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资料

进修社 人气:5.72K

元旦古称元日、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自晋代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在元旦贺岁、贴春联、放爆竹、饮美酒、亲人团圆等习俗,文人骚客也因此留下了众多歌咏元旦的诗章。下面是关于新年元旦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新年元旦资料

元旦的来历

“元”有始的意思,“旦”指的是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元旦节的由来

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的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那个时候并不叫“元旦”。 而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对联

1、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2、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3、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4、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5、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6、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7、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8、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9、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10、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元旦习俗

新的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而其中就有这些国家的庆祝习俗最为奇特:如比利时的“向动物拜年”。在比利时农村,元旦的早晨,人们起床后都跑到牛、羊、马、狗、猫等动物的身边,向它们拜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一年来,动物们辛苦了,所以要向它们拜年,祝它们新年快乐!巴西的“揪耳元旦”,巴西农村的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巴拉圭的“不动烟火吃冷食”,巴拉圭人在新年来临的前五天,上至国家元首,下到普通百姓,都不动烟火,只吃冷食,直到元旦零时钟声敲响后才点火煮食物,庆祝元旦。更有朝鲜的“烧发元旦”,在朝鲜,元旦的黄昏,家家户户都要把一年里收集起来的脱落的头发、全部烧掉。据说,烧头发可以使全家人四季平安。这些国家庆祝元旦的习俗是不是很特别呢?

元旦古诗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TAGS: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