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初中物理说课稿合集十篇

进修社 人气:3.2W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初中物理说课稿合集十篇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浮沉;第三,浮力产生原因。

2、教材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这一节是本章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方向,理解浮力产生原因,理解物体浮沉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教育。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建立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原因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探索研究问题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浮力》说课稿》。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发现和物理理论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方法来建立浮力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观念,最突出是"重物体下沉,轻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木头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平衡状态,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

揭示浮力产生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析,把突破难点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正确方法目。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一种力,它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有关,与液体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三种测量浮力大小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决定式。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2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围绕"电能"这个概念展开的。课文开始既用两幅组合图,从供电和用电两方面展现了电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接着介绍了电能的单位及计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最后引出电功的概念。

教材注重让同学们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同学们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现代生活与电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因而物理教学有必要也有责任把电学知识作为提高全体同学们科学素养来处理。本节教材就是在同学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同学们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学习电能的。同时由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多接触"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因此突出"能量"会使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探究。因而对于这个更深层次上反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本质的能量的单位及电能表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而电功的概念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但教材没有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概念的严密性,降低了传统物理学中历来受到重视的知识的难度要求,所以对"电功"概念的要求不必过高,这样才有助于同学们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视屏资源为同学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同学们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

2、会读家庭电能表。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同学们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在教的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同学们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同学们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同学们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为了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板画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利用Authorware自制了具有交互功能的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教学内容只有放进一定的教学环境,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将章首语配上图片和朗读配音,播放给同学们看:广袤的戈壁滩、劲舞的狂风、转动着扇叶的风车田……把同学们课间休息时还尚未安定的心带进神奇的物理世界,让他们在听和观察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和遐想,在憧憬中走进电能的大门。 (二)提出问题

当同学们还沉浸在惊奇和遐想的氛围之时,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今天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电能了,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使用的电能是通过那些方式获得的吗?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有了适宜的问题就反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必然在同学们思维的海洋里激起轩然大波。

(三)同学们分组讨论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范围。因此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把交流结果写在草稿纸上。

(四)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可让某一小组推荐一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帮助指出不足并进行补充,培养同学们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在合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的品质。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的教师要及时展示各种获取电能途径的视屏材料和图片资料,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体验发现的欢乐,为人类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同时还要捕捉同学们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提出问题二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要设计好问题线索,让同学们思维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

问题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的存在,同学们能列举出电能被我们利用的实例吗?

(六)小组合作交流后展示成果

"莫以善小而不为"虽然电能被广泛应用的实例非常之多,但让同学们们依然交流讨论并展示,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全体同学们,特别是一些困难生对于物理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七)多媒体展示

利用图片及视屏展示电能的应用实例,并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引导同学们分析人类是如何应用电能的,同时也为电功的引入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八)提出问题三

用电是要付电费的,同学们都知道你们家的电费是怎样被计量出来的吗?对于电能表,同学们有哪些了解?又想了解些什么?

(九)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小组借助课本和课前收集的电能表说明书对电能表的功能、规格、读数等进行交流探讨。允许个别好奇心强的同学上讲台查阅教师制作的有关电能表的课件资源,资源有:

(1)电能表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位置的视屏素材;(2)演示电能表工作时的Flash动画;

(3)能够进行交互操作的有关电能表铭牌上数据和单位的物理意义;

(4)有关电能表读数及电费计算的例题;

(5)IC卡电能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6)焦耳的照片及一度电的作用的图片(可对同学们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以及节约用电关心科技发展意识的培养)。

(十)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可采取由一个大组专门找问题,另一大组进行答辩,其它大组进行补充,而教师则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进行润色、强化和拓展。

(十一)介绍电功

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引导同学们回顾人类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应用电能的实例图片,归纳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并让同学们再补充列举一些电流做功的实例。

(十二)反思与小结

在临近下课时,师生可共同对探究内容进行反思,讨论本节课究竟学了哪些知识,为什么学这些知识,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与失误,下一次怎样改进才能做得更好。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强化和润色。最后,留一些方法具有多样性或问题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可研究性的作业,使同学们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作业为:假设生产的电能只供家庭使用,那么请你查阅资料,我国20xx年的发电总量可供应多少个家庭?

五、板书板图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由于本节课采取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可在反思小结环节,将板书内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力求能直观地显示教材的思路,同时也对同学们养成整洁、美观,有条理的书写习惯产生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板书如下: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电能"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程序时,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排除干扰,适时适度地调整原定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蒸发是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是解释许多现象的基础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学生对于蒸发现象很熟悉,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适当的实验,让学生自己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去。

2、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出蒸发要吸热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出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原理。

3、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绘图能力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三、说设计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设疑激趣 引出课题——分组讨论 解决问题——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教师点拨 解疑释惑——创意设计 应用实践——总结评估 交流感受——课后实验 ----巩固强化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

五、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

六、教学准备:温水、温度计、脱脂棉、纱布、秒表、酒精灯、蒸发皿、滴管等。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①课前教给学生表演小魔术“杯里的水哪去了”:三个相同的纸杯,在一个空杯里先倒入水,然后将这个杯里的水分别倒入其余两个杯里(其中一个杯里塞有棉花,水倒进去后被棉花吸了),结果一个纸杯(空杯)里能倒出水来,另一个塞有棉花的纸杯则倒不出水来,学生会感到很奇怪,“水跑到哪里去”?揭开谜底,借此问学生,“如果把这块湿棉花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湿棉花会慢慢变干)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②在黑板上用毛笔蘸着水画“鱼”,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它有什么变化?(这使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视觉体验,体现了科学的真实性。)

③学生观察。提问:“鱼”哪去了?你看到画“鱼”的水跑哪去了?闻到了吗?(由此使学生认识到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的气体。蒸发就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④小结:水在常温状态下,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蒸发。(板书课题)并强调水是慢慢变成水蒸气的,而且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水迹慢慢消失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蒸发的现象。即:在观察中能够想到跑了的水飞到空气中,认识水是在平常的温度下,变成水蒸气跑的,从而为学生建立蒸发的概念。】

2、感受蒸发,学习新知。

①自由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蒸发的现象?

学 ②课件出示:洗澡后感觉发冷,问学问学生 “你们在夏天游过泳吗?为什么去游泳?当你从水中上来时,身上会有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③让学生亲自感受“水的蒸发”:将一只手完全伸进水槽,然后拿出来举起,闭上眼睛,仔细感觉两只手有什么不同?(学生能明显感觉到有水的手会“凉飕飕”)

如果学生提出手感到凉是因为“水凉”,那就给每个组换温水,再次感受一下,这样,学生就会充分认识到手上有水会感到凉与“水温”没有关系。

④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手为什么会觉得凉?”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认识到手上有水就感到凉,水干了就不会凉了,可能与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带走热量有关。

⑤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以常见的游泳后感觉冷的现象为主,并让学生亲身感受“手上有水会感到凉”,自然过渡到用人相当于温度计进行猜想“手从水中刚刚出来时为什么会感觉到冷?”的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水蒸发会降低温度的科学知识,易于学生理解知识。】

⑥汇报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读取水温,再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这时提出“温度计从水中拿出后,液泡的水很少,蒸发现象不明显,怎样能使温度计液泡的水保留的多一些呢,”让学生想到并提出“用棉花或棉纱包住液泡,”这样温度计的液泡水就会多一些,蒸发现象就会明显。

⑦分组实验,实验前提出实验要求,并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根据观察测得的数据完成实验折线统计图。

【通过直观的统计图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水蒸发时会降低温度的性质,还便于学生直观地看到温度的变化,为学生归纳实验结论服务。虽然学生的猜想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但在学生猜想、制作、实验、汇报的学习方式中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⑧汇报实验结果,提问:通过观察这几张实验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1) 温度计拿出水面温度下降了,说明了什么?

2) 为什么温度会回升呢?

3) 刚才的实验你明白了什么?

⑨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计拿出水面后温度会下降,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从统计图中,让学生谈发现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蒸发时会降低温度,而且让学生分析温度计的温度为什么会回升,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提升,理解蒸发的概念。】

⑩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这一原理,先让学生说一说,课件展示发烧物理降温、在教室的地上洒水、夏天走在森林里会觉得很凉爽等。

【密切联系生活,使学生能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大胆设想,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

①比赛:看谁先让黑板上的水蒸发掉。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比如扇风,将水抹开(增大面积)等。

②拿出湿衣服,让学生说出怎样晾衣服能干得快些?(太阳晒,风吹等)。学生对于“增大蒸发的表面积有可能想不到,现场找两名学生分别晾同一件衣服,看谁的晾法最好,让学生明白将衣服全部展开(增大蒸发的表面积)可以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一些。

③由以上两个活动总结出加快蒸发的方法:温度高、空气流动的快、蒸发表面积大。

[对于进一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将在第二课时进行]

4、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①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蒸发快慢的知识,并以课件展示。

②蒸发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课件出示仙人掌和旱田。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

②根据资料卡制作“晴雨计”。

八、谈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从知识上看并不难,但应给予足够重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要充分利用,为此在课堂上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平时有时观察不是很仔细,在课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体会,最后得出结论,对于训练学生思维是大有好处的。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

(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 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②重点: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4.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教师演示用: 学生每组器材:

二.说学情

八年级上册

初三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九年级上册

初四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但是初四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三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初四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九年级下册

经过之前三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四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

三.说学法

1.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

2.学法指导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 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寒料峭,却阻挡不住我们业务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大方面,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讲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七章

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本节内容编者意图是体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

体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文并茂,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钓鱼竿等等,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熟练使用实验所需测量工具,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这就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科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新知探索课模式是以“实验探究”为引领,“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部分

教学设计

⒈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教师通过让学生捏粉笔头的比赛,提出疑问,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⒉研究发现,展示新知

结合教材中的几种杠杆示意图,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跷跷板的杠杆示意图,引导学生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杠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食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几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及阻力臂。对于动力臂及阻力臂作图,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地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在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⒊探究活动 增强体验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F 与 的乘积和F 与 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的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 × =F × 。

⒋拓展分析 发散思维(实验结论推出部分 5历时)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看出,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力再大,力臂若为零,则对杠杆的平衡不起任何影响。

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白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优缺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5。深化概念,拓展思维(小结部分 历时3)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6。夯实基础,巩固提升

课堂同步,找出几个针对性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不同杠杆的分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深入认识大好基础。

板书设计:

杠 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O表示。

⒉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里,一般用字母F 表示。

⒋动力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⒌阻力作用线: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表示。 ⒎阻力臂:从纸雕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 表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 =F

三、杠杆的应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六、课堂评价

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评价表格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从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

实验技能,观察描述能力,处理实验结果能力,基础达标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学生本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作出评语给出等级,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栏目来开辟一些新栏目,例如:本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个身边的生活用品—杠杆的统计,并分别对杠杆进行分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课外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例如我会让学生们上网查询在生产生活的杠杆有哪些应用等。还有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学习物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富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最后送一句警言与大家共勉:一千个愿望,一千个计划,一千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中的内容。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知识点之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并通过实验得出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通过生活实例指出声音的音色;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并为后面认识噪声的防治、超声与次声奠定基础。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习两种基本探究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在新课程标准对于《声音的特性》一节的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运用。

二、说学情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及好奇心;学生前面通过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学习,已经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生的脑海中对于生活中的声音的现象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这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以及在对声音的特性的认识上,学生会由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错误认识,如声音的高低与响度混淆,不能很好地区分,从而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认识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并进行易错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作用及地位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目的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学习物理知识,并通过实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体会获得物理知识的过程,激发物理的学习兴趣,并在这过程只学会观察,归纳、总结。

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两个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直观方面: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觉得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声音的响度及音色要较容易接受一些。而对于音调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生活中有时所说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容易与声音的高低(音调)混淆,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响度及其影响因素,音调及其影响因素;难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五、说教法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法以学生为本,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实验探究、讲解点拨、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与常规教学相整合,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得到科学知识。因为声音因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相关有助于学习,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学会观察、总结,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说学法

本节课采用了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基本运用。还应该开始让学生接触“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因为要从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说教具准备

钢尺、鼓、纸屑、梳子、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对于教学过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和巩固”、“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儿歌“小白兔乖乖”动漫视频,并提出问题: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来判断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声音的?从而引入这节课的课题《声音的特性》。(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儿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并为声音的特性(音色)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响度与振幅

学生活动:轻轻拍手两下和用力拍手两下,感知听到的声音的强弱不同,进而引入“响度”的概念。

教师演示:击鼓,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需要重锤敲”的道理,深入提问“响度与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后学生开始讨论得出自己的猜想的情况下问学生“怎样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大小”从而进行“转换法”这一科学探究方法指导的同时用实验现象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学生动手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用刻度尺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学生自主实验的过程中巡视实验情况,发现问题后趁机引入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如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学生继续实验,交流讨论归纳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在此安排一个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动的幅度有关以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并举例,通过分析例子得出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与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例: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前排减小说话的声音,前排同学听得到说话的内容,而后排同学却听不到;听诊器。

2.音调与频率

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合唱社要排练合唱,需要有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什么特性?从而引出“音调”的概念。

学生利用自己的梳头发的梳子和刻度尺做实验:用同样的力将刻度尺在梳齿上分别快速的划过和慢慢划过,比较声音的该地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判断出声音的尖细与低沉即可)并观察梳齿振动的快慢;交流讨论然后归纳总结出结论: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在讲到振动快慢的时候简单介绍频率。最后介绍古代打击乐器——编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感受声音的高低,将其与声音的响度区分开来,而介绍编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古时对于声音音调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几个现象进行判断:

①“男低音高声唱歌,女高音低声伴唱”,“窃窃私语”,“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分别描述的是声音的什么特性。

②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谁的响度大,水的音调高。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区分音调与响度)

3.了解音色

开始播放音频: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音乐,然后提出问题: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判断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引入音色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发声体的材料或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设计的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一下,并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新知。)

学生回答新课导入环节的问题,将学得的新知识“学以致用”,且起到前后呼应的一个作用。

(三)课堂小结和巩固

本环节分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学生理解具体概念,并讨论影响因素。为了全盘把握,可以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理解记忆。

最后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对“ 向水瓶灌水”的感受等,从而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并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四)作业设计

制作橡皮筋吉他,并完成课本43页迷你实验室。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习用具帮助学习理解声音的音调,并在过程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板书设计

由于有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所以采用的是纲要式板书,目的是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基本学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堂小结环节给与提醒。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响度——振幅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

3、音色——结构 材料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研究磁现象。在同学们认识磁场后,下一步自然应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性质及对磁场获得感性认识,而教材在介绍完磁场后接着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磁感应强度,为此将教材第三节的内容提上来先行介绍。通过演示实验、巧设问题、归纳总结,使同学们掌握磁场的图示方法和右手定则。

因本版教材的设计原因,教学过程中要对概念做出明确的定义。

根据如上分析,可确定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磁性。

2、知道磁磁场的来源。

3、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4、知道常见的典型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会用右手定则。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铁吸引不同材质的硬币,演示奥斯特实验,回顾指南针,使同学们对磁性有感性认识,进而了解磁场的来源。

2、介绍奥斯特,使同学们认识到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观察小磁针在不同位置时N极指向,展示磁传感器示数的正负使同学们认识到磁场具有方向性。

4、磁场对电流、电流对电流的作用等演示实验。

5、观察常见的典型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归纳总结其规律,并且体会引入磁感线这一形象化工具的作用,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磁场来源的了解,使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介绍斯特金的成就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1.5万吨白银所制电磁铁,使同学们了解人类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改造自然。

3、 回顾磁场性质的研究过程,体会科学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4、 介绍哥伦布比沈括晚400多年发现并利用地球周围的磁场,介绍阿尔法磁谱仪中由中科院制造的永磁体,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2.难点:安培定则涉及的空间思维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和协作实验,巧设物理情景、适当时机巧妙设问引发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邀请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做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再通过随堂检测,进行巩固。

学法:

这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及设想

⑴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3分钟)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电荷间的作用力是不是需要相互接触?

2、电荷间是如何产生作用力的?

3、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如何形象地表示电场?

4、电场线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⑵ 新课教学

1、什么是磁性:(3分钟)

演示实验1:磁铁吸引硬币。(展示磁铁不同位置吸引硬币时硬币奔向磁铁的快慢)

演示实验2:磁铁能使小磁针转动。(展示不同位置处小磁针转动的方向和快慢)

(针对以下实验现象提问)

利用PPT文件展示问题。

【问题】磁铁为什么能吸引五角硬币而不能吸引壹角硬币?

【学生答】 五角硬币是铁质的壹角硬币不是铁质的。

【问题】磁铁吸引铁质硬币是不是需要与硬币直接接触?磁铁使小磁针转动时需要不需要与小磁针直接接触?

【学生答】 不需要直接接触。

【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不同位置处小磁针(硬币)受力是否相同?什么地方大?

【学生答】不同,在磁铁一端时大。

【问题】磁铁与直接接触的硬币(小磁针)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

【学生答】 磁场。

【实验现象】

1、能够吸引铁质的五角硬币而不能吸引铝质的壹角硬币,对铁质硬币,在磁铁的不

同位置处硬币奔向磁铁的速度不同。

2、磁铁随小磁针转动,磁铁放置方式不同,小磁针转动方向不同,快慢不同。

定义: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磁性最强的地方称为磁极。

2、磁场的定义:(4分钟)

电荷的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通过电场产生相互作用,那么,磁体和电流的周围是不是也存在磁场呢?磁体间、电流和磁体间则通过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说明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既然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对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磁体对电流会产生力的作用吗?电流与电流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3:通电导线与磁体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提醒同学们注意通电导线的放置方式) 演示实验4: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醒同学们注意电流的方向)

(针对以下实验现象提问)

利用PPT展示问题

【问题】通过上述实验表明,除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相互作用?同向电流之间如何作用?异向电流之间又如何作用?

【学生答】 也存在相互作用,同向电流之间相吸引,异向电流之间相排斥。

【问题】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不能类比出磁场的基本性质?

【学生答】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实验现象】

1、通电导线也能使小磁针转动。

2、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

结论:磁体与磁体间、电流与磁体间、电流与电流间均有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所以电流具有磁效应。

请同学们类比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得出结论:

所有的与磁现象有关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定义: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能够传递在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3、磁场的(3分钟)

通过演示实验1与演示实验3与指南针请同学们总结磁场的

利用PPT展示问题

【问题】磁场的来源有哪些?

磁铁并不是磁场的唯一来源,电流也能产生磁场,地球周围也存在磁场。

介绍:斯特金、阿尔法磁谱仪、1.5万吨白银磁铁。

4、磁场的方向(4分钟)

演示实验5:小磁针在不同位置时小磁针北极的指向(请同学们注意小磁针两极的颜色) 演示实验6:磁传感器在磁场中不同位置的示数(请同学们注意磁传感器示数的正负) (针对以下实验现象提问)

利用PPT展示问题

【问题】 小磁针在磁场内不同位置时N极指向是否相同?

【学生答】不相同

【问题】磁传感器的示数有正有负,正负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正负表示方向

【问题】请同学们类比电场方向的规定,试给磁场的方向做出规定。

【学生答】将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定为当前位置处磁场的方向。

实验现象:

①小磁针在磁场中不同位置静止时北极(N极)所指的方向不同。

②磁传感器在磁场的不同位置示数有正有负。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类比电场方向的确定

结论:

1、磁场有方向。

2、通常将小磁针在磁场中北极(N极)受力的方向作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5、图示磁场(20分钟)

邀请同学们协助完成以下展示实验,并提醒同学们注意空间结构

演示实验7:条形磁铁周围小磁针的分布情况

演示实验8:U形磁铁周围小磁针的分布情况

下面两个演示实验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电流方向,并注意观察通电螺线管的内部

演示实验9:通电直导线周围小磁针的分布情况

演示实验10:单匝线圈周围小磁针分布情况

演示实验11: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分布情况

演示12:展示地球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介绍哥伦布比沈括晚400多年利用地磁场) 针对实验现象提问

通过PPT展示问题:

【问题】 通过以上几种磁场周围的小磁针分布情况,你认为磁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还是杂乱无章?

【问题】小磁针在什么地方分布比较密集?什么地方比较稀疏?

【问题】我们实际在处理磁场问题时,不能总是靠小磁针来表述磁场,请同学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形象化地表述磁场,该用什么办法呢?

【问题】既然同学们想到了用磁感线来表示磁场,那么,磁场较强的地方和较弱的地方,磁感线应具备什么特征呢?

【问题】既然小磁针的N极指向有一定规律,那么同学们所画的磁感线是否也应该表述出来这个规律呢?应如何表述呢?

【问题】既然同学们提到画有方向的曲线,那方向应该如何表示磁场的方向呢?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形成的曲线是否有相交的地方?是否中断?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磁感线在磁铁外部始于何处止于何处,内部呢?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你掌握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规律。

【问题】如何用右手定则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呢?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通电直导线磁场的判断方法,归纳出一种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判断方法。

实验现象:

小磁针均按一定规律分布呈现线状。

请同学们回忆电场线的表述,并类比电场线设计如何表述磁场。

磁感线: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的特点:

磁感线的密疏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较密的地方磁场较强,磁感线较疏的地方较弱。 磁感线不能相交,不能相切,也不能中断。

磁场中的任何一条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到S极,磁体内部由S极到N极。

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研究磁场而人为假想的曲线,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 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

四、课堂小结(3分钟)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及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磁性是指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2、磁铁和电流均能产生磁场,地球周围也存在磁场。

3、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为该位置处的磁场方向。

4、可以用磁感线来形象的表示磁场,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在磁铁外部始于N极止于S极,内部始于S极止于N极。

5、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8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五、教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辅助手段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

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七、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

(一)、课前活动

为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练程度,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设计了三个实验,其中一个为自选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主导思想。

实验1:选择钢尺或橡皮筋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大小)

等长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活动2: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动

缓慢撕动

声音高低(尖、沉)

活动3:用硬纸片划动梳出,比较有何不同(类同活动2)

划的方式

快划

慢划

声音高低

(二)、课堂实施过程:

1、温故知新:

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引出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此环节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固、液体传声的不同。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知识性的情景渗透,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声现象中来。

2、激趣导入:

世界真的精彩。声现象便是一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也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最后请学生代表课堂公开交流心境。为引出探究这些声音的特性打下内部需要的心理基础,这样课题的揭示便显得水到渠成而不费力气。

3、教学新知:

(1)理解响度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教师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深入一步:“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问学生“怎样检查振幅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时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导——“转换法”,同时用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结束讨论验证猜想。接下安排了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同时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橡皮筋等皆可成为实验的器材。在此活动中仍然遵循“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的思路,体现对方法指导和对实验有效性的调控,在此过程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橡皮筋伸长长度一定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

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这里还补充了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同样是采用学生身边可信服的理由——“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声音响度的特性。

(2)理解音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的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设计加大了时间分配的额度。首先以汇报划梳齿实验引出声音高低的概念,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强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个环节预设了一个视频演示和活动模拟的情节——撕布、撕纸,以帮助学生朝着定向性目标进发,得出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进而指出频率的概念。在教学这个概念时,为避免学生脑海中概念混淆,这里并未花费更多时间,而是一笔带过,听懂就行,以免强调过多适得其反(因为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案例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接着以两个视频软件来介绍和表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同声音频率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辨听并找出规律。然后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二胡演奏的应用,既轻松了课堂氛围,并渗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亲切,得出“长短、粗细、松紧”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道理。这里同样也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然后用介绍人体发声频率的不一样指出男女生声音的不同。这对于学生一般性知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途径。为了巩固难点突破的成果,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两个现象进行了判断,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丽和爷爷学唱戏的不同,加强了对音调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征,探究其影响音因素:

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的方式,表面上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其实是在轻松之余渗透了知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审美理念。(当然素材是课前老师录制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并指出(或由学生讨论)由于发声体结构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时从“声音是一种波”上理解波形与对应音色的关系,播放一段音乐,示波器显示不同波形,加强对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后介绍了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密码。这一块处理较为简洁,因为学生有“未见其声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础做铺垫。

4、全课小结阶段:

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

5、课堂巩固:

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男女声音的差别,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等。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板书设计:

二、声音的特征

1、响度——振幅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 (粗细、长短、松紧)

3、音色——结构 材料 (波形)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物理研究的是力、热、光、电等现象的。本章教材研究的是光的现象及其规律,而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是光学实验的一个开始,所以做好这个实验也为后面的光学规律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还不具备很好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不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求太严。根据学生前一节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学生还很模糊。所以这节课应多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合作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本节的内容和学生情况,现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一些生活现象知道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能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光路是可逆的。知道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识目标)

2、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会利用两种反射解释有关现象。(能力目标)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这一节的重点是利用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做光路图。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上课前发放器材:光的反射实验器一套、激光手电(四人一组)。教师提前在黑板上写好小组号,同时画好上课用的光路图。

2、教学过程:

1)学生动手实验,引入新课:

先给学生演示:正对着墙照有个光点,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不对着墙照,如何让光点出现在墙上?同时对学生提出评价:看谁先做到?做到的报出你的小组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很高,都很积极动手实验,一开始就把学习气氛活跃了起来。再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光的反射。同时教师适当的点拨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并让学生举例,加深对光的反射理解。

2)提出问题,学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重点)

通过老师的一个演示反射,提出问题:通过这个现象你来猜一下:光在反射时遵循了什么规律?(在这个地方要把一些名称告诉学生,便于学生说出猜想和后面的实验)学生猜想:为了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对学生的猜想不做任何的评价。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把评价的要求和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在这个地方加入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探究思考,发现归纳,同时让相邻小组相互检查,既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增强了,竞争意识也增强了,同时为了得到更多的结论,有的学生会去看课本,这样得到的结论能够全面一些。

学生实验之后请得出结论的最多的小组说出他们的结论,其他组补充。在学生的实验结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反射光线上的一点的对称点会在入射光线上找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利用这个结论作图。还有学生会说:既然法线是人为画上的,那么入射点就可以移动,不用总是在一个地方,教师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鼓励。有的小组会说:反射面必须是透明的,或者是光滑的,教师可以简单说明折射和反射的不同,并就势引导学生得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老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小组的实验设计非常的好,应该加一个鼓励:这个小组将镜面朝下,这样做实验使得光线非常的清楚,实验效果很好。最后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再把光的反射规律加以明确和强化。实验结束,让学生整理好器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紧跟着一个跟踪练习:让6名学生到黑板上利用刚学的光的反射规律做光路图(也是为后面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他学生在下面任选一个画,同时完成后面的练习。学生的作图可能会出现不画法线的、两个角不相等的、光线漏掉了箭头的,或是将光线箭头画反了的,所以在这里也对学生的作图做一个评价,通过评价讨论总结出作图的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在做题中总结规律或是一些注意问题。

3)观察光路图,学习两种反射:

利用黑板上学生的作图,这个图课前画在黑板上了,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利用刚刚学过的光的反射规律作图,巩固了反射定律的知识,再就是为后面引出两种反射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三个三个连起来引出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提出问题:入射光线都是平行的,但是反射光线不一样,思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看书自学并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教师不再做统一讲解。

4)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对本节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

5)当堂达标:

学生做导学案的达标题,让做的快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答案,有不同意见的去用不用颜色的笔改,最后全班交流统一定出答案,再让同桌用红笔互批。最后小组长统计组内全部过关的得到一个对号。最后的达标评价既是对学生这一节课学习的一个评价也是对小组的一个总体评价,这样就能带动好的学生去帮助弱的学生,利用生教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五、布置作业:配套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我的课说完了,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说课稿 篇10

撬动地球的“魔力”——杠杆

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杠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或许他们会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杠杆,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杠杆的原理,更不用说有关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等专有名词及其关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应该通过实例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探究过程,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杠杆的这些特点。在学生已经了解却不知如何确切的描述的时候,再由教师进行启迪引导,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做铺垫。

对于杠杆这一课的教学,我的思路如下:

【一】实例引导(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首先以压杆井为例。因为生活在农村,所有学生都用压杆井抽过水。我会提出问题:压杆井是怎样工作的呢?

在同学们踊跃描述的时候,我会提示他们思考:

问题1.在压水的时候,压杆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对,有个不动点。这个点支撑着压杆,让它不会下落。能不能给这个点起个名字呢?

问题2.我们双手拿着压杆的一头,给压杆了一个作用力,如果你是科学家,应该怎么命名?

问题3.压杆的另一头提着水桶,给了压杆一个阻碍运动的作用力,你认为应该命名为什么?

同学积极讨论发言后,提出杠杆的概念并引入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情境再现,既引发了学生对童年美好回忆的向往,又将他们的思维不断的发散。把他们想象成科学家,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探究平衡(物理中的生活常识)

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生活中的类似压杆井的杠杆应用的实例。在众多的实例中,以跷跷板为模型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跷跷板模型和一些砝码。支点可以随意移动。首先让同学们自己探索杠杆的平衡。(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只要平衡了,让他们自己研究一下动力和阻力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大胆猜想结论。然后分小组互相研讨发言,由教师做引导点评。顺势引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

学生此时信心十足,感觉问题到这里已经将杠杆的原理弄清楚了。我会顺势引导他们思考:

问题:动力臂和阻力臂是力到支点的长度还是到支点作用线的距离?

(在孩子们细心饱满的情况下,他们会更加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才能,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拿出弹簧测力计分发给每个小组。提示他们研究斜拉和直拉所测得的平衡数据的关系,顺理成章的的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再将杠杆用示意图加以展示,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

【三】探讨总结

学生提出在实验操作过程的出现的问题和心中的疑问,全体同学进行答疑。由我做点评和进行具体准确的补充解答。最后对本节的内容作整体的总结。(让学生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凝聚力,积极性更加高涨)

【四】拓展延伸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思考一下,他敢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将他们的思维不断的发散)

物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通过本节课杠杆的学习,既将杠杆平衡的物理知识形象的呈现出来,而且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