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进修社 人气:2.94W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6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背诵全文。2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3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4 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觉性查,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

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

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

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我主要提示了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还希望多听各位前辈的意见。

5、朗读指导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因为没有学生,这个环节也没有进行。

6、学习第一段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梳理结构简单赏析,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一般时间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会示范背诵,争取学生能够当堂背。

7、课堂小结,要能够承上启下就行,显得课堂的完满。8、作业布置:这个讲课时一紧张忘了,其实作业有两个,一是背诵全文,二是识记字词,下节课提问检查。

五、说板书设计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书安排好,上去太紧张,把字音写在左边,其实应该写在副板的位置上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8、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学生朗诵,教师正音并范读。

采之欲遗谁? 遗,读如(wèi)赠送。

(三)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诗歌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四)鉴赏

1、合作探讨

①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

②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③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④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这句诗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

⑤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⑥本诗的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教者小结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故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3、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指导背诵

明确:按照诗意的“起承转合”来记忆背诵。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三、说教法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所以我将采取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还将使用讨论法使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我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设计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略诗圣的才情,触摸其慷慨的灵魂。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在整体感悟环节,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我会配乐范读诗歌,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体味,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哀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感,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首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设计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略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远的境界,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命之秋这个层面,可在学生结合文本研读颈联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宋代罗大经指出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

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思考“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此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中的“艰难”一次并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艰难在这里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初中时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更写出了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推己及人的伟大胸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讨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五)课堂小结

在最后,我将对本课进行总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自然秋景的悲伤,有对自身命运的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读这首诗,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明代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确实如此。”

(六)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课下研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以小课题的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

布置这项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悲自然之秋

颈联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联忧愤无奈悲国家之秋

总之,这堂课将在美妙的诵读中开始,在学生的思考中结束,我将尽全力去创设温馨、和谐而又创新、热烈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闺塾》选自新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重点是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我国古代戏曲的初步鉴赏能力。

本文节选部分,语言富有个性,据以上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将学习目标确立为:

1、 识记有关文学常识,了解故事情节

2、 鉴赏个性化语言

3、 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节选自中国四大名剧之一《牡丹亭》。《牡丹亭》全剧以歌颂杜丽娘、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核心情节。但是《闺塾》是《牡丹亭》第七出,“游园惊梦”故事尚未发生,杜丽娘的思春情怀也才见冰山一角。依据此情节内容,要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把握剧情,抓住戏剧冲突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认识人物性格。尤其是戏剧主人公杜丽娘的表现较为含蓄,对她的性格的了解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突破。

二、说教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迁移教学法

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比较分析法

它能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到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让学生品读语言从而进行类比,突破重点和难点。

3、启发--发现探究法

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1、动口动脑动手,讨论分析法。

2、鉴赏诵读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因此,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如下准备和预习:观看影片<<牡丹亭>>,,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1。

1、为了检测预习的落实情况,我设计了三道预习检测题、检测预习。

①字词正音:窈窕(yǎo tiáo)净几(jī)明窗 淑(shú)女 闺(guī)门薛涛笺(jiān) 美女簪(zān)花 砚(yàn)台偌(ruò)多 嫉妒(jídù)

②字形比较:

薛涛笺 涂鸦旦末贴

客栈 荼毒帖子

流水浅浅 途径粘连

③词语补注:①窈窕:女子文静美好。②净几:干净的茶几。几:小桌子。③淑女:温和善良的女子。④闺门:女子居住的女室。⑤嫉妒:对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同忌妒。⑥ 偌多:这么多。偌:这么、那么。⑦ 簪花:把花插在头发上。簪:插在头发上。

预习是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果做得充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将会事半而功倍,这就需要教师选取一定的方法去督促和落实。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联系生活,联系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与学生产生共鸣,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我的导语是:“国有乾隆,国运昌隆”曾经被顽皮的小燕子解释为“国有乾隆,谷不生虫”另人捧腹大笑,正是由于她的活泼、调皮以及鲜明的个性,很受观众的喜爱,收视率特高。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跟小燕子一样能给观众带来欢乐的人物,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汤显祖的《闺塾》。

3、介绍作者。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为突出。《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者简介要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4、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用问题加以引导

问题一:《闺塾》一出戏,主要写了几件事?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写了3件事:讲诗——模字——责打。对课文结构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

问题二:你觉得这出戏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个人物?

这个问题比较明显。导语已经有了暗示。

教师明确:春香。分析春香性格特点——是一个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活泼的小姑娘。可以从三个事件中体会出来。也就是通过戏剧冲突认识人物性格。主要是春香与陈最良的冲突。(学生运用戏剧常识抓矛盾冲突,教师适当点拨)

在讲诗一节中——春香一上场就咕哝着“昔氏贤文,把人禁杀” 陈最良用大道理把她们训斥一通,春香不以为然,回嘴道:“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话中带刺,使木讷的陈最良无言以对。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就是春香逼得老塾师学起了鸟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头,下意识地像孩子那样叽叽咕咕叫了起来,不是十分滑稽吗春香一见老师的憨态,也乐不可支,乘机诨闹。并且自作聪明地对“在河之洲”作了极为有趣的诠释。(不是今日是昨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门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运用的诣音,达到了诣趣的效果。当她问到那些“幽闲女子”、君子们“为甚好好的求他”时,陈最良狼狈不堪,只好把她喝住。

在模字一节中——丽娘习字时,陈最良令“取文房四宝来模字”,春香故意错拿“笔墨纸砚”,陈最良茫然不识。春香兴味索然,便说“学生领出恭牌”,乘机溜下。溺尿回来,她告诉小姐:外面“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好耍子哩!”陈最良一听,立即要打;春香毫不客气,针锋相对。

在责打一节中——老塾师列举了几个"古人读书"的事例,这几个事例可以概括为几个成语,囊萤夜读、随月读书、悬梁刺股。春香针锋相对(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骨,添疤nie)。老师抡起荆条,丫头东躲西闪,一连串大幅度的动作,却是十分火爆。特别是当春香缴了陈最良的械,把它掷之于地时(贴抢荆条投地介),喜剧性的冲突进入了高潮。这一掷,充分表现出春香对陈最良的轻蔑,什么封建礼法、师道尊严,统统被她掷到东洋大海。作者也借春香之口, 给予了程朱理学无情的嘲弄。

就这样通过春香的几次诨闹,作者把陈最良的迂腐气,小丫头的泼辣劲,清晰地勾勒出来了。小结:春香——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活泼

陈最良——迂腐、守旧

问题三:杜丽娘是这出戏的主角,但是在这出戏中她的言语并不多。你能够从她不多的语言中体味出她的心态性格吗?

杜丽娘在此节中话却不多,但值得分析 这就需要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①“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杜丽娘自己在读《诗经》时对诗句有朦胧的感触,但老师却不往处讲,她不满足于老师解释字面意思,所以说“学生自会”。十分含蓄,是大家闺秀风范。

②“这经文偌多!”

老塾师给杜丽娘敷演大意,不但没有消除她的疑惑,反而东拉西扯讲了一番大道理。于是,杜丽娘轻轻一句“这经文偌多!”,透露出强烈的厌烦情绪。

③陈最良令“取文房四宝来模字”,春香故意错拿“笔墨纸砚”,陈最良茫然不识,丽娘“作笑”调侃道:这是画眉笔、薛涛笺、鸳鸯泪眼砚。她用耐人寻味之一“笑”,讥讽了这位不学无术的塾师,还令其浑然不觉。

④春香双关戏言“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 丽娘不但不嗔怪,亦以戏言答之:“还早哩!”

这句极富潜台词的话,冬烘腐儒是听不出来的。字面上看是说春香写字太差,深层意思却是

在讥笑小春香小小年纪就急着当“夫人”,丢不丢人呀?——当着老师的面和丫环开起了这样的玩笑。正可见其心性袒露,芳心萌动。

⑤“敢问师母尊年”

写字当中,杜丽娘忽然问起这句话来,还说要给师母做鞋。这是典型的姑娘家开小差的表现,却带着女孩儿特有的乖巧可爱。

⑥陈最良退场,丽娘迫不及待询问“那花园在哪里”

丽娘一个16岁的姑娘,居然不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一个花园,这真让人觉得既滑稽又可悲。杜丽娘问这句话时向往、急迫的神情跃然纸上! 早将塾师“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这一严厉警告抛至九霄云外。至此,观众才明白,她对老师的毕恭毕敬原来是装模作样。

⑦“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原来”一词,是恍然大悟的语气,一个“且”字,细品之下就有“暂且搁下,以后慢慢盘

算”之意,为后文的“游园惊梦”埋下了伏笔。

小结:。其实,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个貌似旁观者的杜丽娘,才是“闹”的真正主角。没有丽娘的默许、纵容、支持,春香未必敢“闹”,敢“闹”也未必“闹”得起来。春香是丽娘的影子,春香之“闹”,其实是丽娘之“闹”的曲折反映。二者的区别在于,地位、身份、教养的不同,注定丽娘不可能如春香般明闹、诨闹、大闹,丽娘之“闹”,闹在暗处,闹得文雅,闹得巧妙。丽娘似乎显得文静、顺从。她假意要责罚春香,却又并不真动手;待陈最良走后,又向春香打听花园去处。这些都说明什么

(囿于大家闺秀的身份,表面上丽娘确乎显得文静、顺从,似乎愿意循规蹈矩,不越封建礼教的雷池一步。但责罚春香时,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实际上是保护了春香。事后又向春香打听花园的去处与景致,这正说明丽娘心中充满对自由和美满爱情的渴望。所以,后来才有游园惊梦,与柳梦梅生死相爱的故事发生。)

问题四:老塾师陈最良可以说是封建教育与程朱理学的代表。课文中是怎样写出他的迂腐、守旧,并给予辛辣讽刺的?

名字就迂腐得可笑。(陈最良在杜太守家设帐教书,杜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更兼丽娘母亲对他款待周到,故而他并不想过分苛责丽娘与春香。但他视程朱理学为正宗学问,不遗余力地宣讲,显得迂腐至极。更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传授的诗经《关睢》及《汉广》、《桃夭》、《鸡鸣》诸篇,大多原是歌咏男女爱情、婚姻生活的,他却偏要给予牵强附会的解释,但最终仍是这些诗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不仅是对陈最良,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

五、布置作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的作业:写一段200字以内的对话,要求既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又有风趣。作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日积月累,所以每学到一种突出的表现方式就要应用于实践。厚积而薄发。

六、板书设计(略)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 知识内容

本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致橡树》内涵的把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必修内容,是高考考查的内容范围;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关于舒婷关于朦胧诗的知识,又可以加深对意象概念、象征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3、 教学目标

根据《致橡树》一课的教学大纲及它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个维度设计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作家作品,加深对当代诗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难点: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5、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诵读感悟法、探究式阅读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方法。

这一节属于意象比较强的一节课,因此首先我布置学生预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划上着重号,在上课开始时通过放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别同学单独读等方式使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学习方法;运用设问、反问、疑问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主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对问题产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时教师再稍作一点点启发、点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鲜明地得到展示。

三、说学习方法

诗歌可以点燃生命的激情,升华人的的情感价值和理想境界。基于此,中学阶段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鉴赏新诗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意象解读新诗的能力。

“重美读”是新诗的重要学习方法。诗歌的美感是自己体会出来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来不断加深、强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诗通过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解读诗歌的关键在于意象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意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同一种事物在不同诗人眼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凌霄花”在舒婷的诗中是攀附权贵的象征,是被完全否定的,但其有向上攀缘的特征,完全可以作为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象征。意象掌握了,诗歌的大意就可以把握了。

诗歌往往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含义,挖掘出意象的象征意义,诗歌就完全解读了。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类比式联想,领悟诗歌的情感与主旨。

四、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分四个阶段即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拓展阅读及结束阶段。在每一阶段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主动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说:亲情是根,让生命延续;友情是叶,让生命舒展;爱情是花,让生命绚丽。他把人生最绚丽的部分归结于爱情的美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或抒发失意的爱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与煎熬,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其中精彩的几笔。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倾听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吧。

(二)新课讲解阶段

1、诗人否定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通过六个意象分成三组,通过凌霄花否定了攀附式爱情,通过鸟儿否定了痴恋式爱情。不满足于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的一味奉献,为下文提出崭新的爱情观做铺垫。

2、诗人提出了什么样的爱情观?

诗人通过橡树与木棉两个大的意象,正面提出了崭新的爱情观。她认为精神上的独立与平等是双方相爱的基础,双方应该心灵相依、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心有灵犀,双方要以独立鲜明的个性出现,要能够命运与共。同时提出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爱对方坚定的信念、执著 的追求与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3、通过比较阅读《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致橡树》以女性视角否定了攀附、依恋式爱情,不满足于一味奉献式爱情,她所追求的爱,是双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认为只有在人格价值各自独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础上的互相理解。

《我愿意是急流》有比较明显的男性视角,在两个系列的意象群中,他始终把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为了心爱的人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三)拓展阶段

1、指导学生阅读舒婷的另一首代表作《双桅船》

本诗同样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双桅船”与“岸”象征相爱的双方,认为人在追求坚贞爱情的同时,崇高的理想更不能放弃。

2、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文学中关于爱情观的描写。

以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李商隐的《无题》为例,加深对本诗和传统诗歌的了解。

(四)结束阶段

让学生做课本P14第二题。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便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总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优化整个教学。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⑴学会通过戏剧冲突和精彩对白把握典型艺术形象

⑵欣赏戏剧的语言艺术

⑶掌握欣赏戏剧的一般技巧

⑷通过哈姆莱特的学习,学会正确的认识我们自己

教学重点:

⑴通过戏剧冲突和精彩对白把握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⑵品位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

⑴如何理解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对白

⑵理解哈姆莱特性格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当人们提及文学名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敬畏之心,敬其恒久的艺术魅力,畏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读,就会发现名著距离我们很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真正走进名著,深入名著,来一起欣赏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哈姆雷特》

板书:《哈姆雷特》

二、复习提问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矛盾冲突的双方是哪些人物?

2、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布置任务:围绕下面的问题分组讨论:(幻灯片)

1、戏剧冲突是戏剧的要素之一,常常可以分为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

⑴在这场戏中,主要外在冲突是否表现为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冲突?为什么?

⑵冲突双方力量对比上有什么特点?

⑶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坚持个人复仇结合时代背景,这反映出他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2、戏中,哈姆雷特的内在冲突表现得非常激烈,请仔细阅读“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对白,说说激烈的冲突来自于哈姆雷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如何?这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哈姆雷特,奥菲利娅的对白,说的都是疯话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4、在奥菲利亚的独白中,哈姆雷特过去是怎样的形象?莎士比亚为什么借奥菲利亚之口对哈姆雷特极力赞美?

四、完成任务: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学生自主回答为主)

明确上面问题的答案:

1、(1)不是因为哈姆莱特的直接复仇对象是国王他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冲突应为主要冲突奥菲利娅因不明真相并以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而无法与哈姆莱特沟通的矛盾仍从属于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是被人利用

(2)悬殊强大(强大到一个封建集团)弱小(弱小到一个人)

(3)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力量的伟大,表现了对人的自我的极大的肯定新兴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2、生存与毁灭思想与行动

他选择生存,选择复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选择了行动与坚持

特点:在面对巨大的挫折时,他善思、忧郁、延迟、

3、不是因为哈姆莱特的很多话都是直逼现实的,直接反映了现实问题如:对美丽与贞洁的思考,反复强调奥菲利娅进尼姑庵,嘲讽天下女人烟视媚行、淫声浪气等

性格:偏执他曾母亲改嫁而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4、莎翁用了七个短语从七个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使他近乎完人

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它他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莎士比亚深爱着笔下这个人物,他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进步思想,代表着正义向邪恶的封建的集团挑战他是一个英雄,同时也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并非完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艺术典型

五、总结哈姆雷特人物性格(以学生自主回答为主)

六、学生现场戏剧片段表演(表演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

七、学生评议

从艺术形象的角度分析是否符合哈姆莱特的性格

八、名人眼中的哈姆雷特

(进一步明确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象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法国文豪雨果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九、在戏剧中,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是靠精彩的艺术对白来实现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品位一下《哈姆莱特》的语言艺术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奇才

试比较《哈姆来特》(节选)与《雷雨》(节选)戏剧语言特点的异同

明确:(1)相同点:都是主要靠人物对白来表现突出人物性格的舞台艺术

(2)不同点《哈姆莱特》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来突出人物性格;而〈〈雷雨〉〉主要运用有力的舞台说明和简洁的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

莎翁的戏剧,大量地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华美,抒情性浓郁;〈〈雷雨〉〉的语言比较朴实自然,生活化

十、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和研读戏剧的鉴赏技巧,观看经典名著影片〈〈哈姆莱特〉〉,完成对世界经典的深入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