需要不需要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呢?当你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你想不想住进一座舒适美观的大楼呢?当你住在家离学校较远,你想不想骑一辆既好看又轻松的自行车呢?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设计。而未来的设计者就在你们中间,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美术争取当一名美术设计师,把大家未来的生活创造得更美好。

6、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三、美术的作用

绘画、 篆刻 教育作用

雕塑、 认识作用

建筑、 审美作用

设计、

书法、

摄影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美术14册第十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学校的校服,或是家长帮他们选购的服装、帽子,所以,学生们外出旅游或参加某些活动时,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反映出性格特点和个性品位。其实学生对于衣衫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课的设置就是让学生们亲自设计绘制文化衫,这一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会服装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目标:

(1) 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在文化衫上的运用。

(2) 用自己喜欢的适合主题的色彩去搭配自己的文化衫。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位学生都应具备的素质,通过文化衫的设计,让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和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2.教学难点:怎样找到适合主体的元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取“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以文化衫为线索,充分运用教具,采用展示,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运用投影、音乐等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分组活动,互评互比,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集体合作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思维。

二.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由秀、学、谈、做、展、评六个部分组成。

1.秀:学生穿上自己准备的文化衫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揭示本课主题。

2.学:通过文化衫秀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文化衫的含义、起源、蕴含的意义使学生对文化衫产生不同的情感审美习惯。

3.谈: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案的文化衫,丰富学生视觉,让学生分析制作文化衫适合主体的元素有哪些,教师给予总的归纳,引出下一环节。

4.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体现合作精神。

5.展: 让学生穿上自已做好文化衫进行展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展现能力

初中美术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因此我会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说课的内容选自河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第5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理解摄影当中一些专业名词,如镜头、蒙太奇、景别、镜头运动等,通过观看摄影作品,掌握摄影的角度,用绘画或者摄影的方式表现故事脚本,体会摄影艺术语言的魅力,提升摄影基本素养,开阔眼界。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而且初中阶段也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美术创造能力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故事的摄影角度和作品情感的表达能力较弱,所以我会采用欣赏视频资料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感受,提升影像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像艺术的基本语言和造型要素,并尝试运用影像表现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推、拉、摇、移等方法发现运动镜头的技巧,并根据情节发展将不同的镜头效果进行合理组合,形成创意十足的影像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影像艺术的魅力,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了解影像的镜头,掌握镜头的外部运动方法。

难点:合理并有创意的利用镜头表现不同的情节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与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像机等。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

我会播放《哪咤之魔童降世》片段,请同学们体会震撼的画面效果,体会不屈服命运,敢于抗争的精神。进而理解摄影正是以动态过程,借影像表达深切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由此导入课题《用影像表达》。

通过这种多媒体展现的方式导入,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二:逐步赏析,剖析摄影

1、镜头和蒙太奇

我将展示单个镜头宠物照,再次将6幅画面都展现出来,同学们描述故事内容。

通过欣赏,体会镜头是构成摄影艺术的基本单位;蒙太奇就是电影镜头组合在一起的技巧。

2、比例

其次引导学生对比《黑客帝国》宽银幕16:9和电视屏幕比例4:3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由此引出宽屏幕视觉冲击力逼真、强烈;电视屏幕需要预见各事物运动方向,做好构图。

3、景别

再次我会让个别学生操作摄像机镜头,通过由远及近的焦距变化,体会拍摄同一事物,构图上会发生的变化。由此理解景别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4、镜头运动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英雄》、周星驰、惊慌的人三组影视片段,画面运动类型和所表达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由此总结镜头的外部运动主要有:推、拉、摇、移、跟。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动手操作摄像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对摄影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自身摄影的素养。

环节三:深入学习,示范讲解

我会用绘画的形式演示《做家务》镜头变化过程,先清扫,后倒垃圾。学生观摩学习,说出镜头运动方式和观察角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摄影脚本的表现形式,学会选择更好的摄影拍摄角度,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四: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1、布置活动练习:我会鼓励学生用手绘或摄影的形式表现一个短故事,并且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更恰当的角度,表达情感。

2、播放音乐展示作品,采用互评、师评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我会引导学生从想象力、观察角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五: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摄影世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用摄影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美。

2、课后请同学们登录摄影网,搜集自己喜欢的摄影作品,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这一环节落实了新课标中指出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作业具有拓展延伸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审美素养,丰富美术积累。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我采用大纲式板书,特点是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