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

进修社 人气:1.64W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1

《弟子规》是我国的一部国学经典,这本书是根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

读完这本书,感觉看起来每一句都平淡无奇,但只要用心感受,就会发现这就像一位老师一样,正循循善诱地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弟子规》中,我先是学到孝顺。书上说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想到了自己,一直以来觉得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爱我们是那么理所当然,似乎自己却从来没有好好地珍惜过,甚至有时候对于父母的要求显的那么不耐烦,有时候,还是那么的无理取闹,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己是多么不应该,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对不起!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也让我懂得了诚信的宝贵。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就是说讲出的话一定要真,不虚假,要讲信用。作为一名小学生,诚实守信是我们最起码的准则,我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处、从自身做起,诚实守信,继而影响身边人,全社会都人人守诺、事事重信,并持之以恒,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弟子规》就像是一面镜子,找出你的不足,就像是一个美丽的太阳,指引着我们提升自己的修养。

我今后一定做到努力学习,不断改正,我相信我一定比现在做的更好!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共分为总叙及其它七大部份,分别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规范和礼仪,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学习它首先对孩子们是必需的,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祖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厚德则中国才会更加兴旺发达。尤其是德,如果孩子没有德,纵然他(她)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将来也未必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其次,作为大人,学习《弟子规》也是大有脾益的。

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好孩子,俗话讲“打铁尚得自身硬”,何况是为人师长。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社会普遍强调和遵循的都是急功近利型的竞争模式和发展思路。若以这个作为行为准则,有利可图的,大家就争先恐后、趋之若鹜;没名没份的,大家都退避三舍、恐及其身。那么久而久之,在利益面前人们将道亦无道;大而推之,则国将不国。

所以就大人和孩子一块学习《弟子规》来说,我觉得倒不失为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不断进步的有益尝试。大人自己通过学习和力行《弟子规》,每一条都和孩子一起学,一起做,不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大人都坚持原则不动摇。久而久之,孩子必将在学习生活、待人接物和尊老爱幼等方面有一个可人的进步。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4

今天,老师教我们读《弟子规》,老师主要讲了《弟子规》中“入则孝”这部分的内容。讲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做一个孝顺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读的很快,读完后,蒋老师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吵架?在家和妹妹有没有抢玩具?在学校有没有和同学打架?坐公交车有没有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见到老师有没有向老师问好?老师问我们平时是不是都是这么做的。这时,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想到了昨天妈妈在检查作业作业时,我有一个拼音写错了,妈妈向我指出了错误,可是我却很不高兴,还生气,一晚上没有理妈妈。

今天读了《弟子规》,我才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古时候的小朋友都知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却没有做到。妈妈向我指出错误是为了帮助我改正,我怎么还可以发脾气呢,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妈妈道歉,向妈妈说对不起。

以后我要象《弟子规》里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为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读到这里我想到到了自己,平时都没有做到,妈妈叫我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 ,不能及时的去做,还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批评教育时,也不虚心去听。

上面这些我都没有做到,以后还要多学习怎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好孩子!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它是一本书,我们把他叫做“宝贝”,因为它里面的每一句的句子,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能认真的按照里面的每一句话去做,那你肯定是个大贤之人。

自从老师给我们每人一本弟子规后,我们就每天都要学习它,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感兴趣,可慢慢地我觉得我们不仅仅要去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真正的去把我们学到的每一句话做到。将它当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身有伤,贻亲忧;德友伤,贻亲羞。”这句话我们身体有了伤害,会让爸爸妈妈担忧的,而如果道德上出现了问题会让我们蒙羞的。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在学校的小店问口,进了小店,发现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便偷偷的将一本小本子,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中,老板眼睛闪亮闪亮的,一会儿就被老板发现了,本来老板想告诉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但是最终那位老板选择原谅他一次的机会!他的妈妈知道了之后,感到非常羞,她在心里想:我怎么会生下一个这样的孩子呢?后来跟小孩子讲过之后,小孩子改正了,因为他学过了《弟子规》这本书。

你们看《弟子规》我说的没错吧!这就是一本真正的“宝贝”。我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的'说“我”董芳琴,一定要做到里面的每一句,感动大家,让大家都做一个“孝”字在心的人。

六年级《弟子规》读后感6

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