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精选3篇)

进修社 人气:3.08W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精选3篇)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1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做好常委会对我市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审议工作,9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赴莱西市实地察看了大沽河庄头拦河闸和产芝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情况,听取了市政府有关工作汇报。此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锡君带领部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先期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部分水库、拦河闸和引黄济青工程的建设管理情况,听取了市水利局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和水利、财政、规划、环保等部门以及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与此同时,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还以书面形式了解了有关区市的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控制机制,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全市供水形势基本稳定,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一)水资源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先后出台了《青岛市水功能区划》、《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青岛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制度措施,建立了涵盖市和区(市)两级的水资源保护目标和“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明确了考核内容、程序及奖惩措施,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制度保证。

(二)水资源配置和调动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市政府加大了对水资源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了一批水资源开发和配置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大沽河新建拦河闸坝9座,一次性拦蓄水量增加近一倍;作为南水北调调蓄水库的新河水库开工建设;新打灌溉深井2572眼。围绕产芝水库、白马河、北墅水库、胶河等主要水源的调水供水工程逐步竣工并投入使用。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水资源监管有序开展。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实行用水计划管理。对无证取水、违法打井、无计量取水、拖欠水资源费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全市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秩序良好。

(四)水资源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对全市139个水功能区的确界立碑和纳污能力核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监测结果报告通告制度,对地下水源实现了自动化、实时化监测。加强了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严格新增排污口审批,对重点入河排污口排污量和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实施了对产芝、尹府、大沽河、白马河等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项目建设,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我市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1%,远远少于世界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标准。而且水资源呈现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的特点,以今年为例,截至9月上旬的全市平均降水为328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3%。与此同时,调研中也了解到,目前我市不少河道水利调蓄工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加之基层管护经费不足等原因,工程老损严重,地表水拦蓄效率不高,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

(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有待提高。后备水源保障能力仍然较弱,引黄、引江水的调蓄水库单一,调蓄能力不足。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设施建设滞后,淡水资源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节约用水工作效果不明显,以水价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的机制尚未建立。另外,从基层调研了解到,一些镇村摸不清辖区内的水资源基数,在取水、用水方面缺少计划性和针对性。

(三)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以胶州市为例,全市河流水质良好级以上占42%、污染和重污染级占58%,两座中型水库轻幅度营养,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北关玄武岩、南关店子河水源地已报废。平度市有部分工矿企业缺乏相应的防护和治理污水的措施,没有实行达标治理,个别园区企业没有进行污水集中处理。农村面源污染也是影响水源水质的重要因素。

(四)城乡供水差异明显。一是城乡一体化供水推进较慢。农村供水管网在规划、建设和管护等方面较城区明显滞后,农村集中供水基础设施投入有待提高。二是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亟待提高。由于农村水厂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健全、水费收缴困难等原因,农村集中供水的水质达标率低,停水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生活用水难以保证。三是农村水利经费短缺。乡镇政府财力比较薄弱,很难拿出水利工程配套资金,一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长期处于只用不管的境地,工程效益难以正常发挥。

三、意见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建设管理事关国计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全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我市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抓紧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规划是水资源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水资源领域的具体体现。要以这次“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切实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节约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饮水安全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使水资源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专业规划相衔接。要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发挥规划的基础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设。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保障我市水安全的重要举措。一是通过新建水库、拦河闸坝,实施水库清淤增容,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等措施,提高水资源拦蓄和调配能力。二是加快推进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等非常规水源建设,并将其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三是抓好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抓住今年部分水库水位低和河道断流的时机开展好水库除险加固和河道清淤工作,逐步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重点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三)切实加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坚持标本兼治,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把治水与治山、治田、治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植树增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提高水资源涵养能力和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要求,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对水质不达标的重要水功能区,要及时采取排污口整治、底泥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对偷排漏排的园区和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

(四)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贯彻节水优先的方针,从观念、意识、措施等方面入手,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农业领域要大力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积极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努力降低吨粮耗水;工业领域要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鼓励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使用循环水;在城市管理和社会生活领域要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要建立健全鼓励节水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

(五)要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市政府要把水资源建设管理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工作部署,强化督促检查。水利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水资源“三条红线”,协同各有关部门一道形成治水兴水合力。要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保证公共财政投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推行PPP、BOT等项目融资和经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鼓励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债券融资。要深入推进水价改革,适当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其在水价构成中的比重,加强对水资源费使用的监管,确保专项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管理等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补偿方式,逐步提高补偿水平。要加快推进水资源领域的立法工作,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2

大力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围绕这一课题,日前,市政协组织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保障委员会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先后深入到潭庄水库、徒骇河导污工程、鲁西化肥厂和部分县、市的工厂企业及农村,就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特别是农业用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位于鲁西北黄泛平原,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蒸发量大而降水量小,干旱是我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57.5mm,当地水资源总量11.388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7.3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206立方米,亩均137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省人均占有量的1/2,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标准,20xx年实际用水量为21.20亿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水利建设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先后实施了彭楼引黄入鲁、位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徒骇河治理开发、东阿引水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等建设项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节水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是农业节水灌溉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临清、高唐被水利部、国家计委列为“九五”、“十五”期间第一、二批300个国家级节水增产重点县以来,全市已有7个国家级节水示范县、7个省级节水示范县。截至目前,全市已兴建各类节水灌溉工程50余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3.24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3.3%,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5.56万亩,大田喷灌面积4.05万亩,微灌面积1.05万亩,田间渠道衬砌控制灌溉面积47.58万亩,移动式“小白龙”灌溉325万亩,通过这些节水工程的实施,全市每年可节水4.2亿立方米。二是工业节水有了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工业企业也加大了节水整改的力度,如鲁西化肥厂通过节水改造,提高了水利用系数,减少了污水排放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年节水33.6万立方米,节约资金112.56万元。

二、问题及原因

我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和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聊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势在必行。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水资源形势严峻。我市是严重缺水地区,只因我们历年来注重发挥引黄优势,平均每年引入10多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占全年供水量的49%,才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不缺水的现象。尽管如此,也掩盖不了我市真正缺水的问题实质。一是黄河水变的越来越可用而不可靠,往往最需要用水的时候,黄河缺水或断流。黄河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配额管理的逐步规范化,分配给我市的引黄水量只有8.5亿立方米,必将进一步加重我市水资源的潜在危机,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是地下水超采过度,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引黄条件差的西部县(市)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来维持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造成大面积漏斗区,漏斗面积达3145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最大埋深曾达29米。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可利用量近5亿立方米,超量开采地下水占全年供水量的50%以上,按常规计算,20xx年超采的地下水可使全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左右,下降较多的区域达2米;而引黄条件较好的东部各县(市)地下水开采力度不够,地下水埋深在1—4米之间,不仅地下水得不到应有开发,造成浪费,而且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内涝。经以上的分析,如果黄河断流,无水可引,我市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大部分机井不能正常供水,势必给工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二)节约用水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一是农业供水工程老化退化严重,工程配套程度较差。据统计,目前全市引黄干渠工程配套率为95%,支渠为5%,田间配套率仅为20%,全市灌溉利用系数仅为5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农业灌溉用水比重较大,占全部用水量的76%,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农业节水潜力很大。二是工业生产及生活节水刚刚起步,多数企业对节水用水说的多,做的少,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三是节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节水的广泛开展和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三)水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市共有地表水质监测站8处,地下水质检测站16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污水浇灌等行为,使得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监测的数据表明,我市已有好几处小区域浅层地下水因地表污水下渗,形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城乡人民的身心健康。在河流分布上,马颊河为重度污染,卫运河、徒骇河为严重污染;在区域分布上,东阿绝大部分水质优良,茌平、阳谷地下水质较差。

(四)水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了水资源的管理。“多龙治水”,职责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人为浪费。当前根据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及全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我市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切实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而我市只有高唐、阳谷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其他县、市仍然实行城乡水务分部门管理,这种水务管理体制很不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的需要,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我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管理方面问题十分突出,而且日益加剧。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潜伏着“水荒”危机;另一方面,管理不协调,浪费严重。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认识有差距,措施不到位。一是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市的水资源状况缺乏认识,不少同志背上了引黄优势的包袱,盲目的依赖黄河,总认为“靠着大黄河,年年有水喝,年年大丰收,年年不挨饿”,思想麻痹,蛮不在乎,对节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在工作指导上,部分基层干部仍然是“重开源轻节流”,“重建设轻管理”的工作方法。三是引黄用水管理失控。送水、配水、收费处于低层次管理状态,引黄灌溉在一定意义上仍然是“大锅水”,群众认为“节水不节支,不用白不用”。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相当严重且普遍。四是存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有些基层干部对节水工作不感兴趣,他们只求眼前“丰收”,不图惠及子孙,不能真正铺下身子抓节水工作。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当前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开源节流,尽最大能力拦蓄天然水,科学调度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适当引用外来水。

(一)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通过会议、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和节水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我市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及节水的先进典型;宣传节约用水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个层面能够认识到水是工业的命脉,农业的血脉,是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能源,以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天上下、地下流”的陈旧观念,强化商品水意识,使节水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形成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危害,谁赔偿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惜水、节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防治水污染,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一是对排污企业进行严格监控,杜绝偷排偷放行为,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或兴建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使其达标排放。二是要加大投资,增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分质处理,充分考虑中水回用,不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三是要加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充分考虑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定发展,量水调结构,禁止和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产业项目的发展,扶植耗水量少,符合环保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必须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和节水工艺。五是对洗浴、游泳、人工嬉水场所、洗车等几乎是“全天候”营业的服务业要重点监察,看其是否采取有效节水措施。

(三)强化蓄水工程建设,确保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客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即可缓解供需矛盾,又能补充地下水资源,是合理开发水资源,使地下水达到采补平衡,防止地下水漏斗面积继续扩大的良策。通过大力建设平原水库、河道闸、梯级拦蓄和蓄水坑塘,增加蓄水工程的调节能力,尽可能地拦蓄天然水,特别是缺水严重的西部县(市),应结合实际,对乡镇村庄进行蓄水规划,将蓄水工程建设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四)狠抓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是要强化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第160号令发布的《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尽快出台《聊城市节约用水办法》,规范全市人民的节水行为。二是要用经济杠杆调整人们的用水行为,安装和完善计量设施,加强测水量水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用水,超计划用水按照累进加价制度交纳水费和水资源费,加强水费成本核算,合理调整水价。三是污水资源化是节水工作今后发展的方向,我市应建设管网,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道路、绿地广场、公园等地方的喷洒、冲洗、绿化,代替自来水。另外,电力、造纸、化工等行业用水量大,而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也可用处理后的污水代替部分自来水及深井水,这样就能降低城市新水取用量,达到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四是要加强农村供水管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畦灌、渠灌、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和地膜覆盖、施用抗旱剂、秸杆还田等农业技改,促进先进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要借鉴水务改革先进地市的经验,深入开展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排除因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各种障碍,尽快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江北水城”率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先进典型。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3

为了落实办理好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关于更好保护万绿湖水源水质的提案(第92号),根据今年市政协工作安排,4月22日至24日,提案法制委员会在市政协副主席钟木邦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调研组,到东源县对我市万绿湖水源水质状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市环保局、东源县政府情况汇报,深入东源县涧头镇青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乐源新村,新港镇黄河集团国际度假中心开工现场,新回龙镇环湖公路山里人家、万绿谷等地考察,认真了解万绿湖水源水质情况及污水排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万绿湖水源水质现状及保护的主要做法

万绿湖区域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5400平方公里,蓄水量139亿立方米,水质长期达到国家地表水I类水标准。万绿湖的水源水质得到较好地保护,离不开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不懈努力,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长期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为开展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我市加强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积极实施生态林工程。全市列入省级生态公益面积617万亩,规划上报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566万亩。其中,东源县先后投入造林资金2300多万元,造林64.95万亩,封山育林140多万亩;投入4800万元发展茶、果、毛竹等经济林,建立了绿色生态基地。1995年开始,至今已在湖区划定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40.7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82.36万亩,分别占湖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81.2%和48%。目前,万绿湖湖区的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9.8%和70.3%,成为我省东北翼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县还坚持引进香根草在湖区码头、道路护坡、湖岸消落地广泛种植,有效治理湖区水土流失问题。

(二)严格控制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项目上马。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万绿湖周边镇都能注重把好各种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关、在建检查监察关和竣工验收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坚持"四个不批",即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选址与规定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群众反映强烈项目的一律不批,超过污染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或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批。如,20xx年涧头镇就严格拒绝了一批炼钢企业落户;东源县关闭了湖区内唯一可能造成污染的新丰江水泥厂,直接导致该厂400多名职工下岗失业,并因此背负了2000多万元的债务。另一方面,东源县坚持实行"湖内游览、湖外吃住"的旅游方式,防止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给湖区带来污染。还撤销了燃油小快艇、伏鹿岛、奇松岛、水上机动娱乐设施及网箱养鱼等多个有可能造成生态破坏的产业项目,20xx年后,在湖内全面推广使用以液化气为动力的环保交通船,用以取代原来100多艘的汽油快艇,大大地减少了湖区的污染源。

(三)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东源县在全省率先倡导和实行导游员兼任环保员制度,让每个导游员身背印有"善待自然,请把杂物交给我"字样的环保袋上岗,向入湖游客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坚持在湖区内的码头、景点、船艇等醒目部位印刷、悬挂环保标语;经常组织"环保志愿者"入湖打捞水面漂浮物;1997年以来,还连续多年与有关环保团体开展"我为万绿再添绿"环保植树活动,广泛宣传万绿湖生态旅游发展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万绿湖生态保护工作。1999年,万绿湖风景区被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局命名为全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

(四)强化环保的管理和监督。我们这次调研了解到,市、县相关部门坚持强化环保管理和监督做了大量工作。如东源县专门组织开展了对湖区生态环境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湖内非法拦网(含网箱)养殖、景区违法建筑和漂浮物进行了整治清理;对生态破坏区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对因城镇开发建设、道路建设、采矿采石等造成生态破坏需恢复的区域进行恢复生态植被治理;20xx年市环保局组织开展全市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沿线餐饮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20xx年4月对万绿湖周边及环湖公路19家餐厅乱排污行为作出罚款和限期停止营业的行政处罚,进行强化排污监管。

二、万绿湖水源水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市、县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万绿湖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万绿湖周边矿产开发成为万绿湖污染的主要隐患。

多年前,由于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虽然市委市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强力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了解到在万绿湖周边的新丰县、东源县、连平县一带,仍有多个选矿点严重污染万绿湖水源水质的现象。如,广东大顶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尾矿库剩余容量不多,二期尾矿库建设速度缓慢,排土堆放场无防止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整个开采作业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未跟进,给保障环境安全和应对汛期到来带来一定安全隐患。又如,连平县境内仍有一些非法选矿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大,连平县环保局虽对这些非法选矿点下达了停产通知并进行了多次打击,但存在死灰复燃的可能。一些专家认为,以上矿点的矿区废水如得不到及时治理,直接排入小溪然后流入万绿湖,将会造成万绿湖湖水重金属超标,严重污染万绿湖水源水质,成为万绿湖污染的主要隐患。

(二)环境执法能力有待加强。

我们这次调研发现,万绿湖环境保护管理涉及到市、县等多个部门,时常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导致目前在环湖公路两边仍有一些建设项目未履行环保审批等相关手续,成为万绿湖水源水质污染隐患及监督的薄弱环节。如:桂山大道塔坑村周围有17间餐饮项目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但无环保审批手续,产生污水没有作任何处理,先排入山溪河流,最后排入万绿湖内;桂山、野趣沟等旅游项目没有向环保部门申报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问题;又如,我们在调研中还听到万绿湖周边镇的一些群众强烈反映,劈山开通万绿湖的环湖公路,不但要开山毁林,还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认为 "每开通环湖公路一公里,就等于毁掉了十年护林的努力",得不偿失,开发环湖公路不可取。同时,万绿湖库区2个县通镇环湖公路项目未经环评就先建设,没有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论证。

(三)万绿湖周边乡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经了解,万绿湖周边有新港镇、涧头镇、顺天镇、双江镇、半江镇、新回龙镇、锡场镇等镇,共50多万人口,群众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一般都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大自然,已成为了万绿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源。目前除了连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首期日处理1.5万吨工程投入运行,除了新港镇已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池,但因缺乏资金未装排污管道停工多年,未能启用,除了涧头镇带头示范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较好地治理了农村污染源,其他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而且随意堆放垃圾或者一把火将垃圾烧掉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三废"及禽畜粪便、滥用农药化肥等污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给万绿湖水源水质带来一定污染隐患。

(四)乱砍滥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虽然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林业管理体制不顺和木材市场价格飚升,特别是大型木材加工企业亚洲创建企业在我市投资兴办和部分地方大面积发展速生丰产林等原因,我市乱砍滥伐林木现象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遏止,山林火灾仍然比较频繁,给万绿湖周边森林的生态屏障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工作领导。万绿湖是我市的一张名牌。随着万绿湖供珠三角地区直饮水工程的启动,万绿湖水源水质保护已成为全省人民关注的焦点。为此,我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我市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万绿湖水源水质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因此,务必要做到: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要进一步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破坏万绿湖水源水质违法行为的曝光和环保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监督和推动作用,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保护万绿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监测机构。针对市、县等多个部门相互扯皮现象,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迅速在环保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万绿湖环境监察管理及监测机构,负责万绿湖集雨区环境保护管理及水质监测工作。同时,要建立长效的倒查问责机制,加强对库区资源环境的监管。三是要严格实施万绿湖区域规划。目前,我市已作了第一期《新丰江水库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保护规划》,明确规划了哪个区域可以开发,哪个区域限度开发,哪个区域禁止开发。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出台第二期、第三期规划,严格实施《新丰江水库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保护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把好建设项目准入关。

(二)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一是对未完善环保手续的公路、旅游餐饮等项目实行限期改正,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关闭,工商、卫生等部门吊销其相关证照。依法查处选址不合理、未经环保审批、未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等行为。二是要加大湖面养殖秩序整治力度,坚决取缔非法拦网养殖行为,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活动。三是建议市委市政府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迅速出台关于停止开发万绿湖环湖公路的相关文件规定,保护好万绿湖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三)推进万绿湖周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当前,省政府将拿出25亿元建设县级以上的污水处理厂,率先实现广东所有县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设施,即一县一厂。基于万绿湖周边乡镇对保护万绿湖水源水质的特殊地域位置及重要意义,建议市委市政府要优先统筹规划万绿湖周边乡镇污水与垃圾处理工程,即周边各镇各建立1个以上的垃圾处理池或污水处理池,并列入治污保洁工程计划,积极争取省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创新建设运营模式,重点加快新港镇、忠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积极规划筹建库区及周边其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

(四)进一步加强封山育林工作。在继续严格执行封山限伐政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包括库岸"黄腰带"在内的无林地造林绿化工作,争取用1至2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库区无林地的造林任务,促进库区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提高库区森林的生态屏障功能。同时,省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等,为万绿湖周边生态安全提供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