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豪夺的成语故事

进修社 人气:1.64W

巧取豪夺的成语故事1

巧取豪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巧取豪夺这个成语有什么故事呢?其实这是来自宋代非常有名的书画家米友仁,一起来听听这个成语故事吧!

巧取豪夺的成语故事

米友仁是宋代非常有名的书画家,他擅长的是山水画和行书。在他年轻时,比较喜欢临摹古人的书画,而且非常喜爱古代名人的作品。

有一次,在涟水时曾向别人借来一幅松牛图,花了好几天工夫才将画临摹下来。然后他把真画留下,把临摹的给了人家,可是过了两三天,画主就找他要真本。

他疑惑地问画主:“你是怎么发现的?”画主笑了笑说:“我的真画从牛的眼睛里能看到牧童的影子,而你的却看不到。”米友仁听了只得把真画还给人家,喜欢名画的他常常这样,因此获得了很多名贵的真本古画。当时的人把他这种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又引申为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的成语故事2

【汉字书写】:巧取豪夺

【汉语注音】:qiǎo qǔ háo duó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集.卷一十七.次韵米二芾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小字)。”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夺取别人的东西。

【巧取豪夺的意思】:巧取:耍弄各种欺诈的花招来骗取;豪:强横;豪夺:强力抢占。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巧取豪夺的近义词】:横征暴敛、敲诈勒索、软硬兼取;

【巧取豪夺的反义词】:乐善好施、路不拾遗、秋毫无犯;

【巧取豪夺的.故事】

宋代时期,有一位书画大家叫米友仁,他是赫赫有名的书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青年时就以书画举世闻名,后来在朝廷为宋高宗鉴定书法。米友仁的书法和绘画都达到了鬼斧神工的水平,擅长行书和山水画。他对古代名人作品更是爱之如命。有一回他看见同船的旅客手里有一幅王羲之真迹,他想用画与他交换,可人家不同意,米友仁急得登上船帮歇斯底里地喊:“你不与我交换我就跳河了!”幸亏有人将他抱住。米友仁摹仿古人的书画可以以假乱真,他向藏画人借来真本摹画,然后把摹本还回去,藏画人认假为真竟把真品拱手让给米友仁。米友仁这种欺骗别人获得名画的手法,被人斥之为“巧取豪夺”。

【巧取豪夺例句】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七:“他那些巧取豪夺来的田地,十之八九都没有结案。”

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巧取豪夺’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

【巧取豪夺造句】

为了财富,恶贯满盈的达官贵人们巧取豪夺,明争暗斗,不知拆散了多少合家欢乐的幸福家庭。

他们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日进斗金,但来的快花的也快,这些腰缠万贯的人很快就把钱挥霍完了。