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进修社 人气:2.39W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关注生命意义,使假期综合实践逐渐成为一门特色课程,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阵地。

2、意义: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服务社区,强化社会责任。

二、活动要求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每个学生从三大类活动中选择参加其中的4~5项具体活动。活动过程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果,确保安全。班主任要全程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三、活动内容和主题

(一)综合实践类

1、今天我当家。要求每个学生在假期中当一周“见习家长”,承担全天家务,向父母献出孝心,并撰写见习感悟。开学后每班选出5篇A4打印稿上交团委展评。

负责部门:团委

2、青年志愿者进社区。青年志愿者进入社区进行保洁活动、护绿活动、社区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社区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开学后每班选出3篇A4打印稿上交德育处展评。

负责部门:德育处

3、创新发明在身边。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生活经验,结合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一项小发明、小创造;或撰写一篇科技创想文章;或写一篇小论文(可以是自己的小发现、小成果、小窍门,或者是对自己学法的分析);或自编小综合题,写出题目、题解、设计意图和得意之处;开学后每班选出2项小发明、小创造和3篇A4打印作品上交教科室展评。

负责部门:教科室

4、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了解我国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编写纪念建国60周年的8开主题小报(电脑、手抄均可),开学后每班选出5份作品上交艺体办展评。

负责部门:艺体办

(二)读书感悟类

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读一本书,如:科普类、文学类、艺术类等,编一份8开读书小报(手抄、电脑制作均可);或以“共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开学后,开学后每班选出3份手抄报和2篇A4打印作品上交教务处展评。

负责部门:教务处

(三)社会调研类

根据主题,确定调查程序和内容,形成访谈笔录、调查报告或收集可供展示的其它实物资料作为成果形式开学后上缴。

示例主题:公共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现状调查。对市博物馆、体育馆、少年活动中心、烈士陵园等设施的情况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调查,并对中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这样做法的意义和对现况的改进意见。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和建议书(配图片资料)。

负责部门:德育处

备注:

1、开学后,班主任把每位学生的活动成果收齐并按要求筛选。

2、开学后,第一周内班主任按要求上交活动成果,交所在负责部门量化评比、展评,计入班级考评成绩。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课题提出

阳城三中位于县城中心,主校区新校区有师生约2500人。校门外只有一条道路通行,且路面经去年改建后变得更加狭窄。路边小商小贩众多,没有专门的停车场所,造成乱停乱放车辆严重。每逢上下学时段,从新校区至北街十字路口路段交通拥堵现象特别严重,长期以来,无论是路过司机还是行人都对此现象怨声载道。特别是人车混流、人车抢道现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近年来,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交通事故的相关报道令人触目惊心,而且学生的交通事故发生也日趋增多,尽管交通安全设施不断增加,交通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无法阻止悲剧不断重演。这就突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刻不容缓,相信所有的观念值根于小时侯。所以,在班级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交通安全”综合实践活动非常必要,学生已有较好的组织合作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统计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活动形式

分组讨论、实地考察、查找资料、调查问卷、整理资料、实地采访、宣传发动、成果汇报等形式。

四、活动准备

(1)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对于“交通安全”哪些方面感兴趣,想学些什么知识,希望通过怎样的活动去了解。

(2)通过讨论确定分四个方面去了解,即交通设施、交通事故、交通违法、交通宣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一组活动,教师对各组中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分组后各组学生设计出活动方案。教师对各组设计的方案汇总,并设计出总方案,同时确定好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工具。

(4)确定好方案后,对此次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时间安排,活动中邀请部分家长一起参加,同时保证分组活动时有教师带队。

五、活动过程

每组根据活动内容和方案,设计具体活动和汇报方式,每位学生把活动所得资料存入本小组的活动档案袋中。

交通设施调查组

目的:选择中心地段人流量较多的马路路口,了解路口的交通标志及红绿灯等交通设施的作用。

地点:阳城县第三中学新校区到北街十字路口;

具体活动:

1、每位同学由父母陪同乘车观察阳城三中新校区到北街十字路口路的交通设施,将观察到的交通设施及标志记录在表格中。

2、将搜集、了解到的交通标志及设施,在组内交流,要求全班同学都来熟悉。

3、派出两人采访阳城三中新校区到北街十字路口的交警,了解关于交通设施及标志的一些知识。在组内谈谈调查后的体会。

交通违法调查组

目的:了解交通违法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违法现象说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策略。

地点:县区内的任一个十字路口;

具体活动:

1、设计路口的车流量及人流量,根据统计的数据,谈谈自己的想法

2、统计违法情况。上下班高峰时,对汽车、自行车、电动车和行人等进行交通违法情况统计。

3、统计乱停、乱放车现象,拍摄成照片。并分析这种乱停、乱放车现象会早成哪些影响。

4、协助交警队当一天的协管员采访路人,询问交通违法方面的情况。

交通事故调查组

目的:通过上网、看电视、阅报刊、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了解近年全国及市、区交通事故发生情况,并能分析其原因,逐渐使同学们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具体活动:

1、家里能上网的同学上网查寻相关资料,其余同学查阅其他资料。

2、采访交警队,观看交通安全资料篇及交通宣传版报,写写观后感

3、由组长将每人查阅的资料、采访情况及观后感汇总筛选,汇总材料。

4、由组长代表本小组做汇报交流,并选择两名成员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设计。

交通安全宣传组

目的: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能够使交通安全知识渐渐深入人心,促使全校学生都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具体形式:

1、调查问卷2、分发资料

3、实地采访4、画宣传画

5、出黑板报6、设计剪报

7、编排小品8、搜集资料

9、主题班会10、拟倡议书

具体活动及安排:

1、采访交警队关于交通安全的宣传情况

2、调查问卷

3、分发资料并采访家长

4、宣传画,交通事故剪报

5、书写标语

6、小品演出

7、整理宣传资料

六、成果展示:

活动结束,小组内以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调查报告的形式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向有关交通参与者提出关于整治校园周边交通问题,保护学生上下学安全的倡议书。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3

20xx年春季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寻找你眼中的春天”主题实践活动

二、时间、地点:

20xx年4月XX日 XX风景区

三、参加人员:

七、八年级学生

四、出行方式:

乘车

五、领导小组:

XXX

六、准备工作:

(1)“八礼四仪我践行”主题活动

(2)进行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文明教育

(3)车辆安排

(4)午餐准备(学生自备)

七、活动内容:

1、XX地方史社团实地采风,了解XX的人文和历史。

2、摄影社团采风活动,电子照片交廖XX老师。

3、开展“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环保宣传活动。

4、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之——倡导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5、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我参与” 志愿者体验活动。

6、生物组竞赛活动。

7、游XX风景区。(禁止学生参与水上项目,如划船等)

八、活动步骤:

1、10:00 七、八年级乘车出发,前往XX风景区。

2、10:20 到达目的地。

3、11:00--15:00 以班级为单位主题活动。

4、15:15—15:30 各班在中心大门口集中,清点人数。活动结束。

九、应急措施:

学生、教职员工发现意外情况(交通事故、意外受伤等),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总指挥层层汇报,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并视伤害具体情况及时拨打当地110、120请求救助,保护好现场并要总指挥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指示制定具体救助方案,并和当地有关部门及人员密切合作、妥善处置。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一经发现,任何师生、教职员工应及时劝阻并立即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立即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总指挥汇报。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潜力,构成综合思考问题的潜力。

4、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构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潜力、协作潜力、组织潜力和操作潜力以及适应环境的潜力。

6、更重要的是,透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潜力,完善学生人格。

二、社会实践的资料

1、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也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一项重要资料,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团活动:能够郊游,参观人文景观等;能够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理解思想教育(例如进敬老院帮忙孤寡老人)等;能够抓住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活动;能够结合教学资料进行验证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

三、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校园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5—10个学生经自由组合构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四、学分配置、认定与时间安排

1、军训:

①考勤记录。

②个人总结。

③班任或教官签名。

④相片和奖状等证明材料。

2、社会参观、社团活动与社会调查活动:社会参观活动由校园统一组织,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由学生自行安排,小组成员不能少于5人,时间安排在八年级阶段,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

①参加活动证明(由校园或活动单位带给)。

②调查计划、报告。

③相片和奖状等有效证明材料。

④教师签名。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2学分):

①参加校园安排的学生值周活动,每学年第一学期安排高二级学生值周,第二学期安排七年级学生值周,人人参与。

②当班主任助理,管理班群众,填写管理表。

③参加包干区清洁,有小组长的证明。

④参与宿舍轮值,有宿舍舍长的证明。

⑤参加课室值日,有劳动委员的证明。

五、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校园在活动前都安排必须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务必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资料选取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资料,并构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务必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能够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带给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

六、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评价资料

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②活动的选取与活动设计评价;

③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潜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潜力的发展状况;

④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⑤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状况。

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管理。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带给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具体考评方法如下:

①军训评价:

A、学生个人自评(撰写军训小结);

B、班主任和教官初评,进行等级认定;

C、教务处、德育处审核。

②主题活动(社会调查)评价:

评价资料:主题活动评价要考察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③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评价。

评价资料: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也要带给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考核等级:从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考核。活动用时合计不少于7日;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可进行定性评价,使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描述性语言。

4、评价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主任或导师初评、等级认定——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终评——校园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导处登记学分。

七、奖励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他们付出了努力且有了丰硕的收获,等级认定为A者,校园给与表彰;对于三项活动评价均获A等的学生,校园给予专项奖励;如果社会实践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具有必须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校园给予特殊奖励。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的宗旨和意义:

为了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生活,认识社会,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生活的经历,开拓视野,从而亲近大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真切情感,同时锻炼学生文明出游、团结合作精神和培养集体荣誉感的好习惯,特制定20xx学年秋季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日期:20xx年10月16日 星期三(上午8:00操场集队,8:30出发,下午15:00返校,学生上下学时间不变。)

2、活动地点:上海世纪公园

3、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4、带队安排:详见附件一:带队教师具体分工安排及教师通讯录

5、活动人数:学生522人 + 教师21人

(三)活动要求:

1、加强活动过程安全教育。提前做好晕车的预防工作,出游前早餐应以清淡为宜,忌不食或过饱,忌空腹喝牛奶,出发半小时前服用晕车药。每个学生事先准备并随身携带3—5个马甲袋或者保鲜袋做垃圾袋或呕吐袋。上下车有秩序,不推搡、不拥堵;车辆行进中头、手严禁伸出窗外,不得站立,不得在车厢内走动;活动时询问好惊险项目回避学生名单。

2、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有礼貌。教育全体学生穿校服,戴红领巾;要跟着班级队伍前进,行进时安静有序,不随意走开,如需上洗手间,要先向老师或导游说明请假。爱护环境,活动中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动物,不乱扔东西给动物吃。

3、遵守活动时间,统计好活动人数。附件三(回执表)活动前收交,记载好出缺席人数和活动过程,并上交一份存档。上车前请班主任老师协助导游做好清点人数的工作。遵守上下车集合时间及地点,以便使整个活动有序进行。结束后参加秋游的学生必须回校清点好人数后到放学时间才能放学。

4、教师全程护导。教师仔细阅读附件二(《zz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预案》),到达目的地后要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不得个别行动,同时带班护导教师要确保自己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在教师视线之内。

5、师生午餐自备,就餐后要把垃圾清理干净。

6、教师带班护导和乘车安排表另附。(见附件一)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 、 “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组建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这学期倡导主要围绕下列线索进行设计和开发。

1.利用学科课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科课程,同时又是必修课程,不能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但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打通进行。学科知识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所以我们应当突破学科教学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依托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内外打通,对学科资源和非学科资源的开发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因此,我们将考虑如果有机地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

2.走进社会生活,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所以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烟有无毒害》、《网络利与弊》、《了解身边的环境》等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实际参与、亲身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的现象与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将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3.走进自然,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根据学校及周围自然环境的状况,引导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环境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种自然环境的信息,关爱自然,提高环保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体构思,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本学期,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在各年级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订出详细、全面、切实可行的活动纲要,以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二)加强学习,提高对活动课程的认识。加强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材料,综合实践活动的优秀案例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让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三)注重过程,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指导。本课程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等学习来开展。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办报创作等社会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