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字开头的成语故事

进修社 人气:6.3K

克字开头的成语大家都有学习过哪些呢?这些成语又有怎样的深意呢?以下是本站小编收集的成语故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克字开头的成语故事

克字开头的成语故事一

【成语】: 克绍箕裘

【拼音】: kè shào jī qiú

【解释】: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成语故事】:

箕,是一种器皿,多半用竹、柳,或者是藤之类柔软的植物织成,而裘是一种皮物,是用一片片的兽皮,缝合而成的一种皮衣。制作这两种东西的人,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再运用熟练的技巧,才能够制成完美的箕和裘。

在“礼记”这本书中,曾经出现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它是在说明一个家庭中,如果父兄是做铸冶金属的,子弟们因为看惯了冶合各种金属,把残破的东西修补完善,所以就会先学会用一片片的'兽皮,把它缝合成一件裘袍,作为学习冶金的准备。同样的,如果父兄是造弓的能手,子弟也会先用竹、柳等柔软的东西,编织成箕,作为学习造弓的第一步。

以上这都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因为先学习裘袍,然后学冶金会比较容易;先学制箕,再学制弓。“克绍箕裘”就是出于“礼记”这几句话,用来表示子孙继承先人的事业。

例如,一个文学家或艺术家,他的儿子女儿也从事写作,绘画或雕刻,这就是“克绍箕裘”的最好例子了。

克字开头的成语故事二

【成语】: 克己奉公

【拼音】: kè jǐ fèng gōng

【解释】: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故事】:

“克己奉公”这则成语的克己是克制、约束自已;奉公是以公事为重。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克字开头的成语故事三

【成语】: 克勤克俭

【拼音】: kè qín kè jiǎn

【解释】: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成语故事】:

“克勤克俭”这则成语的克是能、能够。指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后泛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这个成语来源于《尚书.大禹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古时候,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苦于水患,热切希望加以治理。

尧帝时,鲧受尧的委派负责治水,九年不成。

舜帝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当时虽然他刚刚结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认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败的教训,废弃了过去一贯采取的堵塞方针,采用了疏导的办法。他日夜辛劳地带领着百姓疏通河道,开渠作坝,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长达十三年的艰苦岁月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已的家门口,都没进去看一下,与群众一起节衣缩食,同甘共苦,最后,终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见他是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职位让给禹,他对禹说:“大禹啊,你是一个最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是能够担当得起这个职位的。”

在舜的再三坚持下,禹便接替了舜的职位,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