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读后感

进修社 人气:2.56W

  童话止于她的歌声

《夜莺与玫瑰》读后感

当仙女棒挥洒下一片灿烂夺目的星光,大海里的人鱼还在满心欢喜地仰望着岸上的王子;穿梭在森林里的绿色精灵们,又是在为谁采撷明日的芬芳……童话里司空见惯的桥段,却只能存于人们的幻想中。所以我一直以为,生活与童话从来就是泾渭分明的,而在不经意的回首间,却瞥见了生活中亦有歌声曼妙的“夜莺”。

那就是王尔德独一无二的童话世界。

英格列比说:“王尔德的童话表现得精妙绝伦,丰富的想象给每篇故事都装饰了珠玉。”纵观《夜莺与玫瑰》这本童话集,没有一篇不是辞藻丰丽字字珠玑,而当你翻阅其英文原版时,更能感受到这位英伦才子精巧笔触下的深厚功底。在《巨人的花园》里,他写道,“桃树上开满漂亮的白色花朵,树枝全是金色的,挂着银色的果儿,树下竟然站着那个他满心牵挂的小孩”。如此场景真是美得令人泪下,杳杳人世间,恐怕这是最好的重逢。王尔德描写人的表情也同样出色:“这时,一抹微笑掠过他那骄傲的嘴唇,仿若鸟翼掠过水面,引得水面绽出笑容”。在夜莺决定为年轻人的爱情牺牲自我时,她说:“哲理虽智,爱却比她更慧;权力虽雄,爱却比她更伟。焰光的色彩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她的唇甜如蜜,她的气息香如乳。”我们深深感动于这番话时,那位年轻人却不懂夜莺所说的话,讽刺意味在这里一点点渗透出来。王尔德用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个个唯美的画面,然后以语言为颜料,将它们涂染成绚丽的景象,无怪人们说他故事是“用散文写成的小诗”了。

然而,珠玉毕竟只是点缀,“夜莺”的歌声之所以久久不绝,更重要的原因是其中蕴含的普世情怀和人间至真、至善、至美。幸福王子是美的化身、美的载体,而在此之前他一个自我完善的经历,即心灵净化的过程。他活着时,住在“无忧宫”里,有着外表的美和内心的欢乐;死后变成铸像,立在城市中心广场高圆柱的顶端,因看够了全城的“一切丑恶和穷苦,”所以虽有外表的美,内心却是痛苦和忧郁的.;当他把装饰自己外表美的宝石、纯金给了穷苦人,外表美破坏了,但心灵却闪发出美丽的光芒,因而成了可以进入天堂的“最珍贵的东西”。在王尔德的童话中,真正的美直属于心灵。这种由心产生的对社会的哀怜、纯真的爱和同情、自我牺牲精神等等,都是通往天堂的,“与神的契合”。因此,我们在孩提时代读,能够嗅到属于童话的浓浓奶油香;在青年时读,看到了一个由善与恶、美与丑组成的大世界;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能感受到尽管这个世界有这样那样的污垢,真正的美却永远不会消失遁形,它们总是徘徊在阴暗的角落、潮湿的井底,去挽救一个个卑微且尊贵的生命。

有人说不同于安徒生童话的简单美好,王尔德笔下的人和事大多揭露了社会丑恶的一面,我却以为这种虚幻与现实的对立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和颂扬美。他的童话不是凌于生活之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真实地存在于每块土地上的,几近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正因了这些生活中的不圆满,才会激起人们改造现实的勇气和决心。童话绝不仅仅是童话,“夜莺”歌唱的,是“身处在阴沟里,却时时仰望星空”的心。

王尔德本人的经历也如他创造的情节一样跌宕起伏。前半生的煊赫声名,美满家庭,

与后半生的潦倒困苦,声名狼藉形成了红与绿的鲜明对比,但明明是苍凉,却被他演绎成了另一种童话式的完满。因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称不上完满,他曾说,“每件赏心悦目的东西背后,总有一段悲哀的隐情,连最不起眼的小花要开放,世界也得经历阵痛。”他追求美,用一生谱写美的篇章,却也承认苦痛的价值和力量,这点在他的童话中也得到了印证——那个站在树下的小孩手心脚心的钉子印,是爱的伤痕;星孩儿历经千辛万苦,终获父母谅解;夜莺用鲜血浇灌玫瑰花,荆棘刺穿的是世间最美的心脏……

当她唱出最后的歌声,童话终止于同现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