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渡赤水的故事

进修社 人气:1.19W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以下是励志网分享的关于四渡赤水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的真实故事

  一渡赤水

长征组歌中唱到: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呵呵,分析历史的人就是有这点不好.我们要破除很多以往的观点.

老萨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分析四渡赤水,得出二点结论:

一. 四渡赤水的前三次并非成功的军事战术行动。而是针对局势的急剧变化作出的应变行为。就当时情况来说,这些行为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还谈不上出色!

二.四渡赤水的前三次,毛泽东并没有拥有完全的指挥权。当时中央的军事决定仍然是中央政治局或者是中革军委集体民主决议的结果。到了四渡赤水以后,毛泽东才逐步拥有最高的指挥权。所以,认为四渡赤水全都由毛泽东指挥,是不符合历史的。

好了不罗嗦了,说正文.

之前的形势

红军为了开遵义会议,已经在遵义附近休整了快二周.

在遵义会议之前的重要会议—黎平会议上(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预演),毛泽东当时提出-因立即改变李德博古在长征前制定的《前往湖南湘西和贺龙肖克回合》的战略。而是应该改变红军行军方向,立即赶往黔北和川南(长江以北的川南),建立一个新的苏区.

老毛认为,黔北敌人军事力量薄弱,并没有湘军桂军之流的强敌。当时盘踞黔北的是侯之担几千大烟兵,数量少且战斗力差,不堪一击.而黔北又有约2万平方公里的不小地域,可以做红军所擅长的运动战战场。总之,如果红军要在近期建立苏区,最实际的选择就是黔北.

这个决定得到了包括博古李德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批准,除了朱德有一些不同意见.

作为在西南作战多年的老军阀朱德来说,他深知黔北的贫穷和落后.朱德说:黔北和井冈山一样,贫穷的很,我们三万多人怕是没法长期待下来的.

当时毛泽东他们还没有觉得朱德话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到了主力打过乌江,又赶跑了不战而逃的侯之担,占领了遵义,桐梓以后,环顾四周才傻了眼.

此时的黔北实在无法用一个穷字可以形容。当时的情况,真可以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来点评: 地无三尺平(多山),天无三日晴(多雨多雾),人无三分银(极端贫穷).

黔北老百姓穷的让红军瞠目结舌,虽然他们很多人也是来自江西南部赣南山区的穷苦农民家庭。但是在这里,他们大开了眼界!

红军战士惊讶的发现,此处有很多人家连裤子都只有一条,因为没钱买布.

很多老百姓自称干人(也就是要饭的),他们一年所能得到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八个月的.剩下的时间,只能用野菜树皮和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替代.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因为饥饿死去,饥荒基本从没有从贵州根除过。

而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生下的女孩因为将来不是壮劳力,往往当场就被溺死.很多男孩生出来也被卖给人贩子,因为家里养不活.由于贫穷,营养不良,弃婴等因素,当地婴儿出生后数周内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在这种鬼地方,由于贫穷是普遍现象,很多小地主和贫农从外貌上看起来都差不多.

红军本来每到一地,就通过打土豪获取军事补给的.但是在贵州,很多村子和小镇甚至找不到一个有点钱的土豪,赤贫是普遍的现象!

王家烈说:贵州粮食种植不多,主要靠农民种植鸦片,运出省卖掉以后,再用鸦片款购买粮食回省。

所以贵州老百姓平时自己也遭遇严重的粮食不足,哪有多余粮食提供给红军。

红军在黔北连柴米油盐也得不到,生存非常艰难,几乎活不下去。

除了极端的贫穷,没有军事补给的来源以外,红军在这里也无法获得兵源补给.

黔北地区面积虽然不小,但是由于地形等特点,人口并不多.

况且贵州还有的要命的玩意,就是大烟.当地18岁以上的成年男人几乎人人抽烟.妇女有时候也抽,当地还有妇女抽了大烟奶水就好的说法.至于小孩子生病了,也往往用大烟吹到他的鼻孔里面治疗,据说是万能药!

红军没法使用抽大烟的士兵,红军战士中也没有人抽大烟(红军抽大烟和赌博嫖妓一样,都会受到毫不留情的严惩.战时还要枪毙的).

红军在贵州遵义一带勉强招募了4000人的新兵,其中有不少是有烟瘾的!

因为此地实在找不到没有烟瘾的年轻人,红军只得被迫给这些新兵和当地挑夫一些抽鸦片.让他们在军医的帮助下,逐步将烟瘾戒掉.

这种情况下,红军没法招募到更多的新兵,也就没法扩大自己的规模.

除了以上的问题以外,遵义地区从战略上来说也是对防御作战极为不利的地区.

黔北北有长江,南边和东边又有乌江,西边则是数道横断山脉,很容易被敌人封锁切断.

此时薛岳中央军的8个师已经基本搞定了王家烈等贵州军阀,开始把视线放到黔北的红军上.

在薛岳的命令下,周浑元和吴奇伟的10万主力开始向黔北靠拢.

总之,红军在黔北很难建立一个稳定的苏区的愿望,现在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此,在遵义会议上,中央虽然把毛泽东放到军事一把手的位子上,但是否定了毛泽东在黎平会议提出的建立黔北苏区的提议.

当时刚刚被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的四川人刘伯承,在遵义会议上明确说:我们应该打过长江去,到川北和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北苏区.四川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川军战斗力又比较低下,红军还有强大的四方面军的支持,总之条件比贵州好的多.

对刘伯承,在云南当过军阀的朱德也表示认可。朱德还提议应该渡过赤水立即北上,选择长江泸州一带作为渡口.因为此处水流缓慢,渡口又大,适合红军大部队渡江.

更重要的是,如果从泸州强渡成功,红军就进入了成都平原,直线行军二百公里就可以赶到川北,这是最近的一条路!

如果不能进入成都平原,那么红军可行的就是必须改道北上,经过四川和西康省交界处,绕一个至少上千公里的大圈子,还有可能爬过危险的大雪山和千里无人烟的草地,才能同川北的四方面军回合。

绕这个大圈子的距离,大约是经过成都平原的三到四倍(这还是地图上的距离,如果加上爬山和穿越高原,至少也是六到七倍),而且行军地形极其恶劣,很多又是少数民族控制区,种种可怕的困难一目了然!

所以,对从泸州一带渡江这个提议,当时中央政治局成员一致表示同意,毛泽东也认可了这个决定.

1月20日红军中革军委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规定作战方针是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实行总的反攻,赤化四川。 具体则为: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于是,红军主力1,3,5,9军团从19日开始离开遵义和桐梓火速北上,一渡赤水由此展开了.

但是一渡赤水却并不成功,甚至是比较大的失败.

红军本来想占领赤水县城北上,因为赤水县城是贵州境内的一个大渡口,它离川南的长江渡口泸州和合江都是非常的近,就战略上来说是很重要的。

要占领赤水县城,就必须先占领赤水县城下面的小城土城.

占领土城的任务,由林彪完成。

红军的进展开始确实比较顺利,24日,林彪的红1军团飞一般的占领了黔军控制的土城县城.虽然从遵义到赤水一带的道路条件恶劣,满是泥泞,很多地方烂泥齐膝。但是这阻挡不了飞将军林彪的部队。

林彪的进军极为迅速,当他火速赶到土城的时候,驻守的黔军根本没有丝毫准备。

该部黔军是伟大的侯之担残部,当时侯之担已经扔下部队携宽逃到重庆,后被国民党特工抓获。

余下残缺不全的三个团由侯之担的堂弟副师长候汉佑率领,盘踞在侯的老地盘桐梓,土城,赤水一线。

侯之担的残部看到“候大老板”都溜了,谁有心思继续和红军拼命。

遭到突袭的以后,黔军立即张皇失措,几乎没有抵抗就望风而逃了!土城的老百姓打着红旗,迎接红军。

但红军占领土城并没有多久,就接到川军郭勋祺旅靠近土城的情报.

不愿意和红军火拼的四川刘湘

这里老萨简单说明一下四渡赤水另一个主角川军的情况.

当时控制川南,川东和成都平原的为四川一号军阀刘湘.

刘湘1890年出生在四川大邑,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20岁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22岁加入四川陆军,在大名鼎鼎的熊克武麾下任一个营长.

刘湘为人非常聪明又颇有政治和军事能力,很快就成为熊克武的爱将,逐步升到团长,旅长,师长和军长等职位.

刘湘这个人在四川军界混了20年,先后参加了护法战争,川滇黔战争,北伐和四川内战等等400场各种战斗,军事政治经验极为丰富。

在多年残酷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刘湘也养成了冷酷无情和狡诈多智的作风.

刘湘外貌忠厚,甚至很多说他看起来傻乎乎的.但是其政治手段非常高明,在长期的内战中,其接二连三的斗败四川所有强悍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1920年,刘湘在熊克武的扶持下,任四川省省长和川军总司令.

1925年,刘湘击败他的好友――四川大军阀杨森,将其主力六十多个团打的仅仅剩下残缺不全的六个旅,还占领了杨森在川东的21个县的地盘.杨森由此元气大伤,5年之内没有敢和刘湘再争高低.

1932年,刘湘和他的堂叔刘文辉激战,在这次规模空前的四川内战中.刘湘利用各种出色的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最终把这个可怜的堂叔刘文辉所部12万人打的只剩2万多人.一度控制四川省一半领土的刘文辉狼狈丢掉在四川的地盘,逃到了荒凉偏裨的西康省.

自此,刘湘成为四川毫无疑问的一号人物,四川其他军阀如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等人,都无力正面对抗.

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以后,蒋介石就正式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自此成为中央认可的四川一号人物.

当时刘湘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他共有6个师又3个独立旅,一共82个团,总兵力12万人.加上附庸刘湘的军阀,刘湘可以使用的部队约有20到25万!

但是,刘湘此时情况也不太好.当时,刘湘的地盘,面临着三大威胁。

第一就是张国焘的10万红军盘踞在川北一带.众所周知,四方面军在黄埔出身的名将徐向前领导下,纪律严明,作战顽强,颇多强悍的战将(比如许世友,王近山,陈锡联等),战斗力非常可观.刘湘的川军和其比起来,战斗力颇有不如。在和四方面军交手中,刘湘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什么胜迹!

其中最大一战在1933年10月,刘湘集中了四川各军阀的20万主力围剿张国焘的四方面军。结果因为四川军阀各部都试图保存实力,川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双方激战8个月,刘湘被徐向前打的大败,单单被俘川军的就有2万人!刘湘由此了解红军的战斗力远强于川军!

所以刘湘一直把张国焘作为心腹之患,一日不除一日不得安宁.

第二,就是四川各地的几大军阀.杨森,刘文辉,田颂尧,邓锡侯之流虽然都暂时臣服于刘湘的势力,但他们仍然各有数万嫡系武装和自己的地盘.他们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争夺四川的大权.

第三,就是中央军的虎视眈眈.可以说,四川省在抗战中的重要性,刘湘自己也心知肚明.四川作为持久抗战最为重要的一个大后方,绝对是中央志在必得的一个省份,也是蒋介石计划的红军长征的最后一站.

按照川军低下的战斗力和四分五裂的现状,刘湘很难正面和中央军对抗.

但是,中央方面也有顾虑。川军毕竟有30万之众,加上四川地形的特殊性,中央此时还不便于直接使用武力攻取四川,而还是准备使用对付贵州王家烈的那套,压迫红军进入四川,然后派中央军以追击为名跟进.借机收拾刘湘等军阀,从而尽量较少自己的损失.

对比红军,刘湘一直把蒋介石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他说: 我们同红军作战的结果,幸而胜,也是替蒋造机会,若失败,那更不用说了。所以无论如何,要阻止蒋派兵入川。

刘湘对应中央红军的战略

此时面对占据黔北的红军,刘湘的战略很简单,一个字:堵!

刘湘绝不愿意让红军渡过泸州一带的长江进入川南他的地盘,也不愿意和红军火拼损失自己的实力.

刘湘认为自己本来光是对付以上的三个敌人就已经颇为不支了,尤其他的主力还被川北的四方面军打的一塌糊涂.此时哪还有精力分二线作战,分别对付川北和川南二股红军.

况且张国焘此时虽然在川北活动,但是主要地盘还是在川藏交界处的边远地区,远离刘湘控制的核心地图成都平原.

如果中央红军强渡泸州一带长江成功,那么主力直逼刘湘的老巢成都和重庆,这是刘湘做梦也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上面成为事实,刘湘必遭中央红军严重打击.此时,他的三个敌人任何一个都会毫不客气的夺取他的地盘和四川一号人物的位子.

这对于有着丰富军事政治经验的刘湘来说,自然是不可容忍的.

所以刘湘曾经对爱将郭勋祺说:我和朱毛无怨无仇,他们只要不进入四川,我是不会和他们动刀动枪的.但是,如果他们进入了四川,我就只能和他们刀兵相见了!

刘湘的军事计划很精明,就是拒敌于国门之外,坚决把红军阻挡在长江以南的黔北和川南几县.绝对不允许其渡过泸州一带的长江,进入成都平原.

为了这个计划,刘湘使用的是二个相关的战术步骤:

其一,建立铜墙铁壁的沿江防御工事.刘湘在红军有可能渡过长江的宜宾—泸州—重庆的长江沿线修建了一条极其坚固的沿江防御工事.在这条长达六百多公里的沿线上,刘湘修建了大小的上千的碉堡,并且驻扎了45个团的强大部队.

当时刘湘部除了唐式尊的5万人在北方封锁张国焘以外,所有主力全部南下到长江一线。

按照红军当时3万多人的兵力,要突破依靠长江天险修建的这条坚固的防线,基本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

其二,刘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长江防线的外围部属了8个战斗力很强的主力旅,任命潘文华为长江南岸剿匪总指挥.刘湘命令这些部队在沿江防线外围机动作战,尽量把红军拦截在黔北和川南几县,全力阻挡红军接近长江.

1月16日,刘湘判断红军数日之内就会离开遵义,直逼川南.他下令潘文华所部几个旅,分别从泸州,合江等地出发,抢先占据红军北上重要的道路—赤水县城和土城渡口.

失利的土城战役

很快,红军和川军在这几个关键地域遭遇.

26日,红军1军团1师首先在赤水县城西15公里的黄陂洞和川军教导师章安平旅二个团发生遭遇战.此处道路狭窄,川军又利用之前在高地修建的碉堡,用重机枪把红军的前进道路牢牢封死。激战数小时,红军和川军旗鼓相当,十数次肉搏战不分胜负.

但是此时川军达凤岗旅二个团赶来增援,川军兵力大大超过超过红军1师。

红军无奈,被迫后撤。该战川军章安平旅伤亡200多人,红军伤亡约300人。

抢占赤水县城这个重要大渡口的军事行动,失败了!

27日晨,毛泽东得到川军教导师郭勋祺旅孤军逼近土城,试图占领土城渡口的情报。毛泽东和周恩来说,郭勋祺一个旅4团6000多人,胆敢长驱直入逼近我数万红军集结地,实在是过于狂妄。土城附近的地形三面是山,很适合打伏击战。我们集中二个军团一万多人,把这个旅整个吃掉。这样一来消除敌人土城渡口的威胁,二来打击川军的嚣张气焰。

周恩来和朱德等人都表示同意。

于是毛泽东部属了红5和红3军团主力,在土城附近2公里外狭窄地域――青杠坡,围歼郭勋祺旅的计划。

这是老毛从遵义接手红军权以后的第一次大仗,但是他的对手郭勋祺也并非菜鸟。

郭勋祺17岁参军,由于作战勇敢和善用计策,在川军中颇有名气,有“莽娃”和“熊猫”二个外号。27岁时候,在刘湘部下任少将旅长,由于其头脑灵活,颇受刘湘器重。需要说明的是,郭勋祺在担任旅长之后,曾经和陈毅,刘伯承私交甚好(郭和陈毅都喜爱球类运动,曾经一起踢过足球),并且还加入了共产党。但是,中共大革命失败以后,郭勋祺立即宣布退党,依旧在刘湘麾下效力。

精明的郭勋祺此时判断红军很有可能在土城附近设伏,严令后方潘佐旅保持和自己六小时之内的距离,同时要求赤水县城附近另外二个旅(在赤水获胜的二个旅)也火速赶赴土城。

27日中午,红军董振堂的红5军团向进入埋伏圈的郭勋祺旅开火,同时派出红5军团1个主力师迂回郭旅后方,切断其退路。

但是,郭旅的战斗力显然超过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想象。

红军据传统观念认为,黔军和川军都是大烟兵,装备士气都是中国倒数一二,战斗力不值得一提。按照毛泽东的估计,红军三倍兵力优势,加上抢占有利地形,最多三四个小时就能把郭旅全歼。

他是,红军对手并非传统的川军。

1931年刘湘深感老川军战斗力差,武器装备低劣,很多都是流窜各地的四川土匪和地方民团收编而成。这样的部队打打川中内战还可以,根本无力对抗中央军,红四方面军等战斗力较强的军队。刘湘下决心组建新式的川军部队。他一自己嫡系模范大队9个营为基础,加上自己的警卫旅,共编组为3个旅的精锐部队。刘湘为了这支部队,特地从上海花费巨资购买了3000多支德式毛瑟步枪,还有600挺英制路易斯轻机枪。刘湘对这支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并且杜绝抽大烟的行为。

该师组建以后,刘湘对他非常满意,给其命名为川军模范师,作为川军样板性质的部队。

至于郭勋祺所在的川军教导师,和模范师也差不多,也是一支新式装备,战斗力很强的新式川军部队。

这两个师本来都是刘湘的看家嫡系部队,平时绝对不会拿出来用。但此时红军大火就要烧到眉毛,不用也不行了。

郭勋祺的部队,就是教导师第三旅,后面的潘佐旅是教导师独立第四旅,都是刘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而且这个郭勋祺治军很有一套,他的部下战斗力并不弱!

郭旅的川军在战斗中,纪律严明,火力也相当厉害,甚至勇于白刃战。这和一触即溃,看到红军上刺刀就逃跑的黔军完全不同。

郭勋祺遇伏以后,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抢占阵地还击,并且利用旅属炮兵和重机枪部队向红军猛烈开火。

红5军团和郭旅激战3个小时,互相伤亡惨重。但是红5军团面对顽强的川军,没有能够攻陷其核心阵地。

在这3个小时内,郭勋祺急令后方不远处教导师潘佐旅火速增援。

此时,迂回到郭旅后方切断其退路的红4师突然和潘佐旅遭遇,双方激战。红军没有能切断郭旅和潘旅的联系,也无法阻挡川军后续部队对这二个旅的增援!

潘旅一部增援过来,川军人数猛增到8个团1万2000多人,和红军的兵力基本相当了。

双方由伏击战转变为拉锯战,激战到28日清晨,红军和川军仍然不分胜负。

毛泽东见到势头不好,下令后方战斗最强的林彪红1军团2师和干部团火速支援,务必在上午全歼郭旅和潘旅!

但是此时林彪的部队已经受命长途奔袭赤水城,主力部队现在离土城较远,大约有半天的距离,没法立即赶到。在附近的只有陈赓的干部团了!

此时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候,朱德总司令亲自带领警卫员去一线督战。毛下令,让陈赓的干部团迅速加入战斗。这支部队战斗员多是五年兵龄以上的老红军,以往都是排长连长的军官,只是由于特殊的需要加入这个团的。该团从事军事教学和中央首长的警卫工作,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一般绝对不会参战。该团有1000多人,和红军大部分部队不同的是,他装备不少自动武器,重机枪和迫击炮。

这个团加入战场以后,川军开始不敌了。

川军最前面的一个团开始被迫后撤,莽娃郭勋祺此时下达了后退一步,就地枪决的命令。

该团团长袁治得到郭勋祺的命令以后,亲自赤膊持大刀上阵,舞刀阻止溃败下来的川军后撤。

川军士兵面对大刀不敢后撤,只得硬着头皮就地抵抗!

此时红军已经看到胜利的希望,朱德为了鼓舞士气,冒着炮火亲自赶往红3军团前线督战。

但是就在此时,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川军模范师廖泽旅突然在郭旅后方出现,他的二个团开始向红军发动反攻。红军已经到达强弩之末,无力阻挡这支生力军,川军一路打到离毛的白马山指挥部一二里的地方。双方实力天平再次迅速扭转。

面对蜂拥上来的川军3个旅,土城内的毛泽东这时候还是比较务实的。他认为既然没有短时间吃掉郭旅,再打下去川军只会越来越多,即使把红1军团调来,也无法全歼川军。这样打消耗战没有意义!

毛提议红军火速脱离战斗,放弃遵义会议决定的从赤水县城渡河,然后强渡长江的计划。改从土城西渡赤水,伺机夺取叙永,古蔺县城,从赤水以西找机会渡过长江。

这个提议被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一致通过。

1月29日凌晨3时,中革军委发出了一渡赤水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拟于今二十九日拂晓前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西进。原计划北渡赤水后从泸州至宜宾之间再北渡长江的方案取消,改为西渡赤水经古蔺南部寻机从宜宾以上的金沙江抢渡。

红军主力迅速渡过土城一线的赤水。

土城战役,川军损失约3000人,其中郭勋祺旅伤亡800多人,红军损失也大体相当。这个损失对于用兵10多万的刘湘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只剩下3万多人的红军来说,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兵力,基本相当于损失掉了在遵义招募的3000新兵。

此战后,熊猫郭勋祺得到蒋介石的提升,从少将升为中将!

毛泽东出山的第一仗就打败了!

红军渡过赤水以后,发现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此时川军另外几个旅已经控制了红军北上必经的叙永,大坝等几个县城。

2月2日,红1军团2师受命攻打叙永,但是面对川军优势兵力激战二天没有打下。

2月3日,红军转向叙永西方大坝,试图通过此处北上长江,又被川军刘兆藜旅拦截。

3日到6日,红军接连在叙永,毛坝,大坝,天堂坝从东到西的一线和川军遭遇激战,但都没有取胜。

毛泽东他们由此判断,川军为了组织红军北上接近长江,已经在长江南岸一线驻守8个旅的重兵,拼死阻止红军北上。

加上此时中革军委也通过敌人俘虏和截获电报得知刘湘用了30个团来防御长江沿线。

毛泽东对朱德说:长江是大江和乌江不同,没有渡口肯定渡不过去。红军就算突破了外围敌军防御到达长江,恐怕也是无法渡过从宜宾到泸州一线的长江。

北上不行了,其他方向也走不通!

与此同时,中央军和黔军此时逐步向川南集结,云南龙云的滇军3个精锐旅向扎西不远的镇雄急进。

这种情况下,一渡赤水北渡长江的目的显然不能完成。

2月9日,各部红军纷纷向西进入云南省扎西地区集结,此时正是农历新年的猪年,但是红军已经没有时间过年了。在扎西,红军召开扎西会议,会议有几点:一是彻底罢免了博古总书记的位子,由洛甫担任。二是决定回师黔北建立根据地,重新夺回遵义,也就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方案。

当时,仍然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决策,由毛泽东提议!

2月15日,中革军委下达《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并于18日到21日 ,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准备在黔北建立根据地。

一渡赤水,试图强渡长江的目的完全没有实现!

在扎西,红军还做了整编,全军除干部团,共编为16个团,红一军团缩编为2个师6个团,红三军团缩编为4个团,红五、红九军团各编为3个团,总兵力共3万人。这和从中央苏区出发时候的8万6000多战士相比,已经损失了65%的实力。

TAGS: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