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的个人总结

进修社 人气:2.8W

篇一:小组工作的个人总结

一、背景资料。

小组工作的个人总结

1、小组名称:激扬青春,展望未来。

2、聚会时间:20xx年xx月xx日。

3、聚会地点:社工实验室。

4、聚会次数:xx。

5、聚会人数:xx。

6、主持与观察记录:工作员(xx、xx)、 观察员(xx、xx)。

二、小组聚会的目的:

1、促进组员之间的认识与了解,建立互动关系,形成团体,引发个人参加小组活动的兴趣。

2、工作者对成员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了解小组成员的需求,初步满足小组成员的需求。

4、建立小组规范,签订小组契约书。

三、小组预备工作:

小组工作人员团体讨论,将要购买的活动道具,所用的材料一一列举并购买,多次讨论活动策划的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改。对招募到的组员进行筛选和分析,制定了组员的需求分析和评估框架,做出了评估报告。

四、小组聚会前的观察:

活动开展前,小组活动工作人员准备好所有的道具,并且提前演练活动策划,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此外注意联系好组员到场的时间及地点等注意事项。

五、小组过程活动过程:

1、大风吹,小风吹。

促进成员互动,调换座位打破组员的隔膜,增加组员的投入感,活跃小组气氛。由于此次是在户外开展活动,所以我们将策划的内容作了修改,有先前的抢坐凳子改为,抢站位,活动的效果不减。

2、自我介绍

通过形形色色的自我交流,促使大家加快了解,尽快融入小组当中来。

3、松鼠和大树。

利用这一游戏,使组员一开始的座次被打破,重新确定座次。使后面的活动中,减少次小组出现的频率,减轻对小组进程的影响,维护小组秩序。

4、情解千千结。

促进关系游戏,使组员在很短的空间距离内,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上适当的身体接触,容易令组员投入及产生团结的感觉,考验组员的共同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这个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只要同学们遵守班级规则,相互理解包容,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任何矛盾都能解开,大家永远都是是手牵手的一家人。

5、制定小组契约书。

整体活动结束后,大家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分享。工作员引导成员探讨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共同制定小组规范,使组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工作员与组员共同商量制定小组契约。

6、分享与交流。

有观察员对活动做出评估,小组讨论,组员对下一次活动提出建议与要求,约好下次的活动时间及地点。

7、拍照留念。

六、小组评估。

1、小组过程中,第一环节活动组员还比较陌生,不了解彼此,活动比较沉闷,不够热烈,这对于活跃现场气氛不是很好,组员没能够尽快融入小组,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感到组员的投入不足。第二环节中,工作员注意到之前的问题,鼓励大家在自我介绍时,可加上自己对自己名字的理解,说出自己名字的特色,便于大家记住你,另外可以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家乡等,便于他人尽快了解自己。此环节大家挺投入的,我们能感受到,当一个组员在介绍时,大家都很认真的听着,这种尊重是我们所倡导和关注的。一个环节下来,我们做了一个小检验,发现大家基本上记住了其他人的名字,这一环节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三环节,大家比较了解了,这一环节玩的十分尽兴,场面很火,已经玩开了,我们的小组目的达到了,组员对活动的认可度较高,做完活动的组员对我们的游戏设置较满意;第四环节制定小组契约,大家共同讨论小组的规范;接下来的交流与分享在工作员的引导下,组员对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作了总结,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我们借此捕捉到组员对我们小组活动看法的信息,这对于我们开展下面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2、小组活动内容及形式的适切性:我们第一期活动主要以大家了解、认识,初步互动为主要任务,小游戏的设置主要是针对这一目标而定的。两个小游戏效果上使组员达到了互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自我介绍以其开放的形式促进大家尽快了解熟悉,对于初期小组来说是必备的环节。小组契约对于规范小组成员和工作员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这是大家集体制定的具有集体约束力和效力。

3、组员的表现:第一环节,组员之间较陌生,因此组员比较沉默,不善交流与活动,表现不佳,现场有些沉闷,但经过自我介绍环节,大家相对了解以后,组员开始慢慢活跃,在之后的活动中都表现得较好,活动气氛整体活跃。组员对于我们的活动环节设置较满意,对工作员的工作也较满意。在分享交流环节,组员能够积极融入小组,发挥主动性。

4、小组互动:

(1)沟通交往模式上 ,由于是在户外,大家不了解,较陌生所以链状沟通较多,组员之间不充分沟通,在自我介绍环节我们采用的是环状沟通模式,大家依次轮流交流。

(2)小组气氛,第一环节活动组员还比较陌生,不了解彼此,活动比较沉闷,不够热烈,这对于活跃现场气氛不是很好,组员没能够尽快融入小组,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而且感到组员的投入不足;但是后来的活动中组员积极投入,小组气氛整体活跃。

(3)小组规范上,我们小组团体讨论制定的小组规范适用于小组所有人员,包括保密原则,尊重平等,团结守时等,易于遵守和接受。

(4)小组凝聚力 ,毕竟这是小组初期,组员还没有形成一种小组归属感,初次认识到新的同学,还未完全了解,所以小组凝聚力还没形成或者欠成熟。

(5)领导模式,小组初期,我们的工作员采取了专权式的领导方式,推动小组的发展,这样便于降低组员的焦虑。

(6)决策的方式上,采取的是民主式的方式,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决策。 解决冲突的方式,此次活动大家较陌生,不了解,所以我们并未发现活动中出现冲突之类的情况,活动中一直是工作员引导大家,小组成员都是一种规规矩矩的状态。

5、小组发展的阶段:小组初期。

6、工作员的角色:我是们的工作员小组的起始者和推动者,自始至终领导小组,推动小组活动开展,同时也是活动的观察者和小组规范的执行者,工作员及时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处理好相关的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工作员时刻注意小组的目标和规范,保持小组的反战轨道不偏离主题

7、跟进计划/需做出的活动调适/建议。

①活动开始阶段,工作员对活动的介绍偏少,组员对活动的了解偏少。建议在后期的活动中,工作员注意对活动的介绍。

②在松鼠与大树环节,组员对活动规则不了解,工作员作的讲解声音小,组员听不清晰,活动中出现乱子。建议工作员把声音放大,让所有组员听清,讲明白游戏规则。

③工作员带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欠幽默,灵活。

篇二:小组工作的个人总结

一、小工作概况。

1、小组主题:大一新生入学,适应成长。

2、小组对象:政法系社本xx班。

3、参与人数:9人。

4、活动次数:3次。

5、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6、小组工作内容:

(1)第一节:了解学校,了解同学。

(2)第二节: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第三节:价值观拍卖,自我成长。

二、工作总结

我很荣幸有机会带领小组工作,这一与人一起分享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与人一起制造快乐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带给人期待的过程。在我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心情既是欢喜也有一份担忧,毕竟自己没有经验只从书本上学到了一些理论,怕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但是,什么事都是从零开的不是吗?接到任务后,最先要准备的就是工作计划。

我根据主题内容,把小组活动分成了三节,每一节我都为他们拟定了不同的题目,根据不同题目也有各种不同的主旨内容。如:第二节的题目叫做“新的旅程,新的你。”这一节的主旨就是,在大学新的环境里,鼓励大家树立新的生活和学习目标。每一节的小组活动都有它每一次的目标,每一节都是希望竭尽所能的把每次的目标能够实现。其实,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游戏的选择,需要考虑时间,考虑游戏的规则要简单易懂游戏的内容又不能太幼稚。在选择游戏的时候,我真是绞尽脑汁。小组工作的领导者是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你必须注意到小组里每一个成员的情绪和对小组整体的气氛的控制。在第一节活动中,坐在我身边的W同学和D同学我不得不承认没有顾及到,他们两个发言的次数和对小组情感的投入明显少于其他人。在第二次活动中,我没再犯同样的错误,把每一位成员的状态都考虑到。在第三节活的时候我们做了价值观拍卖的游戏,在这轮游戏的结束后分享的过程中,让我最意想不到的是最不爱说话的W同学最先说出了价值观拍卖的意义所在。他说:“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我们要理解别人的价值观的存在。”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这个游戏的目的和意义已经达到了,我也相信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小组内。

其实,三次活动结束后,最重要的就是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有就是队小组总体工作的实际作用及领导者的认可度。在小组结束的最后,每个人都说了他们最后的总结,还记L同学说:“通过这次小组我知道要目标,要好好的享受大学生活”,xx同学说“参加这样的小组活的能让大家更熟悉,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珍惜”,他们说了很多我也说了很多,小组工作也真正的结束了。在他们最后的总结和评估表中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希望再次参加这样的活的”,“我对小组活很满意”。这让我很欣慰,很高兴他们在小组中获有所收获。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十分满意,个体是有差异的,我知道他们其中有的同学收获会少一点,没有完全的把自己的想法向别人表达。我期待他能多参加小组活的,相信对他们会有帮助的。

在这次小组工作中我自身也是受益匪浅,小组工作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这个小组不仅让新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样给我带来特别的回忆。虽然我身为他们的领导者,带领他们完成小组活动,但是我在其中也是将我过去的人生又从新温习了一遍。是对我曾经遗憾的弥补,给我的生活又添了一份记忆,完美了我大学的生活。让我更加的珍惜不多的大学时光,更加认真的过我每一天的生活。小组工作使我回到了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让我再一次体会入学初的那种既茫然又好奇的心情。小组工作给新生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丰富了我的人生,“助人自助”我爱小组工作!

篇三:小组工作的个人总结

到今天为止,这一学期的小组工作圆满的结束了。回想自己在小组内的点点滴滴,到现在还分外清晰,在小组内我们帮助,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彼此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小组的这样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是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人不可以离群索居,归依群体是人的本性。人在群体中生活,而且透过群体达到发展和改变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小组成长的经历。我们有家庭成员,有学校同学,将来还会有单位同事。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在参加小组的经历并与他人合作的经验,也有在与小组中与别人分享和成长的体会。小组工作正是基于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发挥个人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来增进人们的社会功能。并协助每个人能更好的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和社区问题。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它由知识,了解,原则,技巧所组成。透过个人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社区的发展目标。社会工作实践将小卒既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互相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当然,这还需要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的关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的之间的互动。小组是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动的改变。所以,小组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的。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与社会工作中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不同,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和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不同的。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是培养组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互惠模式下的小组强调改善组员与社会的关系,治疗模式下的小组协助适应不良的个人达到和恢复预期的社会功能。所以,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寻找组员的真实需求,界定问题,厘定小组的目标。

康复是针对有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这个功能通常体现在一些治疗性的小组中,通过工作者设计的一些有目的的活动,运用一些专业技巧,来帮助组员解决其行为,情绪,态度和认知方面的问题,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能力建设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小组并不是为了治疗组员的问题,相反,小组为组员的个人成长和能力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矫正是指协助违背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小组的这个功能通常体现在一些行为和价值观矫正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一些在行为和认知层面存在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的组员,通过专业的工作手法,帮助组员认识,反思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学习并巩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价值观。社会化是协助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人在一生中将不断面临再社会化的过程,会遇到许多适合和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小组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组员在小组环境中,学习适应社会规范,学习人际相处的技巧,解决再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作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享和学习中,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到可能会发生的困难的解决方法,小组组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能够为组员提供一种支持和帮助。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小组工作除了关注个人层面,组员层面的需求之外,还关注社区和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一些社会目标小组中,小组会调动组员,参加社会行动,促进社区环境的改变,甚至社会政策的改变。在这个工程中,小组会协助组员学习一些参加和领导社会行功的技巧,通过参加社会行功,增强组员的社会责任感。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参与过程中,组员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小组工作最容易体现的一个功能。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组员通过参加社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助帮助,很容易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以及自我实现感,借此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体现组员的社会价值。组成小组。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的,这种小组一般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结构性。自然小组,自然小组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的互相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等,组员的参与,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加的。非自愿小组,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小组。基本小组的组员具有较好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基本小组都是很小性的。小到组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它也是组员间有约定承诺的小组,小组组员相互表达情感,不论是积极地或是消极的,都是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基本小组就是家庭,有些互动性小组也会有这样的效果。层次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小组有特定的目标去指导组员的行动。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组员自然的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

小组的目标是组员的关系改善和互动。小组活动围绕着提升组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这种小组在我国的学校和社会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所开展。小组有明确的角色指引和行为规范。专权式是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专家”字自居,将小组推动的主要责任寄托到自己身上,小组的动力大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这种风格的领导在小组初期似乎能够降低小组的焦虑,但一贯如此,常常会损害小组成员的互动和限制组员的参与和分享。民主式小组的领导方式是指领导小组的领导者尽量推动小组的责任,鼓励组员的参与和成长的事情与分担和完成小组的任务。这种风格的领导将自己视为小组发展与组员成长的促进者,因此,他会更好地使用澄清,综合,反应,和过程,分析等技巧。帮助小组沿着共同制定的目标前进。由于这种风格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价值接近,因此,也是其风险在与可能会导致组员无法是从,所以并不建议使用。

小组这种工作与治疗模式我认为是一种十分好的治疗模式,也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治疗模式,所以我们一定要将这种模式进行下去,以保证我们的来访者们都能得到最完善,最优质的帮助。这也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名小组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小组工作的事业将会越做愈好!

最后,感谢袁小波老师在这么长时间里对我们的交道,支持还有鼓励,多亏了您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进步,衷心的祝福您全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TAGS: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