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学生调查报告锦集7篇

进修社 人气:7.78K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锦集7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前言

近年来,用人单位所招职工几乎都为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社会,大学生已经不能领时代潮流,将大学生视为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许多大学生正为找工作而烦恼。这就是说,大学生难找到工作,而大学以下学历的便难上加难。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且,自20xx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的形势,在校的大学生又是抱有什么样的就业期望呢:是否对就业情况有个充分的认识;是否具有忧患意识;是否能够懂得未雨绸缪?

一、调查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

各校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月8号至20xx年2月7号

四、调查内容:

方法: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调查问卷设计

性别 A、男 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 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 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 其他____

4. 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 B个人发展机会 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 E工作的稳定性F.其他_

5. 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单选)

A. 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6. 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 (单选)

A 出生本地 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 D 其他____

7. 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20xx元 C 20xx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 E 4000元以上

8. 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 B没有

9. 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 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 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 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 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 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K其他____

10. 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 B金融、证券、保险业 C商贸业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E新闻出版业 F房地产业G 医药食品业 H旅游交通民航业 I制造业J 政府机关 K其它____

11.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 B国营企业 C外资企业D私营企业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G自主创业 H其他____

12. 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五、调查分析

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20xx年毕业生是就业压力加大的一年。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xx年的3.9%上升到20xx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xx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xx和20xx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存在问题

1. 调查渠道不畅(据调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2. 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大学生毕业生反应,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但是,现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3. 就业观有待改变(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从而出现就业难。)

六、调查结果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加。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摘 要:手机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之一,在手机使用的人群中,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具有与其他人群的不同的特征。它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之余,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 手机 影响 措施及方法

手机早已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致有些学生与手机形影不离,吃饭时看着手机,上课玩着手机,乃至睡觉时也握着手机。意识到这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文章从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现状入手,就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特点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使用手机作了探析和研究,积极寻找对策。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38.67%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54.89%的学生偶尔会玩,只有6.44%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带手机进入课堂玩的学生越来越多,严重干扰了班级上课的正常秩序。手机正像毒品一样日益侵蚀着大学生的灵魂,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防线已然崩溃,正在一步步成为手机的俘虏。

调查发现上课使用手机上网、游戏、短信、QQ空间、微博等与学习无关事宜的同学占81.56%,手机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另外,从众的心理也无形地驱使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到大家都在把玩着手机,畅游在游戏的天地,自己心中总会有许多的向往。

当然,对老师乃至对老师讲课的看法也是让学生无心上课而玩手机的一大原因,调查发现71.33%的学生是不想听课而玩手机,学生在没有为自己学习承担应有义务的同时,也无形地表达出对老师的不尊重和对自己的不负责。

通过调查还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已经意识到上课玩手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和对自己的不负责。所以上课玩手机不仅仅是大学课堂上的一股歪风,也是大学生严峻的心理问题的一种反映。上课使用手机必然会导致听不清老师所讲内容,不能专心听课,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听课质量,影响课堂教学风气,削弱了教学效果。手机在课堂上的滥用成灾,既影响了教师,也干扰了学生,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课堂秩序[1]。

二、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影响

(一)学业影响。根据调查发现,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上课收发短信、接听电话、玩手机游戏等,殊不知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和效率,手机铃声的此起彼伏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难于保证是学生所应该得到的知识量。

(二)沉迷网络。网络使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因大学课堂时间在生活中占很大一部分,他们利用这一部分时间使用手机上这个虚拟的世界,不仅满足大学生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使他们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三)迷失自我。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中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网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辩,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四)身体影响。手机上网时间过长,容易对身体的损害。因课堂特殊环境,学生们的动作不能太大,上网时只有手指在不停地点,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对眼睛的危害极大,同时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等[2]。

三、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这种情况的建议:

面对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应当积极跟进、领先潮流、主动作为,从教师角度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1、教师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用形象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2、教师的仪表、姿态。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教师在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等方面应给学生以楷模,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教师的情感。教师肩负对后代的教育、教养的任务。在课堂上应该随时从各方面关怀学生,特别是对那些情绪不高,积极性受到了挫伤的学生,要区别情况分析原因,及时注意,酌情解决。

4、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精选拓展,优化教学内容。知识的拓展,要把握住哪个知识点需要拓展、如何拓展、拓展多少,这些都对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影响甚大。

5、教师的态度。为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要予以制止。

从学生角度来讲,应该积极全身性投入学习当中,建议如下:

1、除了日常工用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使用手机外,应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使用;

2、采取其他联系方式,如书信、直接见面和交流聚会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3、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4、对已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让其在脱离手机的状态下找寻下往日平静而和谐的生活,调整心态,缓解由手机带来的焦虑、烦躁等症状;

5、当症状严重时建议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通过心理医生帮助治疗,以免情况恶化。

6、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该认识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的目的。

本文基于重庆某大学在校全体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描述当前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以具体调查数据为依托,全面、客观地展示重庆某大学学生手机依赖状况。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让同学们彻底地认识到手机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让大家从思想的源头上意识到了“使用手机成瘾”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活现象,它已不知不觉中浸入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要正确面对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问题,重拾凌云壮志,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勇气与恒心,做出明智的决定,努力学习知识文化,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荣:《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矫正对策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 交流研讨20xx(11)

[2]游金平,梁晓明 《海南高校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不利影响应对策略》 海南广播电视 大学学报,20xx(1)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二、调查范围:

所在小区、街道、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

四、调查情况

通过对小区、街道的调查,我发现造成小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街道两旁的垃圾箱,不仅影响小区形象,而且造成大气污染,很多垃圾溢出了垃圾箱,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小区的大气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小区的附近有一家烧烤店,每到晚上,空气中弥漫着油烟,使整个小区笼罩在阴影中,白天不时有小贩在小区叫卖。

社区的管理还不够严格,没有人定期对社区的环境进行清理。

五、结果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主要的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

其次,餐厅、烧烤店的任意排放油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垃圾填满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降解,使得土壤板结,影响居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再次,政府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未能下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最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保工作的难度。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 发现问题

我发现我们校门口的那条路非常拥挤,尤其是路口,拥挤的来一个缝都没有。我准备对校门口的那条路的拥挤现象做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自己在路上看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2、 走访交警,了解拥挤的情况和问题的原因。

3、 问一问经常路过的爸爸妈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经过我在路看拥挤哦问题。得知了,有钱的人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走一段路程,就开着车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准备要拐出去,向左拐有孩子挡住了,向右拐也有孩子,跟本拐不出去了。在加上还有其他人家也这样,窄小的街道就挤满了。

2、通过我访问交警,知道有些人占道经营。占着地方,一个卖东西占十几平方米,卖东西多了,路就会慢慢的减少了。

3、又通过我问爸爸妈妈得知,越是刮风下雨,越是越挤。因为:有的人家不想让孩子吃一些沙土,不想让孩子淋着就往前走。慢慢地就拥挤在一快了。而且放学时间都一样,我们又挨着一中,下放学,好几千人就出来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四、解决问题。

1、不让人占道经营。

2、不要家长的车近路口。

3、放学时,先让小学的人先放学,在让初中的在放学。这样路口就不会拥挤了。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xx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 %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著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 %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著;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著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著,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著;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著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摘 要】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当代大学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异化了他们对幸福感和幸福观的追求。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和幸福观,使高等学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是目前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幸福需要及他们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寻大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社会工作实务;调查

一、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L大学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学校的影响,校方应该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倾注更多的关注。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的未来。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小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学习上经历了挫折后,便灰心丧气,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课上无精打采,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考试成绩较差,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的学生出现了“逃学”这你现象,这些严重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校教育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当大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使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想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并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改进,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人选取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级1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140张,收回140张。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和22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答题时没有让学生填写自己的姓名,目的是让学生没有顾虑,能够如实回答。22道选择题,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目的、学生的作业表现、对教师教学方法、家庭对教育和科学指导情况的调查,一般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四至六个,一个问答题是: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吗?答案没有明确的导向性,目的就是要学生实话实说,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真实原因,掌握形成“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对问卷的分析,及自己平时工作中的观察,我认为现在小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心理,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通过调查显示,有10%的人认为不读书也能挣大钱,还有12%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没有明确的目标,当然缺乏奋斗的动力,久而久之,也就觉得学习索然无味,出现了厌学心理。

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

调查中我发现,在140张调查问卷中有25人不喜欢做作业,占总人数的18%。还有74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做作业,占总数的58%。在22名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中,有13名同学认为业太多完不成,说明作业量多。有9名同学是因为不会做才没完成,说明难度大。学生不能轻松完成。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畏惧学习,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导致23%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69%人对考试紧张害怕。经调查统计有28人喜欢口头作业,39人喜欢书面作业,73人喜欢动手操作的作业,看来学生还是喜欢作业形式多样化,我们平时的作业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

3、部分教师对学生关爱太少,特别是对“学困生”关心则更少。

被调查的140名学生中,有12人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经常被批评,有4人认为,因自己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有45人认为课堂上出错或成绩不好遭到同学的耻笑。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习太差。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任课教师的关爱、指导,所以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畏难、怵头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心理。

4、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被调查的对象中,有50%学生喜欢游戏,讨论式教学方法,认为自己不喜欢某些老师的课,对部分老师的课没有兴趣,希望老师讲得生动。有12人认为,在考试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时,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会被罚作业。特别有52%的人反映某些学科课业负担过重,每天自己能自主支配的时间,这说明,我们在现实工作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孩子们,使学生们认为学习就是被动听老师讲课,机械地重复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应付数量繁多的考试。

5、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习不重视,缺少科学的指导。

调查统计,有54名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漠不关心,他们只顾在外打工挣钱,很少过问自己的学习,占总数的39%。只有15名学生认为,家长关心自己的学习,占11%,但缺乏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认为上学认几个“眼前字”就行,不必要学到什么程度,反正自己就一个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也能谋生。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成绩不是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只重视物质奖励,一旦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他们更是采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科学的指导。

6、个别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人,占总数的4。3%。这类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确实存在,一般是单亲家庭、父母有病或失去父母的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交不起上学的各类的费用,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