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生活经验分享

进修社 人气:2.69W

留学生活苦乐参半

德国留学生活经验分享

2012年,通过语言、技能、综合素质等层层选拔,武汉交通学校首届中德班的6名男生,踏上了德国留学之路。在遥远的异邦,小伙子们被分配在vechta和leer两座城市的汽车4S店或修理厂实习。

彭星今年18岁,是留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他告诉记者他们每周工作5天,每天8个小时,下午还有下午茶时间,每月可得到400欧元的生活补助。半年的时间里,小伙子们走遍了大半个德国,补贴尽管不高,但足以应对日常生活的支出。

小伙子们感到,国外的汽车技术更新较快,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自如地应对工作。工作时,经常会有技术指导人员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学习新的技术或是攻克难题,“人人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还要动手操作”。“在德国工作很开心,德国人虽然严谨但是懂得享受生活,这让我们觉得轻松。”小伙子们说,尽管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但他们还是经常梦见亲人,以及家乡的热干面。

洋师傅一样坏脾气

在国外实习和国内一样,都有师傅带着,师傅有一个共同点:坏脾气!李威第一个月跟了一个大块头德国师傅,有同事提醒他:这个师傅是厂里技术最好的,但脾气也是坏得出名的。尽管李威小心应对,但一点小事,还是会惹得师傅大发雷霆。“我能做的就是笑着看着师傅,师傅教技术时,我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一个月后,李威发现,师傅对他的态度明显改变了,经常手把手地教他技术活,语气也柔和多了。李威离开德国时,师傅还劝他留下来。

半年实习后,三个小伙子因为表现出色,均获得了实习单位的挽留。小伙子们考虑再三后,还是选择了回国,“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我们真的很想家!”

中国学生实践无优势

人走出国门,总会重新审视自己。李威觉得,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还是举世公认的,理论基础很扎实,接受能力也快,但是动手实践能力的确令人汗颜,“在国内时,大家都说中职生的动手能力强,但出了国,才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真不算强!”

德国汉诺威中国中心机动车项目专家阿梅隆,是交通学校聘请的外教,在这一点上他表示认同。他说德国家庭的汽车拥有率较高,每家的孩子从小开始,就在父母的指导下摆弄汽车,小毛病几乎都能动手去修。此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校生2/3的时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他们毕业时找工作,由实习企业论证,德国的技能人才很过硬。

尽管有了留学经历,小伙子们并不认为身价就涨了。他们均表示,回国后还将继续学习德语、磨练技能,将来到德资企业工作,或者申请去德国上高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