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进修社 人气:2.41W

一、调查内容及分析

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深入到县栏杆堡、尔林兔等乡镇,对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收集上来的资料分析过后,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我县地处黄土高原向草原荒漠过渡地带,是传统的农牧交错区。目前,农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约为5%左右,但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仍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不断加大以工促农力度,以城带乡,工农商联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彻底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稳定地向城矿区转移,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5元。从调查的两个乡镇4个村的情况看,我县农民增收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增加。种植业中,一些低产、价格低廉的糜、谷等传统农作物面积减少,稳定、高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豆、玉米等种植面积增加,促进了收入增长。今年,我县给种粮农民良种、地膜玉米、农机具等补贴200余万元。广大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从栏杆堡镇大豆种植情况看,2008年市场价格为每斤1.45元左右,2009年为每斤1.78元左右,每斤上涨0.3元左右,正常年景下,一般人均产豆在600斤以上,因价格上涨,人均增收200多元。大农业中,畜牧业家庭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小区开始推广,来自畜牧业的收入明显增加。到去年底,已建成奶牛、肉牛养殖小区13个,全县牛饲养量达到4万头,羊子存栏50万只。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人均养羊6只,2008年人均养羊收入600元以上。而栏杆堡镇杏洼村人均养羊1只,人均养羊收入仅几十元,由此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种养结构上的差异。

二是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劳动报酬收入的比重日益扩大。近几年,随着县内外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增加,为农民工季节性转移和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者中,一般的年现金收入在5000元以上,掌握一定技术的,大多数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单纯从事家庭经营的农民。尔林兔镇依肯托拉村10户农民,外出务工者达17人,这些农民2008年外出务工人均收入6034元。

三是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在补偿期内给农民带来比较稳定的收入。栏杆堡镇杏洼村有51户村民,人均耕地1亩多,近几年即使遇到灾年也有稳定的收入。正如当地农民朋友所讲的“退耕还林(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使农民得到了比种地更多的.收入。”当前,享受上政策的农民除在退耕地上领到固定的粮食和现金以外,还有卖草籽、卖饲草等一笔可观的收入,改变了过去那种越垦越穷的落后状况。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进展,农畜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我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比如在扶持规模养殖方面,凡养殖奶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3000元,安排贴息贷款3000元;养殖肉牛200头以上的,每头无偿补助700元,贷款1000元;分户养殖5头以上的,每头贷款1000元。由于政策的鼓励,一批养殖、红枣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兴起,农业内部增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五是政府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充分把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要从财政上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继续增加财政对“三农”资金投入,特别是从今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向上争取5000万元,通过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为农民贷款5000万元,加上农民自筹,每年可保证投入农业资金2亿元,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逐步增大,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增加了农民非农就业机会,显示了增收效应。

六是农业特产税的全面取消,今年起农业税的全部免收,实现了农民零负担。加之,正在推行的农村低保等政策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必要补充。比如救灾工作方面,对部分特困群众实行救助,对“五保”户实行供养制,安排200万元专款用于实施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安排200万元助学基金对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救助,安排50万元救灾事业专款用于救助突发性灾害。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以及出路问题的探讨

分析调查情况,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这次调查中各界人士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出路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尽管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形势较好,产业化、城镇化步伐较快,但受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影响,农民增收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品种老化,缺乏高、新、特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农民外出务工和向城镇转移的政策环境仍不理想,农民工工资不能及时兑现、农民子女入学难、收费高,农民办事难成本高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妨碍了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稳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是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减少了农民政策性收入,也造成了农户之间补助收入的不平衡。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孤寡残病等弱势群体收入很低,因病、因灾返贫的问题突出。

五是思想难转变。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停留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上面,不能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沿袭原有的种植方法和种植模式,对于如何搞好农业产业化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

二、对策与建议

分析调查情况,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抓紧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