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协议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进修社 人气:3.61K
大学生就业协议如何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众所周知,档案被誉为“第二身份证”,漠视档案将招来一堆麻烦。然而, 有的高校硬性要求学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提取档案的“通行证”;许多学生为了档案不被打回原籍,不惜签下假合同……

    学生

    就业协议造假迫于无奈

    近日,省城高校硕士研究生小珍在读完2年半后,即将毕业离校,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接下来她为如何处理档案的问题而烦恼,因为没有就业证明,就拿不到派遣证,如果把档案落在中国江西人才市场没有派遣证是不可行的;如果不办缓派学生户口和档案将打回原籍,迫于无奈小珍办理了三个月的“缓派”。她们班有的同学甚至办理了一年的“缓派”。

    2007年郑强毕业于某高校生物与食品专业,去年他进入了省城一家事业单位,单位要求调档案,他却因为把高校就业协议弄丢了,无法调动档案。多次与学校招生与就业中心交涉,最后的办法是郑强签下了学校的解约协议书,才把档案调到单位。毕业前,班里仅有约一半的同学找到了工作,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有的在实习单位弄个证明,有的找亲戚朋友帮忙。郑强盖的章,就是朋友店里的。“有个同学找学校的.一家超市,买了堆东西,让店主帮忙盖了个章。”郑刚说,“大学生就业造假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档案不要打回原籍,原因有多方面,有的同学不晓得打回原籍的档案是回到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还是县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更不晓得是何时打回,有的同学档案因不知去向而成为‘死档’。”

    与郑强不同的是,去年考上青山湖区公务员的小张也是麻烦重重,由于公务员不用签就业协议,要调动档案和户口,只有找家不相关的单位帮忙签了高校就业协议。如果不把档案从学校取出,根据相关规定,档案放在学校期间不算工龄。

    采访中,多数大学生表示目前就业主要是需方市场,应届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订的几乎都是单位的劳动合同,高校就业协议书就是一纸空文。有学生认为,学校用高校就业协议书作为提取学生档案的条件,是为了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学校

    就业协议是学生毕业必经之路

    8日,记者走访了省城部分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学工处工作人员解释,高校就业协议主要是为了保护学生,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后,能够有一个书面的法律文书来约束双方履行就业承诺;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相比,还是一个相对较宽松的文书,没有过多的要求双方遵守的规定,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前即已开始求职,协议书也可以作为应届毕业生身份的标识。

    据南昌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高校就业协议书是应届毕业生将来转移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等材料的必需文件,没有该协议书学校也无法发出派遣证,况且未来就业单位更不可能接受上述材料,即使与你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派遣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也无法调动档案,这还是对学生的利益有影响。

  江西人才市场

    档案管理有规定

    江西人才市场综合部工作人员表示,待就业学生档案管理是有规定的,根据中组部、人事部颁发[1996]118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第二章第四条还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记者手记:虽说制造虚假就业的是学生本人,但是探究其内因,与高校管理有关。

    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高校的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挂钩的环节多达18项。

    就业率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高校必须结合学校本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科结构,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高校要狠抓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及时纠正他们就业观念上的一些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