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范文

进修社 人气:3.2W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夺冠》观后感范文

电影《夺冠》观后感1

稍微对中国女排的历史熟悉的人,就不可能不知晓郎平的名字。郎平两个字,对中国女排而言,既是历史,也是现在,更是未来。《夺冠》这部电影,以郎平为主角,讲述了从过去到现在,随着中国实力的改变,中国女排对于中国的意义的转变,以及中国女排精神的更新和传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对于中国的意义既重大,又沉重。在那个中国尚未追赶上世界潮流,中华民族还在争取“球籍”的年代,国民的底气和自信只能靠着局部领域的胜利来争取,而作为为数不多的有望取得胜利的领域之一,女排的胜负,已然与国家和民族尊严息息相关。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胜利背后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单一块奖牌就能够给予的,如果没拿到金牌,就不算胜利。那个年代赋予郎平和她的队友们的女排精神,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赢得冠军”的决心和毅力,也是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的担当和责任。

而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国力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女排的胜利和辉煌不再了。在中国女排最需要郎平的时候,郎平毅然回国。我以为,郎平会将几十年前的中国女排带回到新的女排队员中间,却没想到,在最后的大战前夕,郎平对面前青涩的女排姑娘们说,“过去的那些,都留给我们老一代人吧,我希望你们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的排球。”

郎平那段话,是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时代在更迭,随着国家国力和世界地位的上升,中国早已不再需要靠一场比赛来鼓舞民族斗志,弘扬民族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郎平及时地、义无反顾地跳出了陈旧的圈子,赋予了女排精神新的内核。她认为,现在的青年选手们,需要的是享受运动本身,为了体育精神去拼搏,为了新的梦想和对祖国的热爱拼搏,却不需要再像自己一样,背负着国家使命和民族希望这样沉重的包袱。敢于把过去的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年轻人,这是郎平身上最可贵的地方,也是在我看来,女排精神最值得敬畏的地方。

看完这部影片,如果你问我,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为了内心值得的事情付出全部的热情和努力。随着时代不同,值得的事情会变化,然而,不论是过去的国家荣誉、民族希望,还是现在的体育热爱,个人梦想,用尽全力的拼搏,不留遗憾地付出,永不放弃的执著是女排精神永远的主题

电影《夺冠》观后感2

前天,爸爸带我去万达影院看了场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夺冠》,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发展历史和过程中队员们的喜悦、难过、胜利和失败;这部电影还主要讲述了郎平的排球生涯。

郎平十八岁就被招入国家队,所有人都以为她会一帆风顺,却想象不到郎平平时练得有多辛苦,她刚入国家队的时候,体力不行,教练让她练体力,等她先能举起一百公斤的大扛铃的时候,再让她跟队员们一起训练,经过郎平的努力,她终于举起一百公斤的大杠铃,她本以为自己能跟队员们一起训练了,但是教练还不是不同意,郎平去问:“我明明已经举够了一百公斤的杠铃,为什么还不让我一起训练呢”,教练回答到:“你举了一次扛玲的时候,她们已经举了五次,你接一万次球的时候,她们已经接了三万次球,所以你的锻炼程度还比她们差的远哩”,郎平听了这话很是难过,认为自己再也不能参加任何比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教练宣布去日本大阪参加奥运会的名单时,郎平竟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她非常感谢教练对自己的信任。在奥运会前的一段日子里郎平过的充实又快乐。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奥运会的日子,这一天郎平和她的神采奕奕走上赛场,比赛开始了,队员们打的有点差,开局不利,日本队加紧进攻,当所有人都认为中国队要输了的时候,队员们突然振作起来,开始反击最终战胜了日本队,在随后的几场比赛中,中国队都取得了好成绩,最终夺得了五连冠……可是再后面的几次奥运会中国队都没能参加上,中国女排在世界球坛上默默无闻了。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郎平有一次踏上排球赛场的地面,不过这次她已是美国队教练的身份走上赛场的,这次美国队要对战的是中国队,刚开始中国队打的很好,但后来队员们有点体力不支,最后被美国队一举击破,经过这次比赛,郎平决定辞去工作来中国队当教练,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参加了奥运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颁奖仪式上,当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郎平给自己之前的陪打教练也是中国女排教练打了电话,教练拿起电话说:“喂?他没有听到答复,只是听到阵阵国歌响起……”

电影了,我感慨万千,这可能就是之前在电视里看到的女排精神吧,这是多么宏伟多么强大的精神啊,正是这样一代代女排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奋发向上,为祖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电影《夺冠》观后感3

对中国人来说,“中国女排”是一个象征。女排五连冠,是一代人最骄傲的'记忆。我们常说,女排精神。但是,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这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精神。在我们干事业的过程中,就少不了这种精神,要把这种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要相信,他人能够做到的,经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气概,我们就能迎难而上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新奇迹。如今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念,永不放弃,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就圆满。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永不言弃的生命力。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顽强抵抗,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战胜一切困难。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勇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气神。生活不可能—帆风顺,总会有坎坷困难,在青春年少时,应该时刻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拼搏、创造,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又—个奇迹。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力。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和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耐得住寂寞,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夺冠》所展现的女排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作为新时代青年,女排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学习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挑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检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

电影《夺冠》观后感4

电影原名《中国女排》,后来改名《夺冠》。这个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却是极具戏剧性。因为《八佰》刚刚问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这是中国电影的首次夺冠。只是这个夺冠与其说是中国电影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中国抗疫的胜利,毕竟全球疫情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何况这算是综合国力的胜利,并不全是运气。

体育类电影本来就冷门,即使搭上了中国女排的大品牌,也因为老人对女排的耳熟能详,新人对女排的一知半解,导致大众观影热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进影院,也是因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点不甘沉沦,只好四处找鸡汤,恰好夺冠上映,所以就决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现在一穷二白的80年代,可以说是新中国奋斗的代名词,很多人以为它的核心是奉献和牺牲,其实并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讲求的是团结协作,其次是顽强拼搏,永不言弃。无论是现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80年代的“振兴中华”,都需要团结为先。排球区别于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项团队协作的运动,乒乓球影响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于此。

从电影观赏性和难度看,描绘众生相的电影和阐述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自然是后者更具观赏性,而且主线贯通,容易理解。群像电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时长有限,镜头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了解,观影体验一般不会太好。《夺冠》需要在两个小时内描述好新老女排两代人,时间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个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陈可辛选择了郎平作为整个纽带。作为世界排坛的传奇人物,中国排球十次夺冠,郎平参与了八次,由她作为纽带,绝对众望所归。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队员的演员,超越了本色出演,达到了本人出演。

电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让人振奋,本来就是冲着这个去的,算是值回了票价。难得的是电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电影重现了08年郎平作为美国队主教练带领美国队击败了东道主中国队的一幕,观众的嘘声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当年我也是高呼卖国贼的一员,回头再看,卖国贼这个称呼绝不属于数次临危受命,挽救中国女排的郎平。电影中一句“还是不够强大”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狭隘。真正的强大不是不会输,而是输得起。

就像《夺冠》一样,目前看,它的票房已无力赶超《八佰》,更不用说来势汹汹的国庆档电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夺冠不可,踏踏实实的人生也有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