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进修社 人气:9.45K

心得体会大学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全国 很多学校把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作为提高大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途 径。

科研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科研训练我学会了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即科技论 文是由科技工作者对其创造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 并 得以公开发表或 通过答辩的科技写作文体, 一篇完备的科技论文, 应该按一定的格式书写,并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还应按一 定的方式发表,即有效出版。科技论文的类型一般有论证型、科技报 告型、发现发明型、计算型和综述型五种。作为科技报告型论文要求 有作者自己的新见解,应提供所研究项目足够的信息,写出的原始资 料必须准确,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结果,使之成为进一步研 究的依据。

一篇好的综述型论文应包含有前人未曾发表过的新思想和 新资料,还要求撰写者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特 定时期内有关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写论文要避免 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还应避免用不得体的华丽词藻,或过 高过低的程度用语。国内的科技期刊要求论文题名的用字不超过 20 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 10 个实词。另外题名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化 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熟悉的外来语、符号、简称、缩写 以及商品名称。

此次的科研训练还让我意识到, 自己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重大 的科研成果没有多少认知, 通信行业是发展十分迅速更新换代非常快 的行业,掌握其最新的科研信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只浅显的学到学 校要求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 能力要跟上科技时代的发展, 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积极了解有 关本专业的'前沿科技信息, 自主学习本专业相关技术软件的应用并积 极培养自主常新的能力。

科技论文写作纪要与心得

1. 文章的类别/层次

文章有两个层次:一种为技术型文章。即介绍方法性的,如遥感类技术性文章可投至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一种为知识型文章。文章介绍一种新观点,新的知识。

举例:LAI很多人都做,比如用辐射传输模型或经验关系法可求LAI,这属于技术型的文章。但谁告诉你LAI重要,这是一个知识,这样告诉LAI重要的文章就属于知识型文章。Nature、Science也都很简单,往往通过实验得到了一些知识。

2. 文章写作点和科研点的选取

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但要有理论基础。如例1:以“物候年际变化对碳汇有什么影响”为例,现在多从生长季长度研究生态系统对固碳的影响,但滞后性对固碳的影响没人研究。从滞后性写了一篇文章。

从文献的讨论部分寻找潜在突破点。点也可以从别人文献的讨论部分寻找,看文献过程中要想有什么样的潜在突破点。如提到降水大家都是做降水量,对降水的pattern研究的较少。有一篇文章讨论部分说到:降水模式很重要,但目前由于什么原因,研究的人很少。故从降水模式出发,研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写成了一篇文章。

科研过程中一定要想法,这非常重要。并且认准方向后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因为挫折换来换去,这样就没有了积累,不利于出成果。

3. 关于文章写作

文章要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感觉。文章读完后,审稿人看后不能是一目了然就知道的东西;否则,肯定会被reject掉。要让审稿人看到你的文章很惊讶,而不是在他意料中。要让审稿人感觉:哦,原来是这样子的。要从图或数据中挖掘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并通过别人已发表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对我的结论进行证明。

文章的讨论部分很重要。很多人通过数据处理分析都能得到一个结果,但不会讨论。讨论结果要表出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什么,暗含什么样的道理,挖掘出更深刻的东西才能打动审稿人。例:通量数据得到的GPP,最后的结果中不同生态系统的GPP与一些因子(如温度T、DVI)回归的曲线斜率不同。如果到这里为止了,一点都不会新鲜。如说明曲线隐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在不同生态系统,GPP的决定因子是相互转化的,即不同生态系统GPP的决定因子不同(这就是知识)。这样的文章就更能吸引审稿人的眼球。

解释清楚文章中看似矛盾之处。对文章中出现的同样方法做出的两个不同的现象,如同样一种方法,得出A中关系是负,B中关系为正,要从机理解释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把潜在的能煞这种现象的说出来,引用参考文献作各种解释。

文章要完整。写文章时,得出一个结果,一定要把工作做完整,不要留给别人轻易往下做的机会,自己能做的一定要自己先做出来发表,也不要给审稿人Major revision的机会。

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套路。看别人文章时要看别人怎么写,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套路。如摘要模板,第一句给大方向、大同行看的,叶面积指数对全球变化很重要;第二句是给小同行看的,叶面积指数的精确反演很重要;第三句介绍现有方法不足;第四句本研究的方法、目标和亮点等……Introduction的撰写类似,Introduction很重要,但要注意在介绍已有方法时,注意将已有方法间的联系和逻辑表达清楚,而不一味的堆文献。

注意总结。对于语言,要通过看文献、语言专家修改、审稿专家修改找出为什么要这么改,避免下次出现两样的错误。

写文章要有积累,不能急。在没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时,先积累。可以先写一两篇中文文献,将现有的研究基础,谁在做搞清楚。也不要关注别人发了多少篇文章,水到渠成。

公式的表达或参数的变形都要有意义。每给出一个公式变形时一定要把物理意义,为什么要这么做;处理数据也要讲清楚为什么。如,对一个模型中的某个参数取对数变形,要说明道理,这样抑制该参数的高值,拉伸低值。

4. 关于文章投稿

投稿后,要多与编辑交流。举例:第一篇投到RemoteSensing of Environment的文章,没几天直接被Reject掉了,后发邮件和编辑交流,说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亮点,结果编辑又改意见同意送审了。

礼貌应对审稿专家意见。对于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有有礼貌的予以回复。即使专家由于自身原因误解了文章中表达的意思,也最好指出是自己在先前版本的文章中没有表达清楚,而不是指责专家看错了,这非常重要。

推荐审稿人很重要。一般编辑会非常忙,需要应对一大堆的文章,他通常会从引用文章中最多的,和改领域最新文章的作者中选取。

揣摩别人给的修改意见,包括

5. 关于文献阅读

建议泛读,精读不要太多,否则太浪费时间。只有与自己研究特别相关的再去精读,如果是自己所参考方法或技术的改进文章,也一定要精读,最后投稿时审稿很有可能被送到最新文章的作者。

若文章中方法无法重复,可以发邮件询问作者。国外的作者非常高兴别人问问题,这证明他做的东西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