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社会保险费降低的浅析

进修社 人气:7.99K

如何在企业成本与民生社保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不仅考验政府的改革智慧,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与支持

关于企业社会保险费降低的浅析

企业社会保险费降低后,谁来买单

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在日前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惹人注目。

具体如何精简归并,由于尚处在“研究”阶段,咱也不好妄议。但这一举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降低社会保险费,进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显然,这里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社保费率过高的现象,已被中央层面注意到,并将着手处理。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社保压力大……这些沉甸甸的担子,无疑增添了企业的经营困难,削弱了企业的发展劲头。企业若是成本高企、负重累累,市场又怎能活力四射,绽放勃勃生机?因此,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基础。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就提过,现在的(社保)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50%,企业觉得负担重。

40%~50%,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你要拿到税前6000元的工资(注意还只是“税前”),企业就要拿出10000元甚至12000元。这样的社保费率,很容易导致职工、企业都不满意。

职工端,最直接可见的后果,便是到手的钱大量减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看到那些扣除的“五险一金”时,心头总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而农民工等流动性较强的低收入群体,则为了多挣些“到手工资”,往往会与企业协商放弃缴纳社保。这显然不是政府想要的结果。所以说,让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企业端,默默付出了这么高的人力成本,可惜很多职工还是不了解、不领情,企业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更关键的是,偏高的社保费率,让企业涨薪陷入了两难境地。涨,增量部分势必会被社保稀释冲减;不涨,那职工自然也会用脚投票。在现实中,一些中小企业无力承担这样的高费率,只好漏缴、少缴甚至是不缴,逃避给职工缴纳社保的责任,降成本,以求生存。这种征缴层面的灰色空间,对于老老实实交足社保费用的企业而言,实为不公。此外,社保高费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年金等补充保障制度的探索积极性。

所以说,降低社保费率已然成了众望所归。可问题在于,在现有的.社保缴费模式下,企业成本与民生社保之间,是个跷跷板的关系,咱不能摁下葫芦浮起瓢,而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降低社保门槛,减少企业硬性成本,激发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扩大社保覆盖面,又要保证社保体系所应有的“含金量”,不至于形同虚设。

任何福利,到头来,总归要有一个买单者。既要给企业降成本,又不能给职工添负担,怎么办?只能政府自掏腰包。

依靠财政补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要积极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划拨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提升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应当成为今后社保发力的重要突破口。

9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10月份,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在论述“共享”这一发展理念时,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可见此事,势在必行。

深化改革,永远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相扣,须步步为营。这是改革的难处,更是改革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