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社会调查报告汇编7篇

进修社 人气:1.82W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调查报告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社会调查报告汇编7篇

社会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不同的要求。“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是很相符了,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也可以挣到一部分钱。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出现了很大的误差,他们把挣钱当成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然而,社会实践的重点却不在此,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学生早点离开父母庇护,更早一步步入社会。通过本次调查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与认识,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与建议,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往后的社会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对待社会实践,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此次调查选择了50名在读大学生,其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5名,南华大学10名,湘潭大学2名,汕头大学5名,湖南大学4名,重庆大学4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5名,大三学生10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就大学生参与过或想参与的社会实践类型,怎样了解社会实践信息,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等问题进行展开调查。

调查方式:通过网上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份,收回

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可得知,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社会实践能学到许多学校没法学到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能学到更多宝贵的知识。职业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一种职业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价值,只在于个人的看法。

从详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有72.3%的学生想参与与勤工俭学有关的社会实践,他们认为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能减轻家里的负担;有87.5%的学生表示是通过同学介绍来了解社会实践的消息,同时也有81.25%的学生表示是通过网站等现代传媒来了解信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通过中介去了解社会实践的信息,我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中介公司打着介绍工作的由头,来骗取学生们的钱;有93.75%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是是通过自己找,有31.25%的是通过家长或老师介绍,有56.86%是通过学校安排统一参加社会实践;有37.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外企进行实习交流,然后是国有企业(18.75%)、私营单位(12.5%)、农村基层单位(12.5%)、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及学校各占6.25%; 60.75%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1.25%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5.68%会选择类是“十一”的短假,2.32%会选择周末;在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中,有87.5%的学生选择“丰富暑假生活”和“了解、体验社会、扩大视野”这一选项,有81.5%的学生选择“锻炼能力”,有68.75%的学生选择“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有43.75%的学生选择“结交朋友”等;

有87.5%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81.5%的学生是“为就业做准备”,有68.75%的学生是“增长见识”和“挣钱”,有62.5%的学生是“学有所用”和“发现自身的不足;有87.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联系实践单位,资金投入不足和确定实践单位分别有43.75%的学生认为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这一题中,各选项的比例为:活动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62.50%)、组织管理有待提高(43.75%)、选题太空泛,可操作性不强(43.75%)、一味追求宣传效应,活动不务实(68.75%)、活动的创新性不够(50.00%)。

调查结果分析: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他们更倾向与通过社会实践挣取到一部分的钱,但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同时也考虑到了以后就业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同时也可以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选择去“农村基层单位”,从这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从小生活优越,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同时心理承受能力弱。因此,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实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公司选用人才的两个新新标准。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给农村提供一定的教育支援,本着为人们服务的态度,同时也会锻炼我们的意志,能让我们以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困难和挫折等。另外,大多数人愿意选择寒暑假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因为

他们认为寒暑假时间长,同时也不会耽误正常的学习,也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结论与建议: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在学校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我们跟倾向与实践,因为一切的理论均由实践得出与检验。所以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时候更要注重于实践能力的锻炼,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锻炼我们实际操作能力的途径,所以我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于自身能力的锻炼。

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我们要留心观察实际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区别,并能将我们学到的理论科学的用到实践中去,使实际操作更加科学与合理。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共生体,所以我们再进行社会实践时,不要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应该是更好的利用二者寻求一个最好的平衡,使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合理的位置。

在今年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做了一个月的暑假工,我通过亲身体验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我才发现原来作为学生的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的去体会工作的辛劳和工作的压力。很感谢这一次暑期的工作,让我体会到了挣钱的不易和做好一份工作的艰辛。

社会调查报告 篇2

炎炎夏日迎来的是大学的第一个暑期,紧接而来的是作为新时期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作为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注重素质教育而且更要进行社会实践以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另外,进行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不仅如此,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进行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而且社会实践活动已在好多大学里面蔚然成风了。

一朵白云属于一片天空,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我们不再是那他们所说的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风雨的洗礼,也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更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我们就是小小社会里的一个小分子,步入大学我们就等于步入了半个社会。在这里我们将会学到好多好多的知识,包括勇敢、坚强、成熟和成才!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挖掘人才,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为社会服务对国家有用的新时期大学生。

炎炎夏日,需求不断的永远是微风拂过脸庞带来的那一丝丝凉快和清爽。而时间总是在不停不停地走着,转眼短暂而又难忘的暑期实践活动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而又忙碌充实的走过了一个难忘的暑期。再回首这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让我内心无比的激动而又有着无限的感慨。

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然后才有了开始、经过、结果。然而结果或许会有很多种,有成功亦或失败,但那已是次要,因为有过努力付出和争取就已足够。在经历了在小饰品店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就正所谓有时候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是那么大。一个小小的饰品店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热情、保持微笑、耐心,还要有策略,谋划。学会看消费者的心理,学会说消费者喜欢的话,讨消费者的欢喜和欢心,让消费者喜欢自己的商品而且愿意购买,买得称心,从而再把自己更多的商品推销出去。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了,大事都是有小小事开始的。

面对当今激烈而又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便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来不断的完善和全面提高自己,为自己在毕业之际能够更好的把自己推销出去做准备,打下良好而又坚定的基石。打工实践实践虽然很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这次的认识时间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一、在社会中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使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更加成熟,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调查报告 篇3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

近年来,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得以大力加强, 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 各学校都积极 宣传贯彻, 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 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比如: 公共卫生习惯差, 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 违反学校规章制度, 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 就餐时任意插队, 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 学习态度不端正,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诚信意识淡薄, 助学贷款久拖不还; 基础文明行为失范, 不能尊老爱幼, 尤其是男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 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艰苦奋斗精神差, 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 不讲节俭, 互相攀比, 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 不能爱护公共财产, 图书失窃, 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 等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 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 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 学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学生社会公德观念的缺失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 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 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 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 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 道德行为能力不强, 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二) 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约了学生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形成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孩子犯的错误, 无原则地原谅, 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 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 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同时, 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现实中, 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三)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出现偏差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 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 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 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道德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致使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是其社会公德失范的内在原因

作为当代大学生, 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 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 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赏识等, 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 使人生价值发生倾斜, 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出, 厌倦、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随之产生, 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烟、破坏公物等不良恶习, 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 造成道德观念淡漠。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 孤独、沉默、消极、冷漠, 甚至性格扭曲, 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地待人处世, 如果处理不好, 将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

三、做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 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 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 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 提高公德修养。第三, 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 推崇先进模范, 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 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 鞭挞丑恶现象,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 以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熏陶人, 感染人, 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 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 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 以“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 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 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 有意识地不断实践, 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 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三)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 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制度, 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现人民群众伟大, 增强劳动观念,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 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 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机构, 开展心理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 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 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 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 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 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 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 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 以正面宣传为主, 弘扬正气, 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 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 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 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

1.1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调查时间

20xx.4.09----20xx.4.14

1.3 调查对象

1、长春各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1.4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600份

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80份

二、调查摘要

2.1针对大学生

2.1.1基本情况

关键词:不自信

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中国

社会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

时下,高中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高中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调查对象:

在校高中生,而高中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高中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高中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高中生30名,分别分为高一10名,高二10名,高三10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高中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高中生都认为兼职是高中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从调查中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打工的活动。

调查结果分析:

当代高中生与以往的高中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高中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高中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论与建议:

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社会调查报告 篇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捶课改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觉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到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充分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这次活动给我很多感触,也让我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从农村教育方面谈一下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里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

首先,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农村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我曾和唐家村的一个初中生聊过几句,他告诉我,他们上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电脑,而城里呢,小学生就已经掌握电脑操作了,这就是差距。

其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师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向城里的学校那样采取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办法。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短缺,但同时我们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乡村学校又急需人才,为什么大学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毕业生都挤向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为了留在城市里,他们甚至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记得在唐家村小学开总结大会时,就有位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唐家村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孩子们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我被他们这样热情所感动,我想留下来……”

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和这样的思想,那么,农村还会缺老师么。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从今年起全国有六所师范大学对毕业有意愿去西部农村支教的学生将免除一切学杂费。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大学生为西部农村做贡献。

再次,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严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体制的原因外,农村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农村的教育也是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一旦升学无望,则会前功尽弃。我们小组曾走访了许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长们探讨过关于孩子辍学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学校老师讲的不好,一部分学生厌学,直接退学外出打工;

第二点: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辍学外出打工;

第三点:考上学而供不起也导致一些学生辍学。

我个人认为,要想让农村学生辍学量减少,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其次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为4名,这样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所以,恳请政府加大农村教育建设。

还有,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现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个县城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的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富的学校越来越富,穷的学校越来越穷,所以政府的重点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自我宣传,自我管理。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磨练我们的品格,增长我们的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是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社会实践也加深了我与农民的感情,拉近我与农村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再一次感谢老师让我有了一次亲身体验,我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我的学业,等到学业有所成就时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社会调查报告 篇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觉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到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充分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这次活动给我很多感触,也让我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从农村教育方面谈一下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里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

首先,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农村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我曾和唐家村的一个初中生聊过几句,他告诉我,他们上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电脑,而城里呢,小学生就已经掌握电脑操作了,这就是差距。

其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师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向城里的学校那样采取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办法。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短缺,但同时我们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乡村学校又急需人才,为什么大学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毕业生都挤向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为了留在城市里,他们甚至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记得在唐家村小学开总结大会时,就有位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唐家村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孩子们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我被他们这样热情所感动,我想留下来……”

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和这样的思想,那么,农村还会缺老师么。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从今年起全国有六所师范大学对毕业有意愿去西部农村支教的学生将免除一切学杂费。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大学生为西部农村做贡献。

再次,农村中小学生辍学严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教育体制的原因外,农村教育模式的单一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农村的教育也是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一旦升学无望,则会前功尽弃。我们小组曾走访了许多村民和家庭,和家长们探讨过关于孩子辍学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学校老师讲的不好,一部分学生厌学,直接退学外出打工;

第二点: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将差生分流出去,使好多初中高中生辍学外出打工;

第三点:考上学而供不起也导致一些学生辍学。

我个人认为,要想让农村学生辍学量减少,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其次要转变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要用成才率而不是升学率来衡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中大学生数为4名,这样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所以,恳请政府加大农村教育建设。

还有,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现在需要努力的是在一个县城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的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富的学校越来越富,穷的学校越来越穷,所以政府的重点不应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自我宣传,自我管理。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磨练我们的品格,增长我们的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是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社会实践也加深了我与农民的感情,拉近我与农村的距离,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再一次感谢老师让我有了一次亲身体验,我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我的学业,等到学业有所成就时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