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进修社 人气:3W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发言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发言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写发言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1

尊敬的家长:

下午好!

非常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参加嘉汇城学校举行的安全教育家长会, 同时也很感谢大家对我们老师工作的真诚理解和大力支持。

今天的家长会主要和家长们探讨一个话题, 就是请各位家长高度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尤其是防溺水的安全教育问题。

据统计,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

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有近3000名儿童溺水死亡,平均每天都有100个儿童因溺水而失去生命。

1、不能手拉手施救,因为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2、告诉孩子不能入水施救,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入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更多的悲剧。

救援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安全,不然就是添乱,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悲剧!

如果孩子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它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对你有很大帮助。假如周围有木板,应抓住,借用木板的浮力使自己的`身体尽量往上浮。如果有人跳水相救,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不放,而应尽量放松,配合救助者把你带到岸边。

亲爱的家长,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您最大的牵挂,孩子的安全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也维系着您一家的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平安的蓝天!

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会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感谢你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今天的家长会主要和家长们探讨一个话题,就是请各位家长高度关注夏季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

我们学校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一、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早晨7:00后到校, 11:35在学校集体用餐;下午12:10—13:35在班级自习休息,17:15放学。

请学生家长根据你家离学校的远近距离掌握好孩子路途时间,掌握孩子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不要让孩子到校太早。

特别放学及时关心孩子回家的时间。

家长要明白,节假日、放学后,孩子的安全是家长的责任。

二、夏季到来,请家长们要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我们要教育孩子禁止到河边,沟渠、池塘等地方游泳、玩水。

严防发生溺水死亡意外事故。

下面是一些游泳常识及自救知识:

(一)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孩子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教育你的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二)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抽筋: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溺水的急救,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溺水者因为逃生潜意识会挣扎、会死死勒紧救护者,救护者应有充分准备、并避免。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进行营救。

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这也是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每年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的数目让人触目惊心。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危害性,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尽到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家长朋友们,今天说的这一些话,其实就两个字——“安全”。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特别是正处于花季的孩子,生命更加珍贵。

希望各位家长支持、理解、配合学校的工作,切实承担起父母监护人的责任,让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