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姆雷特》有感大全

进修社 人气:2.06W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接下来小编本站给你们带来读《哈姆雷特》有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读《哈姆雷特》有感大全

读《哈姆雷特》有感【一】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在学校近期举行的“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阅读周活动中,我有幸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接触到了这部作品。合上整部作品后,我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种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一个有关命运的问题。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是一个矛盾的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他身负杀父夺母之仇,还被抢走了嗣位权,时刻陷身于阴谋算计之中。宫廷政变后,他母亲的新任丈夫,丹麦的新任国王克劳迪斯,既是他的叔父也是他的继父,既是他的亲人也是他的仇人,这样一种尴尬的关系,让哈姆雷特矛盾。之后,为了掩饰真实意图而不得不装疯卖傻的哈姆雷特,得不到母亲的理解,同时又变成国王的眼中钉,这样孤立无援的状态又是一重矛盾。情感上,他左右为难,既希望与奥菲利亚接近,又不想将她卷入政治斗争当中,尴尬的地位、紧张的气氛、复杂的情感更凸显出他性格的矛盾。

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种哈姆雷特式的矛盾不正与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细节相类似吗?哈姆雷特仅仅只是哈姆雷特吗?不,哈姆雷特实际上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会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而拼搏或是挣扎,也会因为生活的压力、社会中的竞争、诸多不理解以及很多尴尬而迷惑的事,让我们自己的内心痛苦、煎熬、挣扎、矛盾。同样的,我们也渴望光明、渴望美好的未来和生活,我们也向往自由,也期待一切纯洁而美好的人、事、物、心灵、灵魂以及环境,我们也追逐梦想,也在理想与现实中周旋着、挣扎着、追求着。

但现实的矛盾与痛苦,理想中渴求的美好与光明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落差,同时也让我们对人生和哲学有所思考,让我们学会知愁、排愁,学会隐忍,学会放下,学会宽恕,学会豁达,使内心更柔软、更坚强、更慈悲、更有悲悯情怀。因此所谓的成长,是催促我们去努力,去竭尽全力,甚至拼命地去成为一个豁达、积极、纯粹、有方向的人。经历痛苦,而后学会成长。正像有一首歌里所说的那样,每当我们“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们迷失在黑夜里”,我们会“发现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给我们方向。这就是我在哈姆雷特身上看到的自己。哈姆雷特,这样一个有很多经历,内心有很多痛苦的人,他所呈现出来的故事注定是吸引人的。

有一句话说“命在我手不在天”。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轰轰烈烈的干一场,潇潇洒洒地拼一次。哈姆雷特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悲剧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还让我学会了去懂得生活,去体会成长。

编者按:阅读周活动,是我校语文课的一大亮点。本学期,我们分别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启了莎士比亚主题阅读和鲁迅主题阅读。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谢滨宇同学在阅读周后写下的感悟。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走进这个人物,剖析这个人物,人们总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谢滨宇同学的这次阅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眼中的哈姆雷特,更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矛盾化的人物形象中,找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们成长的轨迹。或许这就是举行阅读活动的意义,它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本名著,更是一次走进名著,感悟人生的机会。

读《哈姆雷特》有感【二】

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几百年来众多的读者。《哈姆莱特》是他的传世剧作,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为读者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画面。哈姆莱特、奥菲莉亚等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

哈姆莱特本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权利和爱情,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前程似锦的道路。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一个普通人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家随着父王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种种打击之下,哈姆莱特开始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探子,于是对她说出恶毒的语言进行羞辱,做出种种绝情的行为。这时,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普通人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甚至更加沉重的各种人生苦恼。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这些曾经的美好都已化为泡影。

他目光是尖锐的,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所以他说“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被篡夺的王位、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亲,情人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但却对流血复仇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与束缚。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在复仇的道路上他一次次失去了机会,使他的复仇计划终于泡汤了。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戏剧所表现的一大悲剧的所在。哈姆莱特死亡的悲剧不能不说有他性格中的犹豫、矛盾、忧郁及怀疑一面的因素使然。

戏剧的另一个主要线索就是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爱情悲剧。本来,哈姆莱特是热恋着奥菲莉亚的,但是我们的王子为了复仇,不仅没有和奥菲利娅成为美好的恋人,却为了复仇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哈姆莱特把自己的复仇重任看得比奥菲利娅要重要得多,这也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而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牺牲品。他对奥菲莉亚的嘲弄读来充满了真正的心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母亲及爱人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完全理解她们的爱和内心。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性的美好在她的观念中都毁灭了。

如果单从奥菲利娅一方面来看,她与我国的传统女性是有那么一些雷同之处的。知识较浅薄,见识较狭隘,缺乏自身的见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对父兄有着绝对的尊敬与服从。在我国传统礼教之中,对女子的基本要求便是“三从四德”,而由奥菲利娅与其父亲波洛涅斯之间的应答可窥见一二,其对父兄也有着恭敬且近乎盲从的态度。比如奥菲利娅告知父亲哈姆莱特对她的誓言,但其父亲却认为哈姆莱特别有用心,并在基于保护女儿前提下,严禁女儿之交往。面对父亲的严厉的言词,奥菲利娅的答复是“我一定听从您的话”。奥菲利娅是深爱着哈姆莱特的,但在父兄态度强烈的措词中,奥菲利娅的反应竟不是辩护和反驳,而是乖乖的顺从与接受。从我们现代女性的观念上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我们无法想象要逆来顺受的乖乖承受所有人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安排。正如同所有在道德上受约束受压迫的中国妇女一样,我们相信奥菲利娅的内心也有着非常大的压力。打从一开始哈姆莱特的求爱,父兄的拒绝,至哈姆莱特计策之下的精神失常,甚至直到最后,自己最亲爱的父亲竟死于自己的爱人手中,一切惊慌、害怕、悲惨的事,不幸与无奈,她都只是默默地承受没有埋怨,甚至也没有想过要试图反抗。如此被动,如此地受委屈,而在把一切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最后这柔弱的女子怎能不崩溃呢?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最终致使这让人心疼的姑娘竟以发疯并溺死于水中这般悲惨决绝的结局结束生命。似乎压抑地活着及默默承受是她唯一一件能做的事情了。试想,如此的性格,如此的逆来顺受,怎会不成为悲剧性的人物呢?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奥菲利娅的悲剧也是基本上由她的性格中的弱点造成的。

读《哈姆雷特》有感【三】

时间的洪流冲散我们的记忆,经典的不朽被人淡忘。

——题记

他的存在是一个谜,众说纷纭,他的作品是……我一生的经典。

在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里,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是一个关乎命运与性格的悲剧,一首人性的凯歌。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社会末期的罪恶与本质,同时,我们频繁的看到了一个词——命运。它像影子一样和我们不离不弃,又似阳光一般温暖人心,邂逅让人变得幸福却也伤痕累累,但更多时候,命运像梦魇一样深邃而窒息。霍拉旭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五场的露台的一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棋局。

戏剧是人生的放大,人生就如一场戏。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段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你总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那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东西。

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选择的人生之路——面对正义、爱情、责任,一颗矛盾而又决绝的心,在那样一个混沌的世界里毅然背叛了命运,坚守住了他的正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

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时他的抉择是非理性的,热血中正义的沸腾让他失去理智,比如当他在激怒之下一剑刺死他误以为是国王的波洛涅斯时。然而或许正是他这种不理智的抉择,这种人性的弱点,让我们从心底里接受和认同他的艺术形象,因为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见他的影子……

哈姆雷特又是极其重视感情的,一个忧郁多情的王子。当他以装疯来躲避国王的迫害时,依然抑制不住对奥菲利亚的思念,不忍心让她因为自己装疯而痛苦,冒着可能受到国王怀疑的风险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当他倾听了父王鬼魂的诉说,一颗心困扰在亲情与正义之间,忧郁不已。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自己的悲剧。本来他完全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性格不允许他带着疑问庸庸碌碌地生活,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寻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做出的任何抉择稍有不同,所有人最终的命运都会改变,但是经验驱使他一次又一次作出在他认为是正确的而实际上是致命的抉择,然而,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他只是希望霍拉旭能为他“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在特定情况下都是唯一的,所以我不会指责他的愚蠢、不值得与对正义的狂热,他是黑暗中的英雄,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我们的成长,不知不觉中做出了很多的抉择。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命运,我们的未来。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就像哈姆雷特所说的“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

也许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这么严重,然而,要想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成人化的世界里做好而又做对,每一个抉择都不会容易。命运不是能掌控的,却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努力,我们的虔诚,有人可以看见。每一天的阳光都在改变,每一天的我们都在成长!

哈姆雷特是我心中最原始的存在,他的悲剧使人性的光辉灿烂耀眼,他的悲剧是人生成功的开始,那是一座价值与精神的大厦,一座正义的丰碑。在那样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