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读书笔记范文

进修社 人气:2.06W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昏》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昏》读书笔记范文

《黄昏》读书笔记1

帝师,在中国历代都享有极高的地位。皇帝与他们之间这种融洽的,不受限制的关系,也许与罗马皇帝奥勒利乌斯和他的朋友兼导师科尼利厄斯的关系相类似。但不同的是,在中国,一个帝师的地位不仅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朋友,他还是一个官高位重的官僚,占据着不逊于总督的位置。

而今天我们所讲的帝师庄士敦,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1919年进入紫禁城担任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其实此时,皇帝已宣布退位,但他在中国人民心中还是作为一个传统存在着。庄士敦是辛亥革命以后,唯一能进入小朝廷的帝后生活中,并在紫禁城生活过的外国人。他对溥仪的影响是巨大的,几十年后溥仪回忆说"庄士敦已成为他灵魂的重要部分"。庄士敦在华的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剧烈和痛苦的变革时期,在本书中,庄士敦把自己在华的经历放在近代中国大背景中,从一个谙熟中国文化继而又身为帝师的外国人的特殊视角,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自经历的大小事件,写下真实的纪录,字里行间浸透着他的审视和思考。

庄士敦在1919年以后才入宫并成为帝师,即他并未跟慈禧有太多的接触,但在书中有一部分对慈禧的描写。庄士敦认为慈禧应对清朝的灭亡负主要责任,而很多的西方人普遍认为,慈禧生就了统治者的素质,正因为她,清朝才得以多延续一段时间。在我看来,这种延续其实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一个已腐烂的木头再怎么延续也无法恢复原样。一个西方的作者曾写到:1900年以后的慈禧"采取了使中国步入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并且依据她强有力的政令,取缔了某些旧的规章”。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与其说是慈禧引导了改革,不如说是她不得不跟随改革,她过去所反对的改革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她作为一个聪明人不得不接受现实了。“慈禧是那些具有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顽固派的工具,但她是心甘情愿沦为工具的。”庄士敦对光绪的遭遇有很深的同情。慈禧不可能不对这一切负责,但或许慈禧只是生活在各种阴谋下的无知的妇女,她不可能对一切坏事负责,也不应在她死后,把一切都算在她身上,历史从来都应该站在公平的角度。

庄士敦之所以有机会成为帝师,全都得益于徐世昌。作为民国总统的他,并不信仰共和,他对中国共和政体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众所周知,溥仪已于1912宣布退位,但他所失去的或许仅仅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旗号而已,他的威望以及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未下降。倘若共和派为建立一个的共和政府的努力归于失败,皇帝随时可以利用国民感情建立一个有限君主立宪制的新中国。所以徐世昌等人希望溥仪能学习一些关于欧洲政治制度的发展,特别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于是,便聘请庄士敦担任皇上的英文老师。

庄士敦在任教期间,将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灌输给少年溥仪,试图把他培养成一个现代西方式的君主或绅士。电影,留声机,自行车,钢琴,电话等但凡宫廷所未见的“奇技淫巧”之物,无不是由庄士敦带入溥仪的生活之中。庄士敦与溥仪谈英国王室的生活和君主立宪制,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内战争,谈西方文学艺术和中国白话文活动,也谈及帝制复辟的可能性和各派军阀的可靠性。他甚至常带些《新青年》激进报刊,并为他的皇帝学生引进胡适这样的新派人物,以至使溥仪一度对少年运动产生兴趣,由于庄士敦的原因,溥仪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其他外国人,泰戈尔也曾在庄士敦的引导下与溥仪见面。

在本书中,从庄士敦的角度来看,溥仪聪慧且关心国家大事,但我们不可否认他身上也带有一些满清贵族固有的缺陷,这可能和他早起的教育有关。溥仪不安于紫禁城的禁锢却又无能为力,他曾为自己设计出逃计划却并未实施成功。溥仪决心要清查皇家账目,此时,那些害怕暴露其渎职行为的太监竟然纵火烧了建福宫。火灾后的18天,暴风雨来临了,一个在中国宫廷存在了几千年的制度,在这一天被突然废除了,紫禁城所有的太监都被驱逐出去了。中国新闻界一致赞扬皇上废除太监制的行为。当然,庄士敦在这件事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尽管在那个计划真正实施的那天到来之前,溥仪一直对所有人保密。

庄士敦十分醉心中国文化,他在竭力“西化”溥仪的同时,自身却被彻头彻尾的“中化”。他言必称皇上,口必云陛下,甚至在皇上逃往使馆的途中都没有改掉这个习惯。他,常常顶戴花翎,学着清朝遗老的样子,足迈方步,拱手相揖。就在他努力使溥仪摆脱帝王生活,并使之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自由人的同时,却又不遗余力的参加各种与复辟相关的事宜。他认为清朝统治下的人民缺失的不是自由是团结,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民国”是在欢呼声中建立,但民国建立后,很多热心共和的人都遭到了令人困窘的处境。在这里暂且不讨论辛亥革命以及民国建立有什么过失之处,但它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有一定正确性可言的。

庄士敦本人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溥仪离开紫禁城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方面又认为他的皇帝学生有能力领导好这个国家驶出泥潭,重见光明。或许,他要寻找的事这两者的结合,但是时代的背景是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在庄士敦和这本书上,似乎凝聚成一个点。

庄士敦本人也只不过是这个黄昏的过客而已,他的观点和视角可能不是权威,但他曾经是末代皇帝溥仪最亲近的人,是鲜有的如此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他的经历和观点对于清朝末期的一些事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今天中西文化又一次剧烈碰撞的历史时期,或许有千千万万个庄士敦存在,新时代的人们,将抱着怎样的理想,去迎接又一个崭新的黎明。

《黄昏》读书笔记2

这本书是在网上买的,原本是给家里买套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的vcd,之后又想买本书看看,网页上列着很多本余华的书可以选择,比如《活着》等,我选了《黄昏里的男孩》,大概因为题目吧,只简单看了书摘,就点击确认了。

收到网站两封订单确认的电子邮件后,第二天书和vcd就送到了。那天下了很大的雪,vcd的塑料外盒摸起来很凉很凉,书也是凉的,于是先放进抽屉里。过了一会儿,觉得可能变暖和了就拿出书来看,不是读,只是看看封皮,看看序,看看目录。

封皮是土黄色的,左边中下方有些许凸起,我死活也看不出来那些许凸起构成了什么图案,只得联想起了毕加索的作品,比如《萨比诺的`女人》。

《黄昏里的男孩》是余华的短篇小说集,讲述故事的语言风格让我想起《许三观买血记》和《活着》。《许三观买血记》是上学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看的,读的毛骨悚然,尤其是关于卖鲜血的那些讲述;《活着》是我站在三联书店里看完的,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面讲冉·阿让的话“他活着,尽管命运离奇多磨难。”

《黄昏里的男孩》里的故事的题目很奇怪,我总是读了几段或一页后就忘记了故事的题目,于是往前翻,看了之后就想,为什么会叫这个题目呢,等看了七八成,却又觉得那题目再恰当不过,也有的时候读到了结尾便恍然大悟,题目就自己跳出来了。

故事的内容我看在了眼里,可还需要我猜猜究竟故事是什么意思,摆在眼前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其他的只能靠猜测了——幸好《黄昏里的男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细节,诸多暗示;另外,还需要多读几遍,到时其意自现。

《黄昏》读书笔记3

这是我首次阅读石黑一雄先生的作品,也是我有意购买的第一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我甚至好奇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将阅读方向从西方文学转向东洋的日本文学的。

而石黑先生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本人移民英国,系“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在英国的生活想必对他本人及他的作品有相当的影响。与我所接触过的日本文学不同,石黑先生的《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下文均简写为《小夜曲》)没有大部分日式文学沉重的通篇降调氛围,反倒流溢着西方文学的气息。另外《小夜曲》内的五个短篇又均围绕音乐做曲,就得到了一个带着几丝对现实感到苦恼,慢悠悠却不遗余力地迈向理想的一整套交响曲。

除第一篇《伤心情歌手》和第四篇《小夜曲》中的女配角为同一人外,石黑先生的这五篇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联系。不同的主角也都用毫不相干的办法,再毫无焦点的场所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风格不同的音乐。不过既然能够创作出这样五篇文章、五个风格迥异的主角及他们的配角,石黑先生肚子里一定有相当多的音符乐谱以支撑他的人物塑造。又或许这几个人物也都有他的原型,而石黑先生只是与他们有过一面之缘便在自己文学的库存里留下了那些个影子,日后便谱曲作章。

我格外喜欢他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是一种神奇的记叙方法,因为读者可以很好地将自己代入故事,跟着作者布置好的剧情猜疑、联想。石黑先生更是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不得不澄清,在看《小夜曲》一书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想要读书的欲望了。

阅读石黑先生的这本《小夜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生活中,除非用回忆的方式向前回顾,才明白某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又是从何时结束的——甚至在结束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不过故事是有结局的,人生的结局则很长远。这五部作品中作为第一视角出现的角色不都是故事的主角。倒不如说,更多是以见证者或是参与者而非故事主角的形象贯穿始终。是啊,故事除了主角以外还有聆听的人和参与演出的人呢。

第一视角角色往往在故事的结尾便退出了这场表演,但真正的主角则将在他的生活中继续演绎下去,继续走下去。也许有的人会乐于去猜想剧本之外的那些人的生活,有些人则只会对这短短的相交不甚在意,分开之后便不了了之。

石黑先生将剧本写的很好。这些故事的见证者们都经历了真正主角生活中转折性的事件——相爱之人为事业分离的前一天、演员为了事业的转折而经历整容折磨的日子。这些发生的事件唯有回首品味时才会被人发现,啊,这里曾是我的转折。

故事中的人大都过着稀松的生活,追求音乐因此显得拮据,甚至有人为此落魄。见证故事的第一视角人物又大多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正片叙述,因而就有传言的加入,有从报纸上看来的,有从他人口中得知的;有时候又是自己的猜想,有时候又是根据旧时回忆的推测。

《小夜曲》一书读得十分顺畅。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似乎讲完了他自己的故事,又似乎没有。故事的结尾总是戛然而止却又恰到好处,就像一首乐曲可以以渐弱淡出的形式结束,也可以在最为激昂的小节后面画复纵线。当然,用使人回味无穷的副歌作为最后的结束语也未尝不可。

不同的人来读或许又会读出不同的东西。作为一个入世尚浅的青年人,我可能不大懂得独立工作之人为紧抓梦想而不得不历经坎坷的有苦难诉;我看到的是小小的坚持,拮据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温情的向上之心。

或许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嗅着快乐和小资而行的人,故事中的坑坑洼洼又确实不曾刻骨经历过。又或许石黑先生就是想要表达出这一层阳光普照湖面的温情画面,虽然他也将更深层次的故事埋藏在这里,只是等待我这样的年轻读者去发掘。

或许这也是本书的成功之处之一吧。属于那种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会看到不同内容的书籍,因而也是每次回看都会有不同感触的书籍。

石黑一雄先生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人作为主角,写出了不同音乐人的不同烦恼,记录下不同烦恼所追求的不同目标。当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床上,怀中抱着吉他,心灵爱抚着闪亮的梦想的时候,也许这样的小夜曲就会不知不觉地于耳畔响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