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绕口令比赛作文4篇

进修社 人气:1.3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绕口令比赛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绕口令比赛作文4篇

绕口令比赛作文 篇1

今天,我班举行了绕口令比赛。老师叫我们数语组长给参赛选手打分,先是由每组派一个人来讲绕口令,绕口令的规则是:要说的快、说的准确又通顺。我们第一组派了吴佳琪上台,吴佳琪讲的是“四是四,十是十……”我给吴佳琪打了一个漂亮的一百分。

下一个是第二小组的黄铭杰,黄铭杰讲的是《颠倒歌》,可是他在中间的时候吃了好几次“螺钉”,我给他打了一个85分;下一个是付梓阳,付梓阳可是背绕口令的高手,他一会儿就背了好几个绕口令,但是,他老是会停顿,所以分数不理想。

前三个小组的比赛结束了,吴佳琪勇拿第一,黄铭杰和付梓阳并列第二。

后面有2个小组没有一个人敢来参加,所以取消了他们的比赛资格。只剩下最后三个小组了,第五小组选出的`是何威,何威背绕口令并不好,结结巴巴的,我给他一个71分;第六小组选出的代表是黎路洪,他的《蚕和蝉》,说得可结巴了,我给了一个72分。

轮到最后一个小组了,也就是第八小组,第八小组选的代表是杨骏,他的《采蘑菇》,说得很流畅,也很快又准确,我也给他一个100分。

比赛结束了,吴佳琪和杨骏并列第一,付梓阳和黄铭杰并列第二,黎路洪第三,何威最后。

这就是我们班的绕口令比赛,好玩吧!

绕口令比赛作文 篇2

星期二上午第三节课,同学们举行了一次有趣的绕口令比赛。

第一项个人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说不同的绕口令,最后的冠军是李志勇。第二项是小组比赛,老师点了我上台表演,我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说:“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 没有扁担长,扁担不让板凳绑在扁担上,板凳偏要绑在板凳上。”分数出来了,我得了冠军,老师还奖了我一个本子。第三项是男女比赛,最典型的是賀小龙,他一下子抠脑袋,一下子抠背,真是太可 笑了。

这次绕口令比赛真是令人开心。

绕口令比赛作文 篇3

绕口令比赛!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不比力气,不比念诗,比的是口齿伶俐。对!就是绕口令比赛!

第一场比单人赛。由我方男生对敌女生。第一个是张鑫,他首先说的是:“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连说了整整4遍!而女生派出佟雪同学,也是这个绕口令,竟然念了7遍!我们都很害怕。我虽然上前说:“我来!”可心里超级害怕。我说的是:“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撒了醋,湿了布.......”号称“凌河区榴花小学五年级歌王/口才王”的我,念了整整13遍!女生吓的无人应战,我们男生组赢了!得一分!

第二场小组赛,老师早已帮我们分好组了。我和刘欣炎一组。我们两个抓耳挠腮,想找出获胜方法,可眼珠子掉出来似乎也不行。我忽然想起农村的弟弟在河边放鹅的情景,于是张口说:“哥哥弟弟去放鹅,路过一条宽阔的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那鹅过河,还是河渡鹅...我以为会以前那样获胜,连读了11次。可竟被一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到吐葡萄皮,给打败了!唉,谁让人家的短呢!

最后,虽然没比出胜负,可我们也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我们知道了,练好语言交流能力和口齿清晰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多么重要!

绕口令比赛作文 篇4

星期三的下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搜集绕口令”,要我们为星期四的绕口令比赛做准备。

星期四的早上,我们来到教室里,把书包一放下,就开始读起绕口令来。转眼间就到了第二节课,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覃老师走进教室宣布:“绕口令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行小组赛,各组的优胜者进入决赛。”于是我们每个小组在老师指定的地点围成一个圆圈,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因为过于紧张,没想到我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就被淘汰了。不过我还是给我们小组晋级的选手们加油鼓劲。很快第一轮比赛结束了,八个小组共选出了15名同学参加决赛。接着老师拿出十几个纸团给选手们抽签。

决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郑晴元,她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是读的不结巴。第二个上场的是何雨菲,她读得虽然很流利,但是好像有点害羞,显得不够大方。接下来的选手读得更加流利了,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轮到我们小组的选手孙惠洁了,只见她飞快地走上讲台:“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孙惠洁的声音甜美,字正腔圆,异常流利.她一口气读完了这段绕口令,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上场的是刘向睿,只见他大步流星走上讲台,神态自若地开始读起了绕口令。刘向睿标标准准、字正腔圆、一气呵成发到了最后一个音。

比赛在掌声中结束了,这次我虽然没有机会上场,但是下次比赛我一定会努力,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