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观后感(精选5篇)

进修社 人气:9.07K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图》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云图》观后感(精选5篇)

《云图》观后感1

寒假里,去堂姐那个城市小住三日,托了堂姐的福,在那个城市最好的3D影院看了一场世界顶级的影片《云图》。我原是不曾知晓这部片子的,它在中国1月31日才刚刚上映。如今能一饱眼福,可谓是万幸之际了。你知道它的阵容有多么强大吗?奥斯卡影帝,影后,由“钻石级幕后团队”所打造,制作团队中累计有67个奥斯卡奖提名,投资超过一亿美元。

电影一共有六个故事,总是每个故事的片段交叉出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历险,每个故事都能当作一个短片来欣赏,而且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特殊的电影类型,细细品味每一个故事,你总能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深意。人的注意力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像袋鼠那般跳跃,是一个无限的范围,似乎要将断了链子的珍珠一个个连缀起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些时报甚至报道,这需要哲学家才能将逻辑关系完全理解得清楚。看似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因而被誉为有史以来最能挑战阅读想象力的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概括的就是全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体会到的影片主题的侧重点也各自不同。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莫过于是欲望和爱情。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因为欲望,艺术家厚颜无耻的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因为欲望,人们亵渎尊严培养克隆人做奴隶;即便到了世界大毁灭,人类重新开始,仍然有人忘不了掠夺和杀戮。

星美说过:“死亡就是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就打开了。”希望,当我们打开另一扇门的时候,里面不会又是一个肮脏的,被利益污浊,充满着欲望的世界吧。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里仍然如此,贯穿所有故事的一条绳索便是爱情,是主人公们之间的爱情循环,包括同性恋。这样被世人所不齿的感情,在此时仿佛也有了些感天动地的意味。爱情里的狂妄,无知,自私,仿佛这里的爱情都是一桩桩悲剧。也许人们经过各种争斗,各种觉醒之后才会发现,我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一份简简单单的爱情吧。

影片中,一位法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秩序,倒行逆施的人没有好下场,这个运动注定失败,你加入他们,整个家族都会被孤立,你最好的下场,是被当做贱民,被袭击,被唾弃,更糟一点,会被私刑杀害,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为了什么,何苦,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读这句话的时候,不知你的心中是否某一根弦被轻轻拨动了呢?有一个柔软的地方就这么被触及了呢?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我想起了历史上那么多次的变法,那么多的革命。他们都是万民之中最先觉悟的人,他们都是蔑视一切所谓的权利、地位、规定,他们就是不顺应天命,他们就是坚持着自己的主张,并且为此不顾一切,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大写的人。沧海一栗?是,但那又怎么样!虽然力量之渺小,影响力之微弱,但是终究所有的人都会明白这样做的苦心,都会明白真正的真理。这个活动会失败?家族会被孤立?是,但那又怎样!胜利是需要代价的,沉重一点也无妨。以少数的牺牲来换取多数人的醒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本片中的克隆人“星美451”首先有了克隆人独立意识,在那时是罪不可赦的,被逮捕的时候,她笑着说:“如果没有众多的水滴,哪会有海洋呢?我决不会向暴力犯罪屈服!”不必多言,她的沉着,她的微笑,她的泰然自若便是最好的见证。

品电影。品世界。品人生

《云图》观后感2

前两天,看到孩子用我的电脑看一部好莱坞电影,叫《云图》,这个电影,是他的同学给他的,因为我最近很少去下载电影了。孩子看电影,也断了来源。孩子看完电影,我问他电影讲的是什么,他竟然回答说是不知道。

于是我按常理忖度起来,好莱坞电影有着它约定俗成的模式,无非是探讨人性,探讨生存,探讨真爱,所以,好莱坞电影很像《读者》上的文章一样,有一点睿智,有一点感人,有一点荡气回肠,但它不深刻,不触及灵魂。但并不要认为,触及灵魂的东西就是好东西,那往往会让我们难堪,特别是那种往死里整的深刻,会让我们看到人性深处很多恶的东西,甚至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丑恶。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它的存在,但我们依然去讨厌直视它。我记得周迅有一部电影,叫《恋爱中的宝贝》,本来是为情人节特供放映的,但是,影片里的爱情,却让人看得毛骨悚然。这就是中国电影颇令人扫兴的所谓深刻。读图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回避那些丑恶的、丑陋的东西,我们明明知道,屏幕上提供的图,是一种假象,但是我们依然会痴迷其中。

我又追问了几句,但孩子依然说不知道,后来他想了好久,说《云图》表现的可能是轮回,表现的可能是渴望自由。看到孩子的模棱两可,倒引动了我的好奇。什么电影居然让人看不懂?越是看不懂的电影,越有大加分析的空间,当然也有那种真的让人不知所以然电影,如《死亡幻觉》。这种电影是拉大旗扯虎皮,不值一顾。的确有电影,看似晦涩,却有让人分析研究的价值。

于是,我耗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完了《云团》,这是一个有着五个线索交错进行的故事,难怪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这五个故事里最为关键的是首尔的那个故事,这是电影里的核心主要线索,而其它的故事,都是附着于这个故事上的。

那么,电影里首尔那个故事讲述了什么样的.内涵呢?

其实,这个故事恰恰是一个好莱坞科幻电影里经久不息的俗套。这段故事里,讲述了一个复制人为恢复自己的尊严而战斗的故事,这是西方科幻片里的一个庞大的故事类型。这可以说是与“时间隧道”并驾齐驱的两大科幻主题之一。这可能源自于西方人骨子里对人性价值的探讨兴趣。机器人有了生命后,就应该按照生命来对待,这是人在科技日新月异发达之后所遇到一个新的悖论,也是人类对于技术发展之后的内心恐慌,比如人类一直对“克隆人技术”持谨慎、克制的态度。

《云图》中的克隆生命,本来不过是一群没有生命的蛋白质,但一旦让他们组合成生命之后,便有了自己存在的意识与空间,于是,他们展开了为自己的尊严而展开的战斗。

科幻的题材,让生命的价值在于他们是否有意识这一主题得到了彰显,而其它的四个故事,几乎就是这个由科幻题材凸显的立论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变奏。科幻是虚拟的,但也可以提纯出生活中隐约而朦胧的主题,这就是科幻与魔幻包括中国的神魔小说存在的价值所在吧。

在《云图》中,抽出五个故事的最主要的核心链条,进行一番合并归类,然后删繁就简,就能够把握到影片的主旨所在。

看看其它的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中,黑奴本来是低微的,就像一个克隆人一样,被视作无生命的异类,但是黑人身上焕发出的人性,拯救了主人,最终使主人改变了对生命的看法,让一个黑奴的生命恢复了应该拥有的人类的平等。第二个故事中,年轻的音乐家厕身于名流的阴影之后,他的生命是被扼制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就像克隆人一样,但他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写出了真正属于自我思想的绝妙音乐,为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他不惜杀死了控制自己生命的老音乐家,宁愿选择自我毁灭。第三、四个故事,都是反映了对生命的维护,而不得不诉诸于暴力的反抗,目的都是维护生命的价值。

删繁就简之前,我们可能会面对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繁琐,但是过多的表象会干扰我们对真相的认识,只有剔除掉无关紧要的细微末节,我们才能把握住事物的要害,我借此希望孩子能够学会更好地认识世界,及世界在我们意识中的折射。

《云图》观后感3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云图》上映后面对的最大质疑和批判无疑是――这是一部不应该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简单地谈一谈《云图》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以及它相较于其他电影的创新和不同之处。

文学作品的影像化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云图》的原著小说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有一点却是公认的――这是一部相当难以影像化的小说。在拍摄之前很多人就表示质疑电影能否传达原作的精髓,上映之后也引来诸多恶评,遭到一众媒体的口诛笔伐,认为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错误的。但我仍然赞同原作者大卫。米切尔的看法:电影就是电影,为何要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有些东西适合去电影院看,但是也不妨同时再阅读小说。两者是要给观众不同的选择,而不是消灭另一个。

人们常以批判苛刻的态度来谈论文学的影像化改编,即电影和电视的兴起,认为其稀释了文学的细腻精微之处,鲜能传达原著的精髓。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的。亚里士多德将人当做“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界定其实含有语言高于形象的含义。在西方思想史上,语言对形象的优越始终与对理性的崇拜紧密相联。“看”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远在语言这种理性的方式之外。在理性、感性的二元中,形象与看相对应,语言与阅读相对应,前者又与感性相对应,后者与理性相对应。

《云图》观后感4

六个人,山谷人、律师、云图的作曲家、记者、写书的狡猾出版商老人、复制人星美。

六个时空,因星美而选择后退的落后时代,美国南北战争前夕,近代的英国,现代的美国,当代的英国,未来的首尔。

六个人,六段交错的时空,谱成云图六重奏。律师的日记影响着作曲家,作曲家与教授的书信影响着记者,记者追求的核能真相,影响着未来的首尔和最后先知人的灭绝,出版商老人的书影响着星美和幼娜。最后,以上种种,造成了山谷人和先知人的差异和结局。

第一,我没多大冲动看第二次电影,不过我有冲动看一下书。六个人,六个故事,要电影来承载,始终有点吃力。虽然看到半途知道他每切换一个故事,都是转到六个故事同一情感表达的情节,甚至在某一少部分场景切换真的对情感升华真的很好,很惊心动魄。但总是切换场景,真的看得很累。

第二,线索很多。云图的胎记,我只留意到律师(胸口)、作曲家(腰部)和记者(肩膀)有。我想,这六个人都应该有,只是没留意到。没办法,在导演刻意讲述记者的胎记时,才留意到这就是云图印记。其次,人物面孔重复率很高。记者是先知人,黑人JOE是南农场主的仆人等等。看着看着,总觉得不知可能又是哪个,哪个有可能是新的饰演者……好像患上面庞识别症似的(唯一自豪的就是,我认出了周迅!我想周迅不能扮演星美当主角的原因,大概就是周迅的眼睛太有神。就算她在失神,她的眼睛折光率还是太高了,一看就是可以为自由不顾一切的——那还用得着海柱用爱去唤醒她失落的灵魂么?)

以上,就是这电影的不足之处吧?反正就是让我看得不太爽的地方。以下,讲我挺喜欢的地方。

第一,星美。首先,星美被获后,对记录员所说的话。我喜欢她所说的话:“我相信死亡只是一扇门,关了一扇门,另一扇打开了。如果要我想象天堂的样子,那就是一扇门打开了,在门后面我会发现他就在那里等我“;”如果我躲起来,真相就永远无法大白于天下,我不允许那样“。坚信着爱和真相的人,真的很迷人,尽管她是复制人。但也因为她是复制人,更显得迷人。其次,她没有幼娜那般冲动,却总在关键时刻跟着自己的心走。因为是复制人,她很木讷,不敢去想。但当她真的去想的时候,世界会因她而改变。因为她,人类,明白自己犯下的错,愿意回到没有科技的年代。要知道,连先知人最后都选择了过着原始的生活。

第二,自由、爱、舍得与真相。总觉得,这四个东西贯穿着整部电影。这四个东西都很美好。黑奴的自由,作曲家的自由、出版商老人的自由。先知人和山谷人的爱、作曲家与教授的爱、律师与妻子的爱、星美与海柱的爱……因为真相,最后选择舍弃,而得到。

历史是一条长河,漫长而循环往复不断往前奔涌。死亡只是一扇门,关了一扇,另一扇就会开启。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连打开这扇门的勇气都没有,不曾成为长河上的一滴水。

《云图》观后感5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影片《云图》中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这就是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显得很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也是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

观后产生了些语无伦次的杂乱想法: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4.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6.文明是电影中的一个谜团,也是诸多科幻题材作品的一个巨大谜团。它匍匐在一个莫比乌斯圈上,不断前进,却也不知道终点。未知变为已知,已知又隐藏到未知的阴影中。人类的进化,是下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开始。“死亡不过是一道门”,当另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那个人在下一个时空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