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春夜》读后感1500字

进修社 人气:3.17W

《春夜》这首诗是一首比较直白的诗,所以容易读懂,我很喜欢。全诗分为四个小节,分别讲述了一个场景、一个人的感叹、另一个人的看法和最后对未的向往与憧憬。下面我们细细品味这一首优美的小诗。

舒婷《春夜》读后感1500字

在第一小节,作者写道:"我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忧伤/当我们在春夜里靠着舷窗/月色像蓝色的雾了/这水一样的柔情/竟不能流进你/重门紧缩的心房"这应该是作者与一位友人在一个静谧的、有月亮的夜晚,一同靠着舷窗前交流、谈心的场景:这夜色如此优美,月光在海面细碎而闪烁的星星点点的微波荡漾里更加显得温柔,似乎被海水染成蓝色的雾。"我"的心也被这美景所感染,心情就像如水的月光,柔柔的……但"你"的心门到底有几重?为什么紧紧的关闭,感受不到这如水的月光、静美的夜,还有我像月光一样的柔情呢?

接着在第二节,作者讲述友人"你感叹:人生真是一杯苦酒/你忏悔:二十八个春秋无花无霜/为什么你强健的身子/却像风中抖索的弱杨?"这应该是一位男性友人,有着强健的身躯。但他却有一个脆弱的心。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总在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总在抱怨世道不公,抱怨世态炎凉。我感觉这位友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把人生品味成"一杯苦酒",忏悔自己二十八年虚度春光。而在作者看:你明明有强健的身体,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弱不禁风?

于是在第三节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知道你是渴望风暴的帆/依依难舍养育你的海港/但生活的狂涛终要把你托去/呵,友人/几时你不画地自狱/心便同世界一样丰富宽广"这一节是我最喜欢的,也是这首诗的高潮。首先作者客观地讲述了友人的心情和状态,"你"一方面渴望走向一望无际、深邃而自由的海洋,一方面又被亲人的浓浓亲情所牵绊迟迟不能出发。但是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无情:花开自有花落,秋叶儿最终也要脱落。作者说道,如果友人不"画地自狱",他就会发现世界还是那样丰富和宽广。

最后作者用诗人特有的浪漫说出了心中的憧憬与向往:"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读到这里时,我突然想到,这也许是一对情侣,男孩困于亲情,对未和远方充满迷惘,女孩儿用她委婉深情的话语耐心地劝导着她心爱的人,要走出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狱,要敢于走向未,就像帆一定要遨游在大海之上。而她会是那"顺帆的风",伴随他走到天涯海角,走向未,走向远方……

这首诗虽然短小简单,但讲述的道理却一点儿不简单,所谓"大道至简"就充分地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对于"画地自狱"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成语"画地为牢""画地为牢"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做监狱。据说,人们很自律,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就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圈子半步。但在这里,是作者的友人(也许是恋人)自己为自己画的牢狱,用亲情的牵绊画了一圈,把自己的双脚牢牢地锁在里面。这样的画地自狱其实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最多的就是像诗中这个男孩子一样的年轻人,另外还有一种是出于对外界无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而迟迟不敢迈出走向未和远方的脚步。还有其它类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我联想到月24日在包头市图书馆举办的"包头最美书友会2018第二期读书分享会"上,青年作家包讷睿分享《关于学创作》,他讲到中国学和世界学的差距特别是和美国学的差距时说道,中国学总在讲述"宫斗"之类、尔虞我诈的故事,而美国学在塑造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英雄,他引用张伟老师在一次讲座中的一句话"现在中国学出现了高原而没有高峰"形象地描述了当今学的现状。最后他说道地球太小了,我们人类将会走出地球,走向太空,走向宇宙,学作为先知先觉者,如果在这方面多用功,或许会出现划时代的作品。这样的思考何尝不是在打破旧有的思想樊笼,让我们的思想不再局限于小小的地球、小小的宫斗,去思考那广袤深邃的宇宙中的大千世界呢?为包讷睿老师的观点点个赞,也为有创新精神的科幻小说《三体》点赞。

最后说说我读这首诗感受到的另外一点。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做《狐狸的故事》,最后的场景回想起眼角不知不觉就感到湿湿的:在一望无垠的茫茫雪原上,小狐狸被一路艰辛、甚至几乎付出生命代价把它养大的母亲赶了出,它一次次地回头,一次次地遭到驱逐,幼小的狐狸孤独地、一步一回首地慢慢走了,火红的身影在皑皑白雪中渐渐消失在远方……长大了,就要独立生活,这也是就是狐狸世界的生存法则,这也是我幼小心灵第一次思考人生!我们都曾是被母亲呵护在怀里的小狐狸,我们都曾是被母亲保护在翅膀下的雏鹰,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要奔向那广袤的雪原,振翅于蔚蓝的天空,亲情不应该是我们的牵绊,而要成为我们成长的强大的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