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玩一玩做一做》说课稿

进修社 人气:1.9W

一、说教材

小学数学《玩一玩做一做》说课稿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2~63页《玩一玩,做一做》。

2.教材简析 :"玩一玩,做一做"这一内容是根据学生前面学习的"除法初步认识"和"角的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的基本认识而设计的两组活动。第一组是根据要求按人数和组数做分小组的活动,第二组是学生利用学具进行量、画、拼、摆几何图形的活动。分小组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游戏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组,实际就是对除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游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同时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拼、摆 、量、画几何图形的活动,主要通过具体的"做",使学生巩固对所学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用直尺画角,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使用数学的能力,此外,根据拼摆出的不同图形,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1)经历玩一玩、做一做的活动,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和应用,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动手实践,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提高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5.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为基础,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充分显示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善于合作与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较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用这样的语言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玩一玩,动手来做一做,你们说好不好啊?(板书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提出活动要求:在活动中大家要多发现数学问题,并注意用动脑、动手、合作等方法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中开展活动,要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二)分组活动

我创设这样的情景:

1.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带来了毽子、跳绳 、乒乓球等体育器材,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做做健身运动。不过,做运动之前我们得先来分一分组。

这样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情境,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2.提出活动规则:小组合作,由组长主持,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先分好的把手举高给大家看。

3.开始活动

老师发指令,学生分组:

(1)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组,进行踢毽子活动;

(2)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组,进行跳高比赛;

(3)12个同学按每6人一组,进行跳绳活动;

(4)12个同学,每2人一组,进行打乒乓球比赛;

(5)12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进行打乒乓球比赛。

4.比赛评价:表扬分得又快又对的一组,并请代表说说:你们组为什么分得这么快?是怎么分的?做完了(4),为什么(5)你们不用再分?

通过对活动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用数学的乐趣。

5.师生交流:

(1)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列式。

(2)提问:分成了几组?(3)和(4)分得的组数一样吗?为什么?

(3)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6.引导学生小结得出:无论按人数分还是按小组的数目分,只要是"平均分",就都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分小组活动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游戏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活动项目中孩子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组实际就是对除法的具体运用。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的精神。

(三)角的乐园

做完了分组游戏,我设置了这样的引入把学生带入角的乐园:

1.我出猜谜语:"一顶点,两条边,日常生活处处见",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谜底,再出示一个角让一名同学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给予肯定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体,它们身上都藏着角。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是直角?请一位同学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通过猜谜游戏,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画角。请同学们也来做一个"小小魔术师",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变"出:一个任意角和一个直角。

画角在学生学习角的认识时,已经有所接触,这里设置"小小魔术师"的游戏,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画一个角的步骤。

(四)拼摆图形

1.摆学过的图形。拼摆学过的图形,实际是对学生已有的图形的表象的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已学的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这里我要求学生拼摆以下四种图形:

(1)摆三角形; (2)摆正方形; (3)摆长方形; (4)摆六边形。

2.学生摆完图形,我出示以下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1)三角形有( )个角。

(2)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3.学生根据刚才的拼摆,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从所拼摆的图形的特征或联系乘除法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如: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摆4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拼摆组合图形

(1)摆两个同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五根小棒摆出2个三角形?摆摆看,并说说为什么?(两个三角形共有的边就叫做公共边,有一条公共边就可以少用一根,所以只要5根。)

以上活动通过学生尝试操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同时渗透用几条公共边,使所用小棒减少几根的道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避免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

(2)根据要求摆小棒。为使公共边这一思想得到巩固,我设计了下面的拼摆练习。

①下图,增加一根小棒,使摆出的图形有2个正方形。你能摆吗?

②下图,添加两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三角形?摆摆看。

③下图,增加三根小棒,使摆出的图形有5个三角形。你能摆吗?

拼摆组合图形这种形式是在学生拼摆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将图形适当组合,摆出有趣的图形,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5.摆五角星。

6.任意拼摆。

这部分活动,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其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7.拓展练习:能不能用12根小棒摆出5个正方形?6个正方形呢?请你摆摆看。

(五)活动小结

你们喜欢今天的活动吗?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应用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