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进修社 人气:3.07W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

利用暑假,我重新温习了《鲁滨逊漂流记》,又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福笛,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书中所写的主人公鲁滨逊所经历的故事,基本上是照实来写。

该书共分为三部份,情节跌宕起伏,很令人深入。故事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殷实家庭出生的鲁滨逊,为了寻求刺激,不顾父母的反对、朋友的劝阻、妻子的挽留,去船上当一名水手。第一次下海的他,一切都是新奇的、刺激的,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和向往。然而却遇上了恶劣的风暴,随后又似要吞噬船只。巨浪、风暴、漩涡以及雷雨等的可怕恶劣的自然天气现象,这些都是鲁滨逊未曾遇过,也不曾见过。所以这些给鲁滨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虽然海上的危险重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退缩、放弃。面对再一次的航海选择,他依然坚定自己的梦想。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次航海改变了鲁滨逊一生的命运。由于他乘坐的那艘船遇上大风暴,所以遇难了,唯有他被海水冲到了礁石上。等到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石头上。接着奋力游上离自己最近的陆地。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鲁滨逊并没有绝望,而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刻服了心理的障碍,战胜了种种困难。因为他坚信办法总是比办法多。

第二部分写鲁滨逊依靠自己的智慧,学会了造房、驯养山羊、修造船只、做家具、烘制面包,而且还有自己的葡萄园和小麦地。他还坚持每天记日记,不仅有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还有每天自己的思想反省。凭借自己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勤劳好干的精神,不仅让自己存活,而且还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将要成为野人美食俘虏。因为救俘虏的那天是星期五,所以便给他取名为“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便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伙伴。直到有一天一艘船只经过荒岛,船长和船员因为叛乱而被送到了荒岛上,鲁滨逊想出了妙计帮助船长平定了水手的叛乱,夺回了船只,并结束了在荒岛上长达二十八年的孤独生活,回到了英国。

第三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的种种情景。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继承了丰厚的财产,生活较为宽裕、安逸,但鲁滨逊不喜欢如一潭死水的平静生活。在妻子生完孩子后,就坐船航行到东印度群岛,并去了巴西,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很佩服鲁滨逊敢于冒险、不满于现状、面对困难不畏惧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他身上我明白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辛勤付出,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一个人孤苦无依,凭靠双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可以将无变有;凭借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将苦变乐。让我学会生存!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2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们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来的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这本术主要讲了鲁滨逊·克鲁索决意周游世界,可是在一条船上遇到了风暴,一个人漂流到荒岛,靠自己造房子,种粮食,养牲畜最后奇迹般回到欧洲。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应该去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就像主人公一样,虽然在一个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自己种小麦,驯养山羊,和吃人的野人做殊死搏斗,和太平洋一样广袤无边的孤独抗争这不都是面对困难,不逃避不放弃的精神吗?最后他把荒无人烟的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精神和物质上的乐园,还是回到了家。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做错了不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去找别人的不足,这何尝一种面对困难而逃避的做法吗?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于真谛。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3

自从读了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小说后,我的心就如同那波澜起伏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息,而我仿佛也随着主人公置身于大海中,劈波斩浪的在海上航行。这篇小说就是文学史上的名花异葩——《鲁滨逊漂流记》。

这篇小说不仅仅拥有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还如同一座蕴藏丰富的宝矿。那动人心弦的情节和源源不断的知识,让我情不自禁的在它身旁津津有味的阅读,直至爱不释手。

真正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文中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鲁滨逊。他的那种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把我彻底的折服了。一幕幕曲折离奇的事情却没有把他打败。他凭着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精神冲破了命运,冲出了死神的手掌……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有那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吗?我有足够的能力去度过那被困于荒岛20年之久的野人般的生活吗?……想到这儿,我又回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现在,没有那恶劣的生活环境,也没有那历经磨难煎熬的命运,却不及鲁滨逊的一丝一毫。

我想,我们也可以,也可以做一个坚强不屈,不向挫折低头的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从骨子里真正流露出勇敢和坚强的人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4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

这个假期我重读了全译本的《鲁滨逊漂流记》。对比我以前读过的图画本,内容更精彩,更生动。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故事的主人翁鲁滨逊是一个从小喜欢冒险的人。他的第一次航海很不幸,遇上了风暴。即使这样,几年后不甘心平庸的他又一次踏上了航海的旅程;可是他们的船触礁了,除了鲁滨逊一个人,其他的无一幸存。鲁滨逊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漂到了一座荒凉的孤岛上。后来,他克服了悲观、绝望的心理,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小岛上建成了一座庄园,一共生活了二十八年,有许多非凡的经历。

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他不怕困难,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劳。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不仅能自己捕猎,还能自己做陶器,造船,造房子,搭帐篷。生活中他还很善于记录特别的事情,善于积累经验。他的这些能力使我非常敬佩。

再看看我自己,衣食无忧,可是我一点也不能体会父母的辛苦,不知足,有时甚至牢骚满腹。他的故事启发我:在我的生活或学习中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要积极地面对它,克服它,一定要坚持,不断努力就能成功。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不是每一件事都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向着目标努力,就可以实现。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6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呀,有一本书,时时刻刻在陪着我,它的名字叫《鲁滨逊漂流记》。

故事发生在一个孤岛上,主人公鲁滨逊因一次意外流落到了孤岛上,然后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的故事。最后,他靠着智慧,在这里生活,盖房子,养殖动物,顽强地活了下去。就这样过了二十八年后,他终于回到了祖国。

鲁滨逊用他那勇敢,坚强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鲁滨逊那坚强,勇敢的品质是十分可贵的,因为他在孤岛上,没食物,也没水,没衣服,也更没有房屋供他住。他靠着一双手,顽强地活了下来。而我呢?正好与他相反,胆小如属。有一次妈妈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拉着我去玩密室逃脱。听到这个消息,我吓得面如土色。在妈妈的再三劝说下,我才答应去试一试。一进去,只不过是灯光暗了一点,我就开始放声大哭,硬是要出去,可没办法,工作人员已关了门,我才死了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几关下来,我根本没有在玩,一直跟在妈妈的身后。直到出来,我还在哭哭啼啼的。相比之下,我是多么胆小啊!如果我要是流落荒岛,不出三天,不是被饿死了,就是被森林里的野兽给活活吓死。

书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书是一位朋友,在我困难时帮助我;书是一位良师,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7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逊。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放下书本,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逊,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勇敢。

鲁滨逊是一个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的人。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着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然而,鲁滨逊却一心想外出闯荡,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在一次海上航行中,鲁滨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撞到了巨大的礁石上,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以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他终于获得了重生:他先后把三个山洞建造成了自己的家。一开始,他以捕杀野兽为食,用野兽皮制作衣服。后来,他自己种植了谷物,并制作出了面包,饲养了许多牲畜,还砍来了木材,制造了船只。凭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使自己存活了下来,还在一天救出了即将被野人吃掉的俘虏:星期五。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后的天,海边停泊着一条英国货船,船上发生了叛乱,水手绑架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帮助船长平息了叛乱,船长为感谢鲁滨孙,答应鲁滨逊把他带回英国去。船又在海上漂流了半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想: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我想我是不敢的。不要说只有一个助手,哪怕有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我也没有那个胆量会去与野人们拼搏。我想我不仅不会冲上去与他们殊死拼搏,还会躲在某个角落,默默的祈祷上天保佑他们发现不了我,希望自己能活下去。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软弱无能。从出生到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美好的成长道路。我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却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亲口品尝过生活中的苦涩。我天天过着出了事有爸爸妈妈顶着,每天不愁吃不吃穿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其实我们要具备鲁滨逊那样的刻苦奋斗的精神,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不幸时,都不能被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去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厄运,挑战自我,就可以做出超出自己想象的奇迹来。只有这样,才能像伟大的鲁滨逊那样,成为一个的胜利者。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

星期天,我在图书馆看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被鲁滨孙乐观顽强的精神所震撼。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英国的鲁滨孙十分喜爱航海,但在一次风暴中,船被海浪打翻了,只有鲁滨孙一人幸存下来,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并在那个荒岛上生活了二十余年,最终成功返回英国的故事。鲁滨孙的独立生存的能力让我为之震撼。他的不畏艰险,积极乐观,机智勇敢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向鲁滨孙那样学会生存,要做环境的主人,我们要主宰自己的命运。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只有高学历,而连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都不会的人。

在社会中会顽强生存的人很多。正如美国18岁的汤姆森,他在农场操作机器时,一不小心他的手卷了进去,被机器切断了,当时周围没有一个人,汤姆森强忍着剧痛跑了四百米到了农场的办公室,他用嘴咬开了门栓,凭着汤姆森超强的毅力,他终于进了那间小屋,他用嘴咬着铅笔头,一下一下的拨动号码,并打通了汤姆森表哥的电话,他成功求救。汤姆森在等待救援人员来的时候,他又把断臂放在接满水的浴池里,以防血的大量流失。当医护人员赶到时,他们把汤姆森抬上单架,临行前汤姆森冷静的对医生说:“不要忘了带上我的手。”经抢救,医生成功为汤姆森进行了断肢再植手术。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汤姆森身上像鲁宾逊那样所具有的刚毅、沉着、坚强。这是我们普通人在遇到险境时所没有的,他在临行前也不忘说一句带上他的手,这样可以方便医生给他做再植手术,他在危险面前还是那样的沉着,汤姆森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生存之道。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鲁滨逊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战胜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9

读了《鲁宾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我小小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鲁宾孙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终于有一天,我耐不住鲁滨孙的软磨硬泡,马上就到书店买了一本原汁原味的《鲁滨孙漂流记》我废寝忘食,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看完了这本书,鲁滨孙那勇敢、机智、冷静的传奇经历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鲁滨孙在一次航海的途中遭遇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船沉没了,船上的同伴们都葬身于海底,只有鲁滨孙一人幸免于难。然而,鲁滨孙并没有因此而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最终用沉着冷静勇敢战胜了恐惧。他用他超凡的智慧解决了一个有一个的生活难题,他还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建起了自己的美好家园。鲁滨孙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这是多么漫长啊!换做我们这些普通人,早已没了生存的希望,这是多么艰难的度过啊!只有鲁滨孙这种勇者才能创造出这种神话!我对鲁滨孙的崇拜之情日夜俱增,因为我感到自己身上正缺乏这种坚强的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人生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等着我们,只有像鲁滨孙那样不怕困难、勇敢生存的恶人才能够迎来美好的明天。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世界名著。它采用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将自己遭遇海难,历千辛万苦在无人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成为大富翁回家的经过。精彩纷呈的故事、逼真自然的细节让人如身临其境,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并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打造鲁滨孙这个出神入化人物的人就是英国作家笛福。

笛福原名丹尼尔·笛福,英国重要小说家。他五十九岁开始小说创作,第一篇作品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并大获成功。鲁滨孙的原型是一个英国人,他因得罪船长被放逐到荒岛上,历时两年才被过往船只救出,其人并没什么作为。事情被报道后,笛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素材,用他那如椽大笔细致刻画了鲁滨孙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类文学史上留下了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写作时的状态。每次写作文,同学们就一片哀叹之声。有人抓头挠耳、眉头紧皱,有人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有人左顾右盼、无计可施,更常见的是“摸”出作文选“摘录”……耳边“没话写啊,没事可记啊!”络绎不绝。其实这都跟我们平常不重视积累素材有关。古人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只一味沉湎于应付考试,当然会觉得无事可记,乏善可陈。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这段话来自福楼拜对莫泊桑的写作指导。细细咀嚼这段话,你会发现素材来源于生活,来自于身边,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素材就无处不在,无穷无尽。

语文老师常说:“语文既生活。”前几天早上刚刚下了一场急雨,好多同学没有准备,都遭了雨。在雨中,有人脚步匆匆,恨不得多生两只脚;有人一边疾跑,一边回头招呼同伴;有人将手上的书本顶在头上,另一只手掩住额头……好一幅雨中图!

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和感悟人生的心境。这也是我读《鲁滨逊漂流记》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